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胡丹的放学之路,也彻底蜕变成了一个流动的自习室。十几里尘土飞扬的土路上,两辆破旧的自行车并排而行,链条的吱呀声成了叙说着两个少女惊人的蜕变。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少女的心事和抱怨,而是铿锵有力的背诵声:
“胡丹!元素周期表背到哪了?镧系收缩的定义是什么?”
“许焕!这个化学方程式配平对不对?Fe + CuSO4 → ?”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她们互相抽背化学方程式、物理公式、英语单词表。讨论数学压轴题的多种解法,争论语文阅读理解的中心思想。偶尔遇到一个两人都卡壳的难题,会干脆在路边停下,把自行车往田埂上一靠,摊开书本或草稿纸,头碰头地研究起来,首到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老长。闲话?一句都没有。那些关于打扮、男生、娱乐的“闲话”,在她们眼中,成了比路边的尘土还要无用的东西,只会浪费奔向中考的宝贵时间。
胡丹也被许焕这种近乎燃烧的专注彻底点燃。她原本就性格坚韧,在许焕的带动下,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两人像两艘并驾齐驱、开足马力的小船,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互相鼓劲,互相较劲,又互相扶持。
初三的日子在书山题海中飞速流逝。许焕的成绩像一棵吸足了养分的树苗,稳定而强劲地向上攀升。月考、模拟考,她的名字牢牢占据着年级红榜的前列。物理依旧强势,数学稳步提升,语文基础扎实,英语靠着胡青笔记打下的框架和持续的“死磕”也终于不再是短板。而化学,则成了她新的王牌,每次考试几乎都能接近满分。周老师看着她在课堂上越来越自信的发言,看着她在实验台上行云流水的操作,看着她递上来的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的竞赛题答卷,眼中的赞赏和期许越来越浓。
许焕走在校园里,脊背挺得笔首。洗得发白的校服依旧朴素,晒黑的皮肤没有改变,枯黄的头发也只是勉强扎成一个利落的马尾。但她的眼神,明亮、坚定,带着一种沉浸在知识海洋中汲取了智慧力量后独有的沉静光芒。那种光芒,源自对自身能力的确认,源自对目标清晰的认知,源自她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力都孤注一掷地投注在“许焕”这个名字所承载的、由她自己亲手定义的未来之上。
中考,那曾经遥不可及、令人畏惧的关隘,此刻清晰地矗立在视野前方。许焕抬头望去,眼中没有迷茫,只有一种淬炼过的、一往无前的决心。她知道,翻过这座山,才是她真正的、摆脱“唤弟”阴影的起点。她握紧了手中的笔,仿佛握住了斩断命运枷锁的利刃。车轮碾过尘土,吱呀作响,载着她和她沉甸甸的书包,坚定地驶向那个即将决定一切的夏天。知识的海洋波澜壮阔,而她,正奋力游向彼岸的光明。
(http://xsgu0.com/book/fhggfb-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