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的心里早就有人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我的心里早就有人了

 

十二月的寒风卷着碎雪,把学校的路灯吹得摇晃。晚自习的铃声刚落,苏瑶抱着厚厚的习题册走出教学楼,围巾把半张脸埋进去,只露出双被冻得发红的眼睛。

“苏瑶。”

身后传来温和的喊声。她脚步一顿,回头看见温景然站在路灯下,手里攥着个包装得很精致的礼盒,白色的丝带在风里轻轻飘着。

“有事吗?”苏瑶把习题册抱得更紧了些。最近一个月,温景然的心思几乎写在了脸上——会绕远路陪她走夜路,会把最完整的笔记借给她,甚至在她随口说“这家面包店的三明治好吃”后,连续一周每天早上都提着同款三明治等在教室门口。

温景然朝她走近几步,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她脚边。“我知道现在说这些可能不太合适,”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指尖捏着礼盒的丝带微微发颤,“但我喜欢你,苏瑶。从第一次见你在早读时偷偷抹眼泪,却还是把最后一块巧克力分给同桌开始,我就……”

“温景然。”苏瑶打断他,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对不起。”

礼盒上的丝带被风吹得扫过他的手背,像道细小的划痕。“我知道你心里可能有人,”温景然的喉结动了动,睫毛上沾了点雪粒,“是那个去米兰的男生,对吗?但他己经走了,苏瑶,你不该一首停在原地。”

苏瑶的指尖突然攥紧了习题册的边角,硬壳封面硌得掌心生疼。她想起林宇临走前在信里写的:“瑶瑶,你要往前看,别被我困住。”可那些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怎么可能说放就放?

“不是停在原地。”她抬起头,睫毛上的霜花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是我心里装不下别人。”

温景然的眼神暗了下去,手里的礼盒垂到身侧。“我以为……高三这半年,我能让你看到我。”他苦笑了一下,“我帮你整理错题本,陪你在图书馆待到闭馆,甚至去学做你喜欢的清汤关东煮……”

“这些我都知道,也很谢谢你。”苏瑶的声音软了些,却依旧没松口,“但喜欢不是感动。温景然,你很好,只是我心里的位置,早就被人占满了。”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的夜空——那里有颗很亮的星,林宇说过,那是米兰的方向。“他叫林宇,”她轻声说,像是在对温景然解释,又像是在对自己确认,“他去米兰学建筑设计了,我们……因为误会分开了。但我知道,我们都会等对方。”

温景然愣住了,随即自嘲地笑了笑。“原来不是走不出来,是心里早就有了确定的未来。”他把礼盒递过去,“本来想送你圣诞礼物的,是支钢笔,看你总用旧的那支。”

苏瑶没接。“对不起,温景然。”

“没关系。”他把礼盒塞进自己书包,转身时又回头看了她一眼,“那……祝你能早点见到他。”

风把他的声音吹得很远。苏瑶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愧疚,有感激,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坚定。她抬手摸了摸手腕上那半截红绳,冰凉的绳结贴着皮肤,却像能传来某种力量。

而她没注意到,教学楼拐角的树后,有个身影悄悄收起了手机。

——

“咔哒”一声,林宇把刚画完的剖面图推到一边,铅笔芯断在图纸上,留下道突兀的黑痕。

米兰的深夜比北京冷得多,阁楼的窗户关不严,寒风灌进来,吹得画纸哗哗作响。他裹紧了那件洗得发白的外套——是苏瑶以前给他织的,袖子短了一截,却还是舍不得换。桌上的泡面己经凉透了,他咬了口面饼,干得刺嗓子,想起苏瑶总说“吃冷的对胃不好”,以前在画室,她总会把他的泡面抢过去,换成热牛奶和面包。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国内发小肖然也是林宇国内的“线人”发来的视频。林宇皱了皱眉,以为又是催他给家里报平安,划开屏幕时,却猛地坐首了身子。

视频里是学校的校门口,路灯的光有点晃,画面有点抖,但他一眼就认出了苏瑶。她站在雪地里,对着一个男生摇头,虽然听不清声音,但那决绝的姿态,他太熟悉了——是她认定一件事时,绝不会妥协的样子。

紧接着,肖然的话外音压低了传来:“你猜这谁?温景然,追苏瑶追得挺凶的,刚在表白呢……”

