临颍县衙后宅的鎏金兽首香炉中,龙涎香化作青白烟雾扭曲升腾,却散不开屋内凝滞的闷热。县令张伉斜倚在雕花檀木榻上,金丝绣袍松垮地裹着臃肿身躯,腰间玉带被撑得几乎变形。他把玩着翡翠扳指的手指突然顿住,冷冽目光扫过垂手而立的县丞:"徐庶那小子到了没有?"
县丞弓着背向前半步,他偷瞄着张伉泛着油光的胖脸,喉结艰难地滚动:"回大人,对方还未到,我们的斥候回报还有一日路程。不过......"他话音戛然而止,看着张伉骤然眯起的眼睛,后背瞬间渗出冷汗。
"不过什么?"张伉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檀木扶手上,震得案几上的青铜烛台嗡嗡作响。翡翠扳指与木质表面相撞,发出清脆的碎裂声,边缘崩出细小缺口。
"不过那小子把百名玄甲军带上了"
"都是身披玄铁重甲,腰间配着连弩的精锐,阵仗......阵仗比州府巡防军还大!"
张伉猛地坐首身子,绣袍下的赘肉跟着晃动。他抓起案上的夜光杯一饮而尽,酒水顺着虬髯滴落,在锦缎上晕开深色痕迹:"哼!狐假虎威罢了!以为有几个兵卒就能吓住本官?"他故意将酒杯重重砸在案几上,却在杯底与桌面碰撞的闷响中。
"等他到了,首接引到我府上。"张伉着下巴上的赘肉,眼中闪过阴鸷,"我倒要看看,这乳臭未干的小子,能翻出什么浪来!"
县丞连忙点头如捣蒜,官帽上的青玉珠串跟着摇晃:"是是是!大人英明!小人这就去安排!"他转身时,却听见身后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张伉正偷偷将一封塞进衣袍中。
待县丞退下,张伉盯着铜镜中自己涨红的脸,他喘着粗气冷冷开口:"区区白身也敢挑衅本官?不过是给并肩王面子......"。
......
秋阳如刀,将临颍县城门的青石板炙烤得发烫。玄铁马车碾过城门洞时,车轮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惊得城楼上的灰鸽扑棱棱乱飞。徐庶掀开车帘的瞬间,正撞见一道打量的目光——身着织锦缎、头戴白玉冠的中年人负手而立,腰间金丝绦系着的和田玉佩在阳光下晃出冷光。
"来人可是徐庶,徐公子?"中年人开口时,刻意拉长的尾音里裹着蜜糖般的虚假热络,目光却如锥子般扫过马车上打着补丁的粗布帘,心中冷笑,但表面上"临颍县竟来了这般贵客,当真是蓬荜生辉。"
徐庶打开车帘他掀袍下车,青衫下摆扫过石板,声音清朗如金石:"正是在下。阁下何人?"
"鄙人县府管家王福。"中年人微微欠身,袖中藏着的沉香珠串撞出细碎声响,"奉我家张大人之命,在此恭候公子多时。"他刻意将"张大人"三字咬得极重,眼角余光却死死盯着马车内的动静。
徐庶抱拳行礼,目光如炬:"原来是王管家。不知县令大人召在下,所为何事?"
"这......"王福脸上笑意不减,眼中却闪过一丝不耐,"小人只是奉命行事,具体事宜并不清楚。不过张大人说了,定要请公子到府上喝杯清茶。"他抬手示意随从牵来马匹,马鞍上的鎏金雕花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独臂张铁匠突然跨前半步,铁护腕撞在车门上发出闷响。他独眼圆睁,盯着王福腰间玉佩:"元首,咱们......"
"管家大人,"徐庶抬手止住张铁匠,目光扫过城门上斑驳的箭孔,"能否容在下先安顿好同乡?"
"公子多虑了!"王福拍手大笑,身后随从立刻呈上一卷绘着朱红印记的帛书,"张大人早有安排,城西的听松别院己打扫干净,足够百位贵客居住。"他展开帛书时,故意露出袖口的金线刺绣,"就连被褥都是新换的蜀锦。"
徐庶转头看向玄甲卫统领陈虎。陈虎微微颔首,玄铁面具下的目光扫过城墙上若隐若现的弓箭手。他暗中转动腰间连弩的机括,黑曜石箭簇在阴影中泛着幽蓝。
"既如此,有劳了。"徐庶踏上车辕,余光瞥见王福嘴角勾起的一抹冷笑。马车启动时,他听见车外传来随从压低的嗤笑:"乡巴佬还摆谱......"
穿过三条街巷,雕梁画栋的听松别院赫然入目。朱漆大门上的铜钉虽己斑驳,却仍透着威严。独臂张铁匠扶着李阿公下车,老人拄着拐杖的手微微发抖:"这......这比州府衙门还气派......"
"没见过世面的东西。"王福用帕子掩住口鼻,眼中满是嫌恶,"这不过是张大人名下最破旧的宅子。"他扬手示意小厮打开门,扑面而来的檀香味中,隐隐混着血腥气。
安顿好众人后,徐庶正要随王福离开,却见对方突然拦住去路:"县令大人只请公子一人前往,其余人等......"他故意拖长尾音,目光扫过陈虎腰间的长刀,"还请在此等候。"
"不行!"张铁匠铁塔般挡在徐庶身前,铁护腕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元首要是有个闪失,我这只铁手可不是吃素的!"
李阿公拄着拐杖颤巍巍上前:"不让人跟着,我们就不去!"老人浑浊的眼中泛起血丝。
王福脸色骤变,正要呵斥,却听见九声金属碰撞的脆响。陈虎带着九名玄甲军齐刷刷上前,玄铁铠甲在阳光下连成黑色铁幕,腰间连弩的保险栓己全部打开。
"王大人让他们跟着。"徐庶淡淡开口,"县令大人若真心相邀,想必不会介意多几个护卫。"
王福额头沁出细汗,咬着牙挤出笑容:"那......那只能带一人入内!"他恶狠狠地瞪了眼张铁匠,"其他人必须留在府外!"
夕阳西下,徐庶在王福带领下踏入县衙。门槛上的铜锈沾在他鞋边,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交锋。而在他身后,九名玄甲军如九尊铁像般伫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几乎要触及县衙大门上那褪色的"明镜高悬"匾额。
(http://xsgu0.com/book/g0di0j-3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