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的强盛,这让商王朝非常的恐慌。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鼾睡。其实,你的卧榻旁边睡一只叭儿狗,我相信你肯定会睡得依然香甜。但是,你的卧榻旁边来的是一头凶残的狮子呢?
我相信,你一定会毛骨悚然。
此时此刻,对商王朝来说,那个酣卧在西边的西岐,无疑就是一头正在长大的凶猛的雄狮。
商王朝的那个“王”,很显然地,他就睡不着了。那个时候商王朝的“王”,就是我前文中提到的文丁。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周部族的老大季历给“诳”到了伟大的首都。
事实也是,“王”要一个方国首领到伟大首都,方国的首领是不敢不来的。只不过,季历来了,也就买不到回去的车票了——他的脑袋被搬了下来。
这当然是文丁干的——他就是要把貌似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在他的思维里,消灭一个巨大的威胁,将其首脑干掉,是最首接也是最简单,而且还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办法。
无疑,他做到了。
做这样的事情,其实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
不可否认地,他干掉了季历,的确推缓了西岐的崛起,也为他的儿子帝乙创建了机会。帝乙继位之后,大有作为,不仅稳定了商王朝的西部北部,而且还亲征东夷。
东夷在强大的商军面前,唯有的一个办法,就是:臣服。
为了防止东夷再起,帝乙又在商都东面沫水边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立了陪都。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商王朝迎来了为自己敲响丧钟的君王:商纣王。
商纣王的名字叫“受”,因商王室为“子”姓,所以史书中称他:子受。在《尚书·牧誓》中,就有“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的语句。
又因他的庙号为“辛”,所以史书中也称他:帝幸。
据说,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而且还英明果断。但是,为什么到了最后,就只会刚愎自用了?这恐怕就是太过聪明,反倒害了自己。
因为,所有的忠言,他听起来通通的逆耳。
在他的眼里心中,没有人比他还要英明,也没有人比他更为正确。所以,我们平常说的一句话,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靠,原来聪明,竟然正好就是错误。
关键的问题是,还正好就是致命的错误。
到后来,只要是为他好的,为商王朝好的语言,他通通的不听。说多了,他就干脆杀人。因为多嘴多舌,搅得他意乱心烦,杀掉了,至少耳根子清净。
只要开了杀戒,一般来说,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再会多嘴。
为了所谓的“正义”说一句话,结果让脑袋被砍掉,实在太不划算。到后来,所有的同志,都只是捡“辛”同学爱听的话,说给他听。
他不爱听的话,打死都不说。
不是不愿,是根本就不敢。
这世界,美丽而多彩,脑袋被砍掉,肯定就没法儿玩。
如此折腾,商王朝的大多中央委员,就多少出现了众叛亲离的现象。当然,我们在《封神榜》中,还可以看到那个著名的妲己。
以为商王朝的衰亡,不过都是美女惹的祸。
其实,真正惹祸的,恰恰就是商纣王本人,因为他的荒淫残暴。
那个时候的西岐,正是姬昌当家。
姬昌当了老大之后,还真就是不负众望,除了呕心沥血之外,就是兢兢业业披荆斩棘。总之一句话,就是励精图治,将一个西岐,弄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
如此一弄,商王朝的领导,那担忧的心又给提到嗓子眼儿上了,辛也玩了一把他爷爷曾经玩过的伎俩,又把姬昌给“诳”到了伟大首都。
姬昌还真就不敢不来。
随后,姬昌被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北)。
姬昌被囚,周部落显然就乱了锅,这显然就是一个重蹈覆辙的危险信号。因为姬昌的老爸就是如此被辛的爷爷文丁给干掉的。为了能够尽快地将姬昌“捞”出囚笼,姬昌的长子伯邑考,就带了大量的财物,急慌慌地从西岐赶到伟大的首都。
不好意思,他没有救下自己的老爸,倒把自己给搭了进去。辛(商纣王)下令将伯邑考处死,并剁成肉酱,而且还做肉丸子,送至牢房让姬昌品尝。
这位“辛”同志,真的比常人聪明,这样的事情,他居然做得出来。
将一具尸体做成喷香可口的人肉丸子,就算是特级厨师,也下不了手嘛。
这古代的同志,七情六欲,正好就缺失了——恶心?
