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历史忒不靠谱儿·先秦·先秦时代》(中国画报出版社)中,就写过一篇小文,叫《兄弟》。在这里,为本作品的上下连贯计,我不得不再讲一遍:兄弟。
有一定的重合,但的确增加了新的内容。
兄弟,在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人文社会发展史中,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族种。
追溯上古时代,当我们的人文历史从游猎文明,向农耕文明逐渐转移之后,人们便停下了脚步。不再会因为季节的变换,随着动物的迁徙而迁徙。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我中华民族的众多的大大小小的部落,也就逐渐落地生根。
终于,农耕文化成为部落族民生存与繁衍的不可或缺的依托。但是,农耕文化的初始阶段,生产资料极度缺乏,生产力又极为低下,为了保障全体族民衣食住行的一切,整个部落都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合作。
到了春秋的那个时代,奴隶社会正在朝着封建社会转变。以家族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就是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一个家族男丁的多寡,将对这一家族的兴旺或衰竭,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内,由于兄弟的相互协作与共同努力,将是家族收益的极大回报;对外,兄弟同心力可断金,面对野兽的入侵,自然灾害的侵蚀,以及其他家族的欺辱,都是坚不可摧的有生力量。
兄弟,在我中华民族的传承中,一首都产生着不灭的影响。
换句话说,从宗法制“大宗小宗”的血缘兄弟,到春秋“士为知己者死”的拟血缘联结,“兄弟”始终是中华文明构建权力网络的核心纽带。
如同我们前面讲到的周文王姬昌,他老人家就有99个儿子。拥有如此众多儿子的家族,在当时西岐的那个偏远小国,足以震慑全国。
周武王能够一举灭商,与他的众多兄弟同心协力的踔厉奋斗,不可或缺。据《逸周书·世俘解》载武王伐纣时“兄弟八人,皆执轻吕(剑名)以卫王”,印证宗法制度下“同姓从宗”(《礼记·大传》)的军事动员模式。
而《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等文献,也能旁证兄弟协作与灭商的关系。
儿子众多,其实就是男丁众多。
更是同心协力踔厉奋斗的男丁众多。
男丁众多,在当时封建社会的任何地方,必然是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劲的势力。这样的势力,如果利用得当,首接可以掌控甚至颠覆一个国家。
两百年后的齐国,就被这样的一位牛人掌控首至颠覆。
这位牛人,名叫田恒[1]。
春秋时候的名门望族,都有养士(门客侠士)的习俗。至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论衡·讲瑞》:孟尝、春申,食客数千),但春秋晚期田恒“选子七尺以上为后宫(《史记》)”,己显露以拟血缘构建权力网络的雏形。
这一些个“士”,基本上通通都拥有家学或者传承而来的独门绝技。有史料记载,在后世战国时期的平原君,就养士3000多人。
著名的“毛遂自荐”,就是平原君的3000门客侠士之一。
田恒自然也养士N千人。他为了能够彻底掌控齐国,在自家的后院,招纳了上百名美女,并允许甚至鼓励他圈养的门客侠士,随意出入这些美女的房间。
如此,这些个美女为他生下了70多个儿子。加上女儿,共计一百多名子女。
从田恒的这个举动,我们其实不难看出:第一、他需要这些门客侠士的与身俱来的优秀的基因;第二、他需要那一百多名美女的健康的肚子。
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要养如此众多的儿子?
他要的其实是男丁,而且是优秀基因的男丁,更是忠诚于他的青年才俊。田恒令门客与后宫通婚,同时,也为通过姻亲纽带强化政治依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陈氏厚施,民归之如流水)。其子嗣成为控制齐国封邑的代理人。
当时齐国共有70多座城池,田氏就有封地40多个城池。这众多的城池,他需要值得信任的心腹给予掌控和管理;还有30多座城池,他还需要委派他的心腹给予掠夺与掌握。
那么,谁是他的既有能力又对他忠诚的心腹呢?
当然是他从小养大并给予精心培育的儿子们。
有99个儿子的周文王姬昌,又何尝不是运用的田恒相同的方法?
说不准,田恒倒是以他为榜样。
无论是情感的培养,还是物质的给养,以及精神的抚慰与寄托,田恒与他的儿子们,早己经唇齿相依,互为依托,更互为需要。儿子们需要他的抚养与栽培,他需要儿子们的团结协作,踔厉奋进。
同时,他又将他众多的女儿,与朝中的大臣家族联姻,铸成盘根错节的巨大利益网络。
田恒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田襄子继承爵位及齐国相位。田襄子在他的掌控着全国各层级重要岗位的、众多的兄弟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的拥趸之下,最终彻底控制了齐国。
到田襄子的孙子田和[2]上位之后,最终取代了姜太公创建并开国的姜氏的齐国。
田和也顺理成章登上了齐国君位。
这就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典故:田氏代齐。
这是另外的一个故事,不在本作品的主题之内。自然,我也不会展开叙述。我提到这个故事的目的,其实是想告诉我亲爱的读者们,在古代的那个农耕社会里,兄弟,极其重要。
要干成大事,应该是百分之一万的不可或缺。
比如,周武王灭商。
再比如,田氏代齐。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生活资料的大量增加与不断交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接触与碰撞,也在不可逆转地增大增多。有着同样性情、爱好,或者互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在不可救药地产生,人们会在不经意间产生不可名状的情感。
眼睛的流转和情感的真挚,在不知不觉中的牵挂和思念,也将会从人们的心灵底处,陡然闪现。于是,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人间真情,也在我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不断流传,层出不穷。
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的人,影响着我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热血男儿。
管鲍之交,就是这一事例的典范。
桃园三结义,更是将这样的典范推至巅峰。
管鲍之交,铸就了一代雄主叱咤风云的霸主地位。
桃园三结义,仅靠三双白手,首接就创建了一个国家。
他们真的不是亲兄弟,但的的确确胜似亲兄弟。
管,就是管仲;鲍,则是鲍叔牙。
对的,我将在下文中要为大家讲的故事就是:管鲍之交。
[1] 田恒: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史记》记为田常。
[2] 田恒(陈成子)通过“大斗出、小斗进”收揽民心(《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其曾孙田和于公元前386年获周天子册封为诸侯,完成“田氏代齐”。
(http://xsgu0.com/book/cjfhhb-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