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晋惠公就“曰”了: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左传·鲁僖公十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你的鼎力拥立,我肯定就坐不上晋国的君位。但是,你连杀两任国君和一代名臣。现在我为国君,不是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吗?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天知道你什么时候你老人家一时性起,不是把寡人也给咔嚓了吗?
其实,晋惠公的深度担忧,基本上只要是个人,都能理解。随时随刻随地,都有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利剑,悬在“寡人”的头上,那“寡人”如何能睡一个安稳觉呢?
里克那个悔啊。
悔不该接受夷吾的砝码,更悔不该拒绝重耳的条件。连后世的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位,都知道必须三请三拒。当然,里克不知道曹丕,但里克知道尧舜禹的禅让啊。
哪一次的禅让不是请而拒之,再请再拒,然后才是却之不恭欢欢笑纳呢?
别笑这“请之拒之”的虚伪。
它的实际功效,己经在这“请拒”之间,完成了事实上的权力交接。
前文所述,里克派人恭请重耳公子回国登基继位,重耳公子给予了坚决的拒绝。
然后,在吕省等人的怂恿下,里克调头即向夷吾公子大献殷勤。当然,夷吾公子也给予了里克一百万亩良田的砝码。
如此互动,里克的贪婪,包括野心,其实己经昭然若揭。
如果里克当真以国家为重,还当真认为重耳公子是不可替代的仁德。他一定还会有二请三请。只不过,在这二请三请之中,他会失去军队的绝对指挥权。
自然,重耳公子同样也会给予他相应良田的砝码。
实事求是讲,晋惠公何尝没有三请三让呢?连左老师都“曰”了:公使让之(《左传·僖公十年》)。
尽管晋惠公为这君位耍尽手段、玩满花样,曾经努力争取齐、秦两国支持。但真将君位颁发与他时,按照周王朝相关利益,也依然三辞三让。
第一次推辞示谦,第二次受命示忠,第三次纳玺示权。
晋惠公本人,也在这“三辞三让”中,完成了权力合法化。
这其实是在“周礼框架内的僭越”,实为对《尚书·尧典》“让于德,弗嗣”传统的颠覆性运用。
晋惠公即位的本质,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声:通过周襄王特使周公忌父主持册封(《左传·僖公十年》),将弑君者的暴力政变包装成“王命钦定”。这种“以周礼行悖礼”的操作,预示了春秋战国“在尊王”旗号下的霸权逻辑雏形。
此时此刻,里克不仅将失去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他还必将失去脑袋。脑袋都失去了,这世界无论多么美妙,他都没地儿可玩。
于是,悔恨交加,他就悲怆地“曰”了: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左传·鲁僖公十年》)。
如此,在里克悔恨愤懑之中,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里克不愧于晋国重臣,到死,苍凉悲戚之间,随意口吐一语,便是我中华民族著名的常用成语。
里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把奚齐卓子给咔嚓掉,哪有你夷吾公子登基继位的机会呢?过河拆桥,要弄死俺,哪有找不到冠冕堂皇的罪名,强加吾身呢?那我就死吧。
然后亲自举剑于颈,干净利落地抹掉了自己的脖子。
司马迁先生就悲悯地描述了里克抹脖子:遂伏剑而死(《史记·晋世家》)。
在里克伏剑前月,《左传》载狐突遇太子申生鬼魂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将以晋与秦(僖公十年)。
这是一种“亡灵审判”般的叙事,既为诛杀里克提供“天命”依据,又暗示晋惠公政权合法性的脆弱——其终究要承受韩原之败的“天罚(《国语·晋语三》)”。
这下晋惠公开心了,不仅去掉了危险,而且承诺封与里克的一百万亩良田,自然也就节省了。
这其实又何尝不是,馅饼与陷阱的辩证关系呢?
晋惠公承诺的砝码,非常的厚重。但里克付出的代价,却更是异常的凄惨。
良田未到手,脑袋却搬了家。
这,就是砝码的代价。
必须指出的是,所谓“节省百万良田”实为晋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关键切口:惠公借诛里克之机,将原定封赏土地纳入“作爰田”改革体系(《史记·晋世家》),通过“赏众以田,易其疆畔”实现兵农合一。这为日后晋文公三军制奠定经济基础。
这中间,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当晋献公去世之后,里克连杀两位继任国君,杀第二位国君卓子的时候,居然还是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刺之砍之,竟然什么事儿都没有。
但是,当夷吾公子继位之后,里克却不得不“伏剑而死”,连一丝丝儿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分析起来,这必然又是一部长篇大论。在此,我就简单概括一下吧。1、里克杀奚齐卓子的时候,还掌握着晋国军队高层的绝对实权;2、当里克被晋惠公咔嚓掉期间,尽管他对军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但其实权己经受到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影响。同时,军队也不能常驻于都城。
晋惠公通过军事控制与神权叙事双轨并进:一方面调离里克亲信邳郑赴秦交涉,使其失去朝堂奥援;另一方面借狐突遇申生亡灵事件(《左传·僖公十年》),构建“夷吾无礼,天罚将至”的舆论场,从法理与天命双重维度消解里克集团的道德正当性。
当晋惠公布局好一切之后,里克便己经是砧板上的肉了。
从这一点来说,晋惠公的谋士郤芮,其谋略远高于晋献公将奚齐托付给与的荀息。
这,也许就是人们常常念叨的:阴谋。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阴谋诡计。
郤芮的权谋包含神权操纵:通过渲染申生“余得请于帝,将以晋与秦”的亡灵控诉(《左传·僖公十年》),将政治清洗包装为“代天惩逆”。这种将占卜灾异纳入权力斗争的操作,开创了春秋卿大夫“以神道驭人事”的新模式。
那么,当晋惠公消除自己身边的最大危险之后,接下来他还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
别急,我将后面的文字中,为大家分解。
(http://xsgu0.com/book/cjfhhb-1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