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论凝神入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0章 论凝神入窍

 

这段文字融合了尹真人的论述、闵小艮的注释和南樵子的补充,包含了道教内丹修炼中“观心”和“凝神入窍”的核心法门。

**尹真人说:** 太上(指老子或至高无上的道)曾教导(谨遵山本增之的版本):我(太上自称)从无尽的轮回劫难以来,通过观察“心”而证悟大道,最终达到虚无的境界。这里所说的“观心”,并非观察血肉构成的肉团心脏(心脏)。如果观察这个肉心,就会产生血热凝滞(钞本作‘血凝’)、火旺气滞(钞本作‘气滞’)的杂念和困扰,对此不可不谨慎啊。

**[闵小艮注释说:]** 谨按:太上所说的观心,本质上是包含了三种观法,即内观、外观、远观。人心虽然是虚妄的,但应当在这个妄心(活动)的背后去退藏(收敛、安住),其奥妙无穷的功用都根基于此。这个方法大致是观想虚空、观想无相,并且观想寂静空灵的状态!这样去观,又好像没有刻意去观,其中的玄妙关窍(玄窍)才会打开。如果一旦掺杂了意念杂想,其弊端难以预测,所以有“不可不慎”的告诫。

人有三种“心”:人心、道心、天心。

* **人心:** 就是虚妄不实的凡俗之心;

* **道心:** 就是觉照、清明的本心;

* **天心:** 就是指玄关、祖窍、气穴(指身体内特定的能量中心,通常指下丹田区域)。

太上所说的“观心”,就是用道心(觉照之心)去普遍观照天心(玄关祖窍)啊。

**(原文又曰,钞本误作南樵子曰,现依据山本订正)关于“入窍观心”的具体方法:**

先要凝神定息(集中精神,安定呼吸),保持内心清虚自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安定下来,全身百脉平和通畅。然后将先前在夹脊双关(督脉上的重要关窍)所凝聚的能量(神气),缓缓引导潜入“命府”(命门区域),送归到下丹田这个“大冶洪炉”之中,牢牢地封存稳固起来。

命门这个窍穴,就在肚脐后方一寸二分的地方,这就是“天心”。它又名“神炉”,也叫“坤炉”。而我们呼吸的起伏(息之起、息之止),其根源就在这个穴位。

按:气息从气穴(天心)生起,其状态如同香炉的烟气,随着我们的呼吸而动,但根本上离不开“黄庭”(中丹田,心神所居)的主宰作用,因为那里有元神存在。调养的方法,就是用道心(觉照)来观照天心(气穴)。这样,在身体这个灵性的山谷(气穴)之中,气机(能量活动)虽然繁多,但有元神作为主宰,也就能如如不动;本体(元神、道心)常存,神(意识)与气(能量)紧密相合,永不分离,这就叫做“外炼”(相对于更精微的内炼而言),同时又不失胎息(高度入静时的内呼吸)的境界。

具体来说,如同将精神凝聚在气穴(这是神室)之中,时时刻刻做到收视返听(收回向外攀缘的视觉和听觉,向内觉察)、持续不断地观照(照顾不己)。那么,这个气穴(也就是坤炉),也自然会保持既寂静又清醒(寂寂惺惺)的状态,永远没有昏沉,睡眠的干扰(睡魔)自然消除。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自如地进行能量抽取(抽)或补充(添),运用随心所欲。

《楞严经》说:“一根(如眼根)既己返归本源(不再向外攀缘),六根自然获得解脱。” 没有了六根(感官)的向外攀缘,就没有六识(眼识、耳识等)的分别执着;没有了六识的种子,就没有了轮回的根源;既然没有了轮回的种子,那么我们那一点真心(元神、道心),就能独立无依、空空荡荡、光光净净(纯净光明),如此便能历万劫而永恒长存啊!

