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杀鸡立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8章 杀鸡立威

 

从古至今,我中华民族都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这句俗话只有五个字,这五个字是:杀鸡给猴看。

后来,有学问的人,就把这个俗语归纳为成语:杀鸡儆猴。

无论杀鸡给猴看还是杀鸡儆猴,都是欺负一个小动物,来震慑一些个大动物。管仲瞄准的谭国,就是一只小动物。的确国力太弱。

管仲的做法,其实是在杀鸡立威。

左老师如是“曰”: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左传·鲁庄公十年》)。

齐桓公在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曾经因流亡经过谭国,这谭国的国君对他就非常的不待见。国与国正常的基本礼仪,通通减免。

后来,齐桓公登基为齐国国君,这谭国的国君又非常的不懂事,居然不来道贺。

除了吝啬,还情商不在线。

那就灭了它吧。

结局没有悬念。

谭国的确太弱小了。

灭它,还当真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轻松简单。

左丘明先生不带任何情感地记下了这么一笔: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左传·鲁庄公十年》)。

公元前684年的冬天,齐军灭亡了谭国,这是由于谭国无礼。

不过,就此一事,管仲也好,齐桓公也罢,居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谭子奔莒,同盟故也(《左传·鲁庄公十年》)。

网开一路,谭国国君逃亡莒国。

据说,这二国还是同盟国。

事实是,在整个春秋时代,谭国基本上就没有存在感。如果,不是管仲把它当敬猴的鸡给“咔嚓”了,《春秋·左传》也不会记这一笔。

自古以来,弱小就会挨打。

这与礼不礼,贺不贺,根本就没有一毛线的关联。

毕竟,在以管同志为首的政府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齐国的经济正在突飞猛进。经济的突飞猛进,就意味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的飞速发展,军事实力的强悍,就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此刻,对齐桓公来说,以齐国如斯的政治经济军事体量,干一个小小的谭国,其实就是伸了伸小指头,而己。

唉,如果俄某斯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我们春秋时候齐国那样的雄厚体量,也不至于陷进乌某兰的怀里,无法自拔。刚进一个头头即卡死,再也无力挺进。要命的关键是,居然还退不出来。

你说气人不?

此等境遇,恰如强权误判国力而深陷泥淖。

犹如后世战国时代赵国伐中山,初以“车千乘”之强凌弱,反困于中山险地(《史记·赵世家》),可见国力误判之弊。

当齐国的国民经济己经发展到远远超越其他列国的时候,齐桓公就有点跃跃欲试了。那一颗藏在胸腔里的蠢蠢欲动的心,总是毫无由来地扑通扑通不大安分。于是,就拉住管仲:仲父,现在我国的经济军事体量,己经非常的强悍了。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如先君父一样说话了?

冯梦龙先生用欢快的笔法描述了齐桓公此时此刻的心情:寡人承仲父之教,更张国政。今国中兵精粮足,百姓皆知礼仪,意欲立盟定伯,何如(《东周列国志》)?

必须得指出的,冯梦龙先生以文学的笔法,渲染了齐桓公的心态。然而,考诸《左传》等历史专著,齐桓公称霸天下,实赖“尊王攘夷”之策,而非仅恃兵威。

齐桓公的意思,他是想要与他的老爸和爷爷一样,会盟诸侯了。

管仲回答:别急,我们还得等一个机会。

那么,会是什么样的机会呢?

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机会来源于婚姻。因为,齐桓公[1]应该成婚了。我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话:男大当婚。照这个说法,我们春秋时期第一位伟大的君主齐桓公姜小白同志,己经“男大”了。

这是一句调侃的语句。事实是,我们在史料中查不到齐桓公的生辰年月,但在史料中可以看见他老人家“卒”于何年。

从百度词条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齐桓公在位时间长达42年。按我们三千多年前的平均寿命来看,活满60周岁的同志,百分之一万应该就是高寿了。那么,估计齐桓公享年应该在60岁左右。也就是齐桓公成婚的时间,应该在他20岁左右。

既然齐桓公己经到了那个男大当婚的年龄,作为男人,更作为国君,他应该甚至是必须得有一位正妻。这关乎着国家的命运。那么,如此伟大的君主,他的正妻,应该是什么样地位的女子可以相配呢?

管仲就把他那一双鹰隼的眼睛,瞄准了周天子的女儿。

放眼天下,也只有周王室的女儿,才有资格与伟岸俊逸并国力雄厚的齐国君主相配。

这是一件一拍即合的事情。毕竟,周王室东迁之后,己经无可挽回地在衰竭。对周王室来说,自然希望有实力雄厚的封国给予极大的支撑。

齐国正好就是这样在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都有超强雄厚体量的大国。

当然皆大欢喜。

但是,问题出来了。

按照惯例,历次齐国君主与周王室的公主婚配,其媒妁与主婚人通通都是由鲁国国君担任。比如,齐襄公的婚礼,就是由鲁国国君主持。按此惯例,齐桓公与周天子女儿的婚礼,应该也是鲁庄公主持。

但是,不好意思的事实是,因为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继位争端,齐鲁两国可是几经冲突,互有赢输。鲁庄公能否与齐桓公主婚?

这是一个问题。

在管仲的眼里,这恰恰是一个机会。

一个齐鲁和好的天赐良机。

就在管仲运作齐桓公婚礼的过程中,宋国不知哪根筋又搭错了。竟然独自出兵再次入侵鲁国,据说打出的旗号是,要为乘丘之败报仇雪恨,而且还要为我主将南宫长万负伤被擒,而报仇雪恨。

问题的关键是,当宋军刚刚进入鲁国的鄑地,阵势都还没有摆好,就被鲁国军队打得抱头鼠窜。

于是,左老师写道: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左传·鲁庄公十一年》)。

这是要搞哪样?

我真的有点没明白,这宋闵公的脑袋被门夹了吗?

宋闵公轻启边衅之举,实为不度德、不量力。

到了这一年(公元前683年)的秋天,宋国洪水泛滥,稻谷被冲毁,粮食严重歉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鲁庄公居然委派大臣臧文仲带了大量的粮食,前往宋国慰问。

这鲁庄公百分之一万是鲁桓公的亲儿子,他毫无保留地继承了鲁桓公的好心肠品质。他自然就发扬了我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尽管对方在一年之中两次侵略鲁国。

[1]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第十二世孙,齐僖公第三子。


    (http://xsgu0.com/book/cjfhhb-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