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惠泽亲族与田亩之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三章 惠泽亲族与田亩之基

 

新科秀才姜石带来的荣耀,不仅仅是门楣上的光彩和府城点心铺子的金字招牌,更有实实在在的实惠——朝廷明文,凡考取生员功名者,名下可免除八十亩田地的赋税!

这消息如同和煦的春风,吹进了靠山镇姜家老宅,也火热了所有与姜家血脉相连的亲族的心田。

这日,姜家老宅堂屋里,气氛庄重而喜悦。姜大柱特意请来了父亲姜老汉、母亲姜老太,以及赵秀兰的娘家爹娘,连同几位叔伯、舅父,齐聚一堂。桌上摆着新炒的瓜子花生和岁岁特意做的几样精细点心,茶水飘着清香。

姜石穿着簇新的细布长衫,头戴方巾,端坐主位下首。他虽年轻,但秀才功名在身,气质沉稳,自有一份令人信服的气度。姜大柱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荣光,朗声道:

“爹,娘,岳父,岳母,各位叔伯舅父,今儿把大家请来,是有一桩惠及咱家的大喜事!”他看向姜石,“石哥儿争气,考中了秀才,按朝廷恩典,名下可免八十亩田赋。这孩子,还有我们一家子商量了,这恩典,不能光顾着自家。”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姜石身上,充满了热切的期盼。田地赋税,是压在庄户人家身上最沉重的负担之一。

姜石站起身,对着长辈们恭敬地行了一礼,声音清朗,条理分明: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各位长辈。孙儿侥幸得中,全赖祖宗庇佑,父母养育,师长教诲,更有各位亲长平日的关爱。朝廷恩典,不敢独享。”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至亲:

“咱们自家,现有田产七亩。这七亩田的免税名额,自然留用。余下七十三亩免税田额……”

他看向上首的姜老爷子和赵老汉:

“爷爷家,叔伯们田地辛劳,人口众多,孙儿愿分出二十亩免税田额,由爷爷做主分派,以减轻叔伯们负担。”

“外公家,”他又转向赵老汉,“舅舅们亦勤勉耕种,外公外婆年事渐高,孙儿也愿分出二十亩免税田额,归于外公名下,由外公分派,略尽孝心。”

此言一出,姜老汉、姜老太、赵老汉、赵老太眼圈瞬间就红了。姜老汉颤抖着手,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爷爷……爷爷替你叔伯们谢谢你了!”赵老汉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用力拍着大腿,老泪纵横。几个叔伯舅父脸上也满是感激和动容,纷纷向姜石和姜大柱夫妇道谢。

“至于剩下的三十三亩免税田额,”姜石看向父母和兄姐,继续道,“爹,娘,大哥,大姐,林哥儿,我的意思,咱们自家也不能坐吃山空。如今府城点心铺子虽有些进项,但根基在土地。不如用这些免税名额,再购置些上好的田产,作为咱们姜家更长远、更稳固的根基。”

姜大柱和赵秀兰连连点头:“石哥儿说得在理!是该置办些田产,给子孙后代留个保障!”

岁岁眼中也流露出赞同,补充道:“爹,娘,购置田地是好事。不过,咱们家现在人手主要在铺子和作坊上,无心也无力亲自耕种太多田地。”她转向坐在上首、脸上还带着激动红光的姜老汉,语气带着敬重和托付:

“爷爷,您是咱靠山村的老土地了,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最清楚哪里的田好,哪里的佃户本分勤快。孙女儿想,这新购置的田地,还有后续佃出去、收租子的事情,能不能请您老人家帮着照看掌掌眼?有您老坐镇,咱们全家都放心。”

姜老爷子一听,腰板瞬间挺得更首了,浑浊的老眼放出光来!替新科秀才孙子照管田产,这可是天大的体面和信任!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声音洪亮,透着十足的底气:

“好!岁岁丫头这话说到爷爷心坎里了!石哥儿的田,那就是咱们姜家未来的根基!老头子我别的本事没有,看田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保管给你们寻摸最好的水田,再找那最老实肯干、手脚干净的佃户!租子按老规矩,西六开,咱们家收西成,绝不亏待出力的人家,也绝不让人糊弄了去!”

“有爹您出马,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姜大柱喜出望外,父亲是村里老人,确实是最佳人选。

姜林和姜山也纷纷点头,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

方案既定,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姜老爷子、赵老汉各自在拟好的契书上按了手印,确认了名下免税田额和免丁役名额的归属(虽名额挂在姜石名下,但实际受益是亲族)。姜老爷子立刻精神抖擞地行动起来,凭借他在靠山村几十年的根基和人脉,很快就物色到了邻近水源、土质肥沃的三十三亩上等水田,价格公道,田主也愿意卖给秀才公家。购田之事进行得异常顺利。

当崭新的田契被姜大柱郑重地锁进匣子里时,姜家老宅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这份踏实,不同于铺子赚钱的喜悦,而是源于土地带来的、沉淀在血脉里的安稳。免税的恩泽如同甘霖,润泽了姜赵两姓的田地,也悄然加固了亲族之间的纽带。姜老爷子更是红光满面,走路都带风,逢人便说自家孙子有出息又孝顺,如今他这把老骨头还能为秀才孙儿效力,这福气真是享着了!

姜石站在院子里,看着夕阳下自家新购置的田地方向。晚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拂过他的方巾。他想起幼时跟随父亲下地,听父亲讲述农事的经验;想起父亲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更想起府城行会虎视眈眈的阴云。功名带来的免税特权,此刻在他心中有了更深刻的分量。这不仅仅是减轻负担的实惠,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守护这份惠及亲族的根基,并让它在姜家的看顾下,在家族的努力中,生长得更加坚实、繁茂。

他轻轻抚过胸口,功名是船,土地是锚,而家人——则是扬帆远航时,最坚实可靠的岸。府城的商战风云未散,但姜家的根基,己在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上,在长辈的守护下,扎得更深,更稳。


    (http://xsgu0.com/book/fhbjhj-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