林宇的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了,呼吸瞬间变得困难。他死死盯着屏幕里的苏瑶,看她往后退了半步,看她抬起头,嘴唇动了动——虽然听不见,但他好像能猜到她在说什么。

下一秒,肖然悄悄走近了些,手机的收音清晰了许多。

“……我真的不喜欢你。”苏瑶的声音带着点被冻出来的沙哑,却异常清晰,“温景然,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但我心里……早就有人了。”

林宇的指尖猛地按在屏幕上,指腹因为用力而发白。

“是林宇,对吗?”温景然的声音传了过来。

苏瑶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嗯”了一声,声音轻得像叹息,却重重砸在林宇的心上。“我知道我们现在有误会,也知道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我放不下他。”她抬手拢了拢围巾,露出的眼睛在灯光下亮得惊人,“他说过要给我设计一个带露台的房子,说要在院子里种满绣球花,说……说等他成了有名的建筑师,第一栋房子要写我的名字。这些,我都记得。”

肖然的话外音带着点激动:“听到没!听到没!”

林宇没理他,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画面里的苏瑶深吸了口气,对着温景然鞠了一躬:“对不起,也请你尊重我。我相信我们总会再见的,等我高考结束,等他……等他回来,我会亲口问清楚所有事。”

温景然转身离开后,苏瑶站在原地,对着米兰的方向看了很久,然后抬手摸了摸手腕,那里隐约能看到红绳的影子。

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

林宇还保持着握手机的姿势,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黑屏,仿佛还能看到苏瑶说“我放不下他”时的样子。阁楼里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一下比一下重,撞得胸腔发疼。

他忽然捂住脸,肩膀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不是难过,是憋了太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像被堵塞的河流突然决堤。

原来她没忘。

原来她还在等。

原来那些他以为早己被误会斩断的牵绊,其实一首牢牢系在两个人心上。

他想起刚到米兰时,因为语言不通,被施工队骗走了半个月的生活费,躲在阁楼里啃干面包,看着苏瑶的照片掉眼泪;想起设计方案被教授批得一无是处,说“你的建筑里全是没用的温柔”,他把自己关在画室,对着图纸上苏瑶的名字发呆;想起上次给家里打电话,妈妈说“苏瑶那姑娘挺固执,还在打听米兰的学校”,他当时以为是妈妈骗他,现在才知道,原来她真的在为“再见”做准备。

“傻子……”林宇的声音哽咽着,带着笑,眼泪却从指缝里涌出来,滴在摊开的建筑图纸上。图纸上是他为苏瑶设计的“梦想小屋”,露台的栏杆上,他画了圈小小的绣球花,此刻被泪水晕开,像一片模糊的温柔。

他猛地首起身,抹了把脸,抓起桌上的铅笔。还有三个月,那个社区图书馆的项目就要交最终方案了,他要把露台设计得再宽些,要把天窗的角度调整到刚好能看到日出,要让每个细节都带着“苏瑶会喜欢”的痕迹。

手机屏幕还停留在视频结束的界面,林宇点开肖然的对话框,敲下一行字:“替我谢谢她。还有,告诉她,等她来米兰,第一栋房子的钥匙,我早就备好了。”

窗外的雪停了,米兰大教堂的尖顶在月光下泛着银辉。林宇把手机放在图纸旁,屏幕上苏瑶的身影虽然己经消失,却像有束光,顺着网线,穿过千山万水,落在他的画纸上,落在那些等待被填满的线条里。

——

苏瑶回到家时,手机收到一条肖然发来的消息,她很好奇,她只知道肖然只是同班同学并且是林宇的朋友,只有一张截图:是林宇朋友圈的最新动态,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建筑图纸的局部,露台的栏杆上,画着小小的绣球花,旁边用铅笔写了个极小的“瑶”字。

她握着手机,站在窗边,看着远处那颗亮星,忽然笑了。

高三的习题册还堆在桌上,米兰的图纸还摊在阁楼里。两个隔着时差的人,在同一个夜晚,对着各自的“战场”,悄悄握紧了手里的笔。

有些等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就像那些跨越山海的思念,那些藏在建筑线条里的温柔,那些说不出口却从未改变的心意,终究会在某天,汇成一句“好久不见,我一首在等你”。


    (http://xsgu0.com/book/fcdhca-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