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辈抄写经书是积福的事,要衣服整洁,面容严肃。”
“抄好的经书要在佛前烧掉,抄的越多,心就越虔诚。”
“讲究些,便要跪着抄,方才显得心诚。”
许久未见的周嬷嬷绷着脸,一一讲完抄经的规矩。
听罢,姜华真双手合十,朝着佛像鞠躬礼拜。
“阿弥陀佛,我实在也没那般心诚,就不跪着了。”
抄经就算了,还要跪着抄?
金宝在家里都是站着吃饭的,她还不如金宝了?
于是,抬好书桌,搬来软凳,笔墨纸砚依次铺开,她洗净手,焚上香,提笔蘸墨,在极柔和的宣纸上,落下了第一个大字。
写的不错,至少她自己这么认为。
姜华真自然读过书。
小时候,跟着邻居家的小孩儿们,在胡同口的小学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了一箩筐的字。
后来,家里捡到了裴元成,这孩子识字真多啊,她被迫跟着学,又学了一箩筐。
再后来,她跟着姥姥上了山,没闲钱买纸墨笔砚,姥姥就拿着树枝,在树下的地上,指着远山河流,飞禽走兽,一个字一个字写给她看。
说来奇怪,用树枝学的字,倒比小学堂认识的还快些。
世间的字认识了七七八八,如今派上用场了。
香烟袅袅。
佛堂寂静,只有哗哗的写字声。
一炷香还没燃尽,姜华真就搁下笔,出门去寻周嬷嬷交差。
“阿弥陀佛,我抄完了。”
周嬷嬷满脸诧异,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
上次,大少夫人为老夫人抄经祈福,跪在佛堂里整整抄了一天,起来时两腿首打颤,被人搀着才能挪步。
这才多久的功夫,姜氏居然就完事了。
“少夫人,整整一部《金刚经》,全抄完了吗?”
姜华真双手合十,憨憨一笑。
“阿弥陀佛,是一整摞的纸,我都写满了。”
小佛堂里,黄花梨案几上横七竖八摊着宣纸,青砖地上也散落着数十张,到处都是纸。
每张纸上,都西仰八叉写着一个斗大的字,墨迹还未干透。
一整摞的宣纸,每张只写一个大字,确实很快就能写完了。
周嬷嬷嘴角抽搐:“少……少夫人,这样也算写完了么?”
“阿弥陀佛,这怎么能不算呢?”
华真俯身,笑咪咪地捡起一张,满眼都是欣赏,举起来给她看。
“别客气,拿去烧吧,应该能烧很久了。”
一两金子一沓的宣纸,这么快就被挥霍得一干二净。
她还贴心地提醒嬷嬷,一定要准备个大点的火盆,要不然烧不透。
消息传到寿康郡主耳中,她深深吸了一口气。
孺子不可教也!
这样愚钝的心性,就算是抄上十年的经书,也静不下心。
就这样的人物,怎么才能磨炼成合格的主母!
得知这纸十两银子,姜华真也很惊讶,为什么用这么贵的纸来烧着玩?
她替这纸有点委屈。
哪怕拿来擦屁股,也算干了点正事啊!
当夜,寿康郡主不准她再前来伺候,打发她到裴元成原先的院子睡觉。
姜华真从善如流,抬脚就去了。
小冰块的老冰窖不大,但很干净。
她在里面转了一圈儿,啧啧感慨,这哪儿是人住的地方啊。
从床头到窗下,到处都是书,与其是卧室,不如说是另一个书斋。
好在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她转了一圈,又在那张旧檀木书桌上坐下,没一会儿就累的腰疼。
书桌后还有一间房,满满当当全是他写过字的纸,纸张陈旧,从地板堆到房顶。
华真站在书山纸海前,啧啧感叹,真不知道,人要读多少书,写多少字,才能做状元呢。
晚间,躺在他的旧床上,华真心想,那人一定不喜欢这里。
谁也不会喜欢。
翌日一早,丫鬟来报,卢氏过来给外祖母请安,又说夫人有事找弟妹商议。
裴元姝正给外祖母抿头,诧异道:“母亲有何要事?”
外祖母心如明镜:“哼,你娘能操心什么事,不过是把姜氏带走的借口罢了。若不是卢氏和她有交情,那就是受了云黎的托付。”
果然,等众人都到了,卢氏请过安,小心翼翼说起来意。
“母亲说,临近中秋,家中要找弟妹商议过节的事情,让我早……早些带弟妹回去。”
外祖母盯着卢氏看了一会儿,见她心虚不敢抬头,心下了然,盘了盘手中的佛珠。
“好啊,姜氏这两日服侍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临走前,我有个礼物。”
一招手,有个丫鬟从侧后方走了过来,福身行礼,举止之间,很有几分姿色。
“这两日,你辛苦了。这个丫头你带回去,算是老身给云黎的赏儿。家中事忙,你把人带回去给云黎收用,自己也松快些。”
她冷眼看了两天,姜氏她这人虽说憨憨傻傻,也有点宠辱不惊的豁达。
云黎若是留着她,不一定能帮上忙,但一定能坏事。
既然他执意如此,不如送个机灵的丫鬟过去,做个体面点的妾室,把姜氏盯紧些,尽量少坏事。
她若是有自知之明,就该明白,这是外祖母的大度退让。
没想到,华真略略歪头:“什么叫收用?”
周嬷嬷轻咳一声,在旁边回答,“就是……伺候公子。”
“就像青峰那样的?”
“内宅之事,和青峰那样的小厮还是不一样的。”
“哦……”
她听懂了,不是,这老太太怎么想的,我辛辛苦苦给你推拿按摩,你赏人给他?
要赏,也该赏给我吧!
这人果真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她斩钉截铁地拒绝,理首气壮。
“我不领,又不是我要收用。他要收,就让他自己过来领。”
那丫鬟听见这话,接到周嬷嬷的眼神示意,把头磕得砰砰响。
“主子既把奴婢赏给二公子,若二少夫人不肯收我,奴婢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不如死了。”
华真闻言,微微诧异,“这就要死了?真的吗?”
她有点不信。
见她被唬住了,周嬷嬷的嘴角露出隐隐的笑意。
“少夫人,长者赐,不可辞。府上规矩大,主子己经发了话,她便是二公子的人,您若是不领回去,她还有什么脸活着啊。”
华真凝眉思考了一会儿,下定决心,走到那丫鬟面前。
“既然如此,能帮我一个忙么?”
“什……什么忙?”
“你去死之前,提前和我说一声吗?一来,证明你是自愿,与旁人无关。二来,我这辈子还没见过死人,真的很想见见世面。”
(http://xsgu0.com/book/fbighh-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