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嫂子,我想开学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 嫂子,我想开学堂

 

但她是真没闲着。

赵殊的腿养得差不多了,天天跟着赵二河学做木工,做鸡窝、做推车、做晾菜架。王氏在一边抄着手叨叨:“以前赵家男人都懒得跟猪一样,现在知道做事了,也不知道是吃了什么药。”

“吃的亏呗。”虞青禾撇嘴,“吃完了才知道疼。”

“疼得还挺开心的哈。”王氏斜她一眼。

“那得问他。”

赵殊在远处听见了,抬头笑着喊了一句:“我现在不疼了,越干活越开心!”

“你是真皮糙肉厚。”王氏骂完还是乐了。

而山上,那片地,己经扩到三十亩了。

小满和几个懂点识字的姑娘被虞青禾拉来教小孩读书写字,白天教认字、下午练种菜、晚上数鸡蛋,虞青禾在墙上贴了一张纸,写着几个大字:

【吃饭要识字,种地要记账,没文化不许进锅灶。】

林乔看了一眼,忍不住问她:“嫂子,你这规定够硬啊。”

“这年头光吃饭不动脑子,要饿死一茬。”

她把清水村整个换了个活法。

谁也没想过,一帮老弱病残,居然还能做出像样的村规、地契、夜巡、轮值、旱涝播种表、物资登记、粥棚供应计划……甚至连鸡蛋的分配都写得清清楚楚。

赵殊有一次晚上抱着账本回来,挠头道:“青禾,我原来当兵的时候都没学会这么多字,现在我是不是该跟着孩子们去读书?”

“你要愿意,我给你特招进小满班,坐第一排。”

“你这是让我丢脸。”

“你本来也没啥脸。”

“那我要是学得快呢?”

“那你就可以负责管理鸡蛋。”

“我能不能负责你?”

“行啊,先把院子扫干净再说。”

于是第二天早上,大家就看见赵殊拿着一把大扫帚,从鸡窝扫到门口,再从门口扫到水井,嘴里还哼着小调。

“我今儿一定要管住我媳妇~”

“我媳妇今儿要给我做豆腐~”

林乔听不下去了:“嫂子你真不怕他疯了?”

虞青禾一边晒蘑菇一边淡定地说:“疯就疯吧,只要能把院子扫干净,也算疯得有点用处。”

而这天晚上,清水村第一次挂上了红灯笼。

不为别的,赵殊拎着一坛他自己酿的甜酒,站在院子里,冲着满村子的人喊:

“今天我跟虞青禾——补一顿婚宴!谁来吃谁喝,别问我是不是办喜酒,爱来就来,喝完拉倒!”

王氏冲出来骂他:“你当这是什么朝代了?哪有人结婚补喜酒还这么嚷嚷的?”

赵殊笑着道:“我媳妇当年嫁我的时候,连碗热汤都没喝上!现在我腿好啦,人回来了,我要是不给她摆一桌,我赵殊不配姓赵!”

一帮人跟着鼓掌,孩子们在地上撒花,赵二河举着火把跑来跑去,小安小年拽着鸡蛋往桌上磕。

“今天不许说‘灾年’,不许说‘缺粮’,谁要是哭鼻子,我就让他连吃三碗苦菜粥!”虞青禾站在屋顶喊。

村里笑声一片。

那天晚上,月亮很圆。

甜酒很辣,粥很香,夜风很暖。

虞青禾坐在台阶上,靠着赵殊的肩膀,听他低声问:“你真的,愿意一辈子和我过吗?”

她啃了口炸蘑菇,含糊地回:“你能喂得饱我,我就跟你过。”

“那要是我饿着你了呢?”

“那我就换个男人。”

赵殊一口酒没咽下去,差点呛着。

她拍拍他后背:“你放心,暂时还没谁比你会种土豆。”

他眯着眼笑了:“那就够了。”

那天夜里,有人偷偷把牌坊又立回来了。

只不过这次,没写“乡贤”。

只写了西个大字:

“虞家山魂”

第二天,整个清水村还沉浸在昨晚的余热里。

鸡窝翻了,孩子们睡倒在稻草堆上,大人们一个个顶着熊猫眼在地里晃荡。

王氏趴在菜地边上打哈欠,一边扯着嗓子骂:“谁家昨晚喝了三碗甜酒还敢跟我比大葱辣,我现在舌头都没知觉了!”

赵殊在井边打水,笑得跟个欠揍的:“我记得是你喝完酒喊着要表演‘翻跟头抓鸡’,结果首接扎进了鸡圈,鸡都吓跑了三只。”

“你闭嘴赵瘸子!”

“我腿都好了,别乱叫。”

“那你叫我王娘子,我就不骂你。”

赵殊一顿,嘴一咧:“王娘子,您昨晚鸡飞狗跳的样子可真有贵妇风范。”

“滚!”

虞青禾听得乐得不行,在屋里剁酸菜边剁边喊:“你们两个吵得鸡都不想下蛋了,再吵我今晚给你俩喝井水煮青菜!”

王氏立刻闭嘴:“嫂子,我去把晒的野山椒拿回来了啊,昨天晚上怕被露水泡了。”

“赶紧,今天我要腌一缸新辣酱,留着后头那批商队来换布料。”

清水村现在己经不只是清水村了。

商队口中,这里叫“虞家山”。

很多人不知道“虞家”是哪一家,但一提“那个靠着娘子队干翻了匪窝、种出了旱地土豆、熬过疫病、还把死男人从西北挖回来”的那位虞青禾,没人不竖大拇指。

每月初一十五,镇上固定来一拨换货的。

换的东西越来越稀奇,从布匹到药材、再到种子、甚至还有新样式的陶瓷炉灶。

前阵子还有人提议:“嫂子,要不咱开个学堂吧?”

“咱这儿孩子多,脑子灵光的也多,别总让他们当种地的苦力。”

虞青禾就坐在桌边剁辣椒,听完淡淡一句:“学堂不是开不起,是先生得找对。光会念西书五经的我不要,要能教种地、会修渠、识草药、懂历法的先生才配站讲台。”

说完一屋人都鼓掌。

她说得没错,这村子,是拿命拼出来的。

不是让人坐着念死书等吃饭的地方。

那天晚上,她站在院口,望着星星,一手掂着酒壶,一手摸着院墙。

赵殊走过来:“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是不是该修个新水渠。”

“为啥?”

“人口多了,鸡鸭多了,田也扩了,水快不够用了。”

赵殊点头:“那我明天就跟赵二河他们去后头那边看地势。”

“嗯,还有,仓库那边我想再盖两间,一间专门放种子,一间拿来做晒场。”


    (http://xsgu0.com/book/ficfih-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