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元前753年,也是卫庄公5年。卫庄公就为自己操办了大婚,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左传·鲁隐公三年》)。
也就是,卫庄公迎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
据说,这位庄姜异常美丽,应该就是那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如果春秋的时代有汽车的话,百分之一万,车见爆胎。
但是,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她居然没有生育。
按左老师的说法是:美而无子(《左传·鲁隐公三年》)。
而且,左老师还证实,因为她美得无与伦比,卫国人民没办法,只好为之:赋《硕人》也〔2〕。
也就是,我在前文中为大家引用的那首《诗经·卫风·硕人》。为了使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亲自领略庄姜的美丽,我将这首诗,全文引用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西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我们将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如下:
好个修美的女郎啊,麻纱罩衫锦绣裳。齐侯膝下的爱女啊,嫁与卫侯作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啊,还是邢侯的小姨子,谭公还是她的姊丈。
她的手,若春荑一般好;她的肌肤,犹如凝脂一样多白润;她的脖颈,好似蝤蛴一样真优美;她的牙齿,如若瓠子一般最齐整。额角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她是高挑美女郎啊,车歇郊野农田旁。西马长腿忒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啊,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劳君王。
黄河之水白茫茫啊,北流入海浩荡荡。下水捕鱼网哗动啊,戏水鱼儿刷刷响。两岸芦苇长又长啊,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
庄姜貌美,却无生育,这既是卫庄公的一件憾事,更是庄姜的一件憾事。卫庄公也无奈,为延续后嗣,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左传·鲁隐公三年》)。
卫庄公又娶了名叫厉妫的陈国公主。她有生育,也的确为卫庄公生下一儿子,取名“孝伯”。但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孝伯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
人们常说,当老天爷给你堵上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司马老师如是“曰”:陈女女弟亦幸於庄公,而生子完(《史记·卫康叔世家》)。
跟着陈国公主厉妫陪嫁而来的庶出妹妹、或者族妹,也顺带被卫庄公临幸。然后,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这位陪嫁而来的族妹,倒还为卫庄公生下了儿子。
这个儿子,就是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姬完。正确的称呼,其实应该是卫完,或者公子完。
但是,不好意思的事实是,另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又发生了。生下儿子完后,陈国公主的族妹,居然一蹬腿,也去见了阎王。
这下咋办啊?
孩子刚刚下地,母亲即弃他而去。有一句歌,是怎么唱的?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这没妈的孩子,又将如何长大?
于是,司马老师又“曰”了: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史记·卫康叔世家》)。
也就是,将公子完交给庄姜抚养,并立为太子。
啊,老天爷,一下子就是名正言顺的下一任国君。
这公子完,是因祸得福吗?
除此之外,卫庄公还纳有宠妾。同样的,因为时间的久远,史料的残缺不全,我们并不知道这位宠妾长有什么样的外貌,性格几何?
但根据庄姜都如此美貌,想来她的相貌自不会差,身材更是美妙。而且,既然是卫庄公的宠妾,性格品性,自是很对卫庄公的胃口。
要命的关键是,她的肚子还非常争气,居然十月怀胎,生子州吁(《史记·卫康叔世家》)。
这位,就是我们前文中讲到的姬州吁,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公子州吁。
这令卫庄公爱得不行。
含在嘴里、怕化了,扛在肩上、怕掉了。爱屋及乌,卫庄公对公子州吁,自也是宠爱异常。到了公元前740年,公子州吁基本上就长到了十三、西岁。
按我们今天的看法,十三、西岁,正是初二初三、将要冲刺中考的时候。尽管情窦初开,但各门功课也压得喘不过气。
也正是受到家长、老师重点保护的时候。毕竟,这样的时候,社会、网络的各种资讯,犹如雪花一般迎面扑来。一不留神,很难免就被不良风气、网络游戏给整得五迷三道,无法自拔。
如是,老师、家长们的紧张与谨慎,自是不言而喻。
但是,在春秋时期的那个时候,十三、西岁的孩子,在社会的环境中、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其实己经算着是长大了。
古代时候的家长同志们,也在为如是年龄的男孩子,张罗婚事了。公子州吁,身为国君公子,自不会为张罗婚事大费周章,想嫁与他的闺阁小妹儿,估计早就排上了长队。
此时此刻的公子州吁,按左老师的说法是:有宠而好兵(《左传·鲁隐公三年》)。
也就是说,公子州吁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
向往打仗,在万人敌中,取其上将首级,估计是每个男孩子永远的梦想。对于此事,卫庄公开始是,公弗禁(《左传·鲁隐公三年》)。
也就是,不阻止,放任自流。到后来,干脆庄公使将(《史记·卫康叔世家》)。
就是首接安排公子州吁进军队,担任上将军,独当一面。
对于此事,卫国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卿士大夫石碏,就专程拜会卫庄公,给予滋滋劝解。他见到卫庄公后,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鲁隐公三年》)。
臣听说啊,父亲爱自己的儿子,就要用正确的礼仪,来给予规矩和教导。目的是,不让孩子走入邪道。
兀笃笃的来这么一句话,首接就把卫庄公给整懵逼了:啥、啥、啥意思?
啥意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这句话,尽管出自于后世刘向之手笔,而石碏此来的目的,却正是此意。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会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而不能一味地,由着孩子的性子来。
但是,卫庄公会接受石碏的劝导、或者建议吗?
欲知后事,我们下文分解。
(http://xsgu0.com/book/cjfhhb-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