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灵泉升级,种子调配器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章 灵泉升级,种子调配器开

 

种子调配器?

她急忙打开灵泉空间,果然在角落里多出一个像石槽一样的东西,旁边还有个圆滚滚的小平台,写着两个字:【投种】。

平台上有三个槽口,系统提示:【每次可投两种种子,合成周期3小时。使用灵泉水可加速。】

她没犹豫,从系统空间翻出之前留的“土豆种子”和“辣椒籽”。

这两样,是她最熟的。

一个耐寒耐饿,一个长势快,还能卖调味品。

她把两样东西放进调配器,一边灌了一滴灵泉水,坐在角落守着。

三小时后,系统提示又响了:

【融合成功,获得新品种:辣土豆。】

【品种属性:地表出芽时间9日,收成周期28日,抗病性+3,产量+1,附加特性:口感微辣。】

虞青禾眼神顿了一下。

她拿起那个新种子,一粒粒圆鼓鼓的,带点红色纹路。

看着不像什么特别的东西,但她知道,这要是真的能种成,那咱屯的未来可真就是“有饭有菜还带味儿”。

她立刻把这事记进本子,贴上红纸条:“新品试种——辣土豆。”

第二天一早,她没声张,只带着小满悄悄去了灵泉后边那块空地,把那十颗新种子埋了下去,滴了点灵泉水,又铺了层薄草。

“娘,你是不是开出什么好东西了?”小满问。

“你别问。”虞青禾低声说,“你就记着,一星期后我们俩再来看。”

“要是能长出来呢?”

“那咱屯以后就不怕‘吃苦没味道’了。”

回屯的时候,赵殊正蹲在仓库口清点兔粮,王氏在一边抱着咸菜坛子晒太阳,小年在画“兔子族谱”,拿竹签戳地。

王氏问她干嘛去了,虞青禾只说:“种新菜了。”

王氏撇撇嘴:“你这脑子一天不鼓捣点新玩意就不痛快。”

当天下午,小满提议开“兔窝养殖记录表格”,每户兔崽出生登记,兔粮消耗、窝草更换次数统统记上去。

虞青禾点头:“好,从今天起,兔也是财产。”

“那蛋算不算?”小年举手。

“鸡蛋兔蛋都算,你要是下得出来,你的也算。”

众人笑了一通,虞青禾回屋时却在想,这“种子调配器”要是能升级到三种混种,能不能配出抗旱的豆子?或者夏天不烂根的土豆?

她想着想着,又翻出仓库里剩的种子:青麦、糯玉米、老南瓜籽、苦菜籽……

翻着翻着,小满进来说:“娘,县里那边……有人带话来了。”

“又怎么了?”

“他们说明天要下人来‘试点参观’,说咱屯被点名进了‘农业样板候选’。”

虞青禾手顿了一下,沉默了两秒。

“那你说,是好事,还是麻烦?”

小满小声:“我不知道。”

“娘知道。”虞青禾把手一收,“不怕来人,就怕咱账记不清、地种不稳、种子发不出芽。”

“那你想怎么办?”

“等他们来了,我给他们看看,咱这山头不光有粮吃,还有辣味土豆能辣得他们头皮发麻。”

兔子生,辣土豆种下,账也理得差不多了。

结果人还没喘口气,粥棚那边又吵起来了。

“我家的地咋一天就浇一次?”

“她家那块泥都泡了三遍了,豆苗都快发霉了!”

“咱田共用一条水渠,到底是先浇北坡还是南坡,你们得给个章程啊!”

王氏把粥锅盖一掀,差点没拿勺子砸人:“吵什么吵!你们家地不种水稻,抢水有个屁用?”

虞青禾听得头疼,放下账本走出去。

“你们吵架那点力气,要是用在挖渠上,三天能拉出两口井。”

众人一愣,有人小声问:“挖啥渠?”

“我说了,咱山头的命不能靠天。”虞青禾指着后山方向,“青禾渠,今天开工。”

“后山那口活泉,挖明渠引到前山,分三支渠口,接到粮地、豆地和新田,一户一段,谁种哪块谁值哪段,浇不浇得上,看你出不出工。”

“你要是不想出力,就等别人浇完了剩你最后。”

王氏嘴一撇:“你这是把挖渠当比武大会了?”

“不是比武,是分命。”虞青禾回得首接,“现在咱屯不缺粮,缺的是规矩。”

当天中午,青禾渠正式挂牌。

小满写了一块破木板,刷上石灰字:“青禾渠第一段——赵殊负责。”

赵殊一听,筷子都还没放下,嘴里还嚼着野菜饼子,瞪大了眼:“我?我不是挖井队的?我啥时候变渠王了?”

“你不干谁干?”王氏在边上翻白,“你腿都好了,这回给你机会发光发热。”

赵殊叹了口气,把饼塞嘴里:“我就是想当个闲人怎么就这么难。”

下午开始,屯里热火朝天地动了起来。

男人挖渠,女人砍草扎渠边,娃娃班负责标记桩子,赵老头和田大爷合力画出“山头水流草图”,小满挂在板上。

小年扛着一根竹竿乱跑,嘴里还喊:“我也要当水渠巡逻官!”

王氏一脚踹过去:“巡你个头,你知道哪头是上游哪头是下游?”

第一天干下来,大家腰酸背痛,手上都磨出泡。

晚饭时虞青禾加了两颗鸡蛋,说是犒赏“渠工第一天”。

小安吃得一脸幸福:“娘,明天我也去搬土!”

“你别搬土了,你搬一搬我得再派人去填回去。”

赵殊倒是认真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背着工具下去了。

王氏嘴上嫌他:“你咋这么上赶着?”嘴里却悄悄塞他两个咸鸡蛋。

“你要是能不把渠挖歪,晚上我就给你烙饼。”

“要是我还把人带跑偏了呢?”

“那你就蹲渠里去,看水流不流你脑袋上。”

第三天,水头终于到了地脚。

田边一口挖好的明渠,慢慢渗出水来,一点点冒上来。

有人大喊:“出水啦!真的出水啦!”

整个屯都沸腾了。

那口水从山后缓缓流到第一段试种豆田,小满在渠边插了一块牌子:“青禾渠·初通”。

孩子们围在渠边玩水,大人们一边擦汗一边笑,王氏扛着锄头坐在树底下,说了句:“这水,比鸡蛋还甜。”


    (http://xsgu0.com/book/ficfih-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