在烹饪的过程中,就不会翻江倒海地呕吐——吐得东倒西歪七晕八素?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是,姬昌更绝,吞吃自己儿子身体做成的人肉丸子,他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神色自若。如同800年没有沾过肉腥,刚好就碰上了美味佳肴,连姓甚名谁通通都给忘记了,不要命地猛吃海喝,大快朵颐。
啊,这老家伙不是人。
是神。
如此的事情,只有神才能做到如此的如常镇定,惊鸿不变。
不仅如此,他还弹琴算卦,闭门思过——我有罪,我不该让西岐更加强大。
我不知道,要有多大的毅力,才可以把失去儿子的那种翻江倒海的悲痛情绪,压制下去;我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定力,才可以把残杀自己儿子凶手的仇恨——那种不可抑止的复仇火焰,在眼神中抚平抚淡?
但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姬昌的那个心若止水的模样,做得就跟真的一样。
就好像那个被剁成肉酱的人,其实与他没有任何关联,不过就是首阳山上的白眼狼。
如此的表现,辛同志,竟然放下心来。
我靠。
这个世界,能够做到姬昌那样表现的人,只有两类,一类是白痴,无论什么肉剁成的丸子,都可以吞得大快朵颐;另一类,就是非人了,只有胸怀大志的人,心若磐石,意志力坚定坚强到无以复加,才可以强压悲痛,做到如此的镇静,惊鸿不变。
可以让西岐风生水起欣欣向荣的人,显然一定不会是白痴。
但那位绝顶聪明的辛,竟然会放下心来——这真的让人无法理喻。
这位“辛”,究竟是聪明过了头,还是根本就没长脑子?
无论怎样,辛放心了。他放心的结果,当然就是把姬昌给放了出来——尽管姬昌及其家人送去了大量的珠宝珍玩和绝世的美女。
结局告诉了我们,姬昌自由了。
无疑,对商王朝来说,这就是放虎归山。
姬昌回到西岐不久,就在那条著名的渭水之滨碰上了一个人,一位与他同样年老的老者。那个时候,他们的年龄都是72岁。
这位老者,就是我在前文中,为大家讲到过的著名的:姜太公。
那一天,姜太公刚好就在渭水之滨——钓鱼。
司马迁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史记·齐太公世家》)。
注意:是以渔钓奸的西伯侯。
这自然就是著名的:愿者上钩。
结局没有悬念,姬昌在姜太公的辅佐下,西岐迅速壮大。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同样在姜太公的辅佐下,最终干翻了辛——商纣王。
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建立。
定都镐京。
关于商王朝的灭亡,包括对商纣王的评价,史学界有诸多的争议。现今的学者,基本上都达成了一个相应的共识,商王朝的灭亡,其实有历史的必然,并非妲己或商纣王一人使坏。
同时,商纣王身上的污水,有很多都是出于后世学者的政治或者学术的需要,随意甚至根本就是恶意的编撰。
我们中国的某些文人学者,一首都有那么一个不良习惯,成者为王败者寇。只要是失败者,通通的就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无疑。
所以,夏桀曾经干过的坏事,帝辛也就通通的干过;夏桀没有干过的坏事,帝辛也都干得酣畅淋漓。反正远古时候的史料,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损坏、统治阶级为统治需要的有意破坏,早己经残缺不全,于是,“想当然耳(孔融语)”地胡乱编撰,也没人看得出来。
包括《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也就跟着宣传。
于是,我们今天看见的商纣王,就是:千年积毁。
好事不做,坏事干绝。
基本上所有的错事,都由他老人家一手促成。
我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帝辛(商纣王)的评价就非常的中肯,他说: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1]。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赞成毛主席的观点。
因为,事物永远都是一分为二的。
由于时间的太过久远,史料的残缺不全,再加上某些后世文人学者的本位需要,又刻意的编撰,混淆视听。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历史的真相,就肯定有很大的出入。
商王朝的灭亡,应该与积重难返,不无关联。
同样地,周王朝的最终取胜,与商朝内部的叛徒包括反对势力的相互勾结,也不无关联。
但是,无论编撰与否,出入几许,是否勾结使奸?我对商纣王的叙述,采取的,依然还是传统的说法。至于争议的问题,包括个人的观点,因篇幅的限制,都不在本作品的讨论之列。
所以,就此打住。
[1] 毛泽东1958年11月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见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15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http://xsgu0.com/book/cjfhhb-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