常常见到那些专门以修头顶(顶门,指性功)为宗旨的人,这是不懂得“命”功(能量修炼)的重要性;而那些专门以下丹田(坤炉,指命功)修命为宗旨的人,这是不懂得“性”功(心性修炼)的重要性。吕洞宾(纯阳)说:“只修命功不修性功,这是修行人最容易犯的第一大病;只修心性(祖性)不炼金丹(性命双修),历经万劫也只是阴性的灵体(鬼仙),难以超凡入圣。”

像这样“凝神入窍”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性命双修诀窍。因为它得到了“中央黄晕”(中宫黄庭,心神所在)所凝结的神意来主宰啊!修行者如果认识到此处(天心气穴)的妙用,将自身那一点元神引导进入元始祖窍(即天心、气穴)之中,气息绵绵不绝,若有若无(勿助勿忘),轻柔地引导元神与之相亲相合。渐渐地,元神仿佛升入一个虚无缥缈的境界(无何有之乡)。不多时,呼吸与内息相互交融(呼吸相含),神意与气机紧密拥抱(神气相抱),凝结成为“丹母”(金丹的雏形),稳定地镇守在下丹田(下田)。

等到时机成熟(火候足时),就摄取自身先天的灵妙之物(元神、元精),向上感引天地人三才的真一之气(先天一气),使之自然地(油然)下降进入体内,与自身修炼的铅汞(元神、元精)相合,融化成至高无上的精华(无上英华)。这融合转化的过程,就像北极星安居其位,所有星辰都自然环绕拱卫一样(北辰居所众星皆拱)。这都是因为元神潜入气穴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全身各种气息都归根复命,万千神意(身体各部位的能量)都听从号令。

然而,古代的圣哲(古哲)说,此时凝结的丹母还只是“黄叶”(比喻假金、初步成果),并非“真金”(真正的金丹)。必须长久地坚持修炼,使先天性的元神与元命真正合一(性命合一),如同水银(汞)投入铅中那样相互制约融合(汞投铅而相制伏),这时真正的金丹(大丹)才孕育在其中了!

**(补充说明这段功夫的特征):** 当神意进入气穴之后,主要的呼吸作用就发生在这个窍穴内部了。而我们鼻中的呼吸,只剩下一点点,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微若无),这才是神意真正入窍的验证。能持续保持这种验证而不失,才能得到真正的金丹(真金)。

**[南樵子补充说(钞本误作‘师又复言’,是因为将前面的‘又曰’误作‘南樵子曰’,导致此注反被误标。现依据山本订正):]**

这一章的功夫,其妙处在于运转先前在夹脊双关所凝聚的神意能量,将其藏纳于气穴之中,守护不离。这样,天地的元始祖气,才能得以沟通而进入体内。

凡是修持此法的人,每天应以子时(23-1点)、午时(11-13点)、卯时(5-7点)、酉时(17-19点)这西个时辰作为修炼的准则。每个时辰可以坐一炷香或三炷香的时间。当坐到感觉毛孔己经打开(毛窍己开)时,必须再静坐一、两炷香的时间,将神意收敛(将神一敛),然后才能下座(结束打坐),走出房门。否则恐怕会招致外部邪气的干扰(干外邪),所以也不可不谨慎。

**[闵小艮最后总结说:]**

这一章所阐述的玄妙理论,都是以往丹经中未曾泄露的。其中包含了悟道成真的全部秘密要旨(了道成真,秘旨备矣)。可惜中间曾被旁门左道之学(魔学)篡改节略。所幸大道不会永远隐没,得以依据山本一一校订改正,这难道仅仅是人力所能做到的吗?!

翻译说明:

1. **术语处理:** 关键术语如“观心”、“人心”、“道心”、“天心”、“玄关”、“祖窍”、“气穴”、“命府”、“夹脊双关”、“黄庭”、“元神”、“性命”、“铅汞”、“抽添”、“丹母”、“大丹”、“真金”等都尽量使用道教内丹学通用译法,并在括号中保留了原文或关键异文(如钞本的不同说法)。

2. **结构清晰:** 保留了原文的层次结构:尹真人主体论述 -> 闵小艮注释 -> 入窍观心具体方法(包含按语和纯阳子引语)-> 闵小艮总结入窍特征 -> 南樵子补充练功时辰及注意事项 -> 闵小艮最后总评。用分段和缩进区分。

3. **校勘说明:** 明确指出了钞本和山本的差异以及订正的依据(如“又曰”被钞本误作“南樵子曰”)。

4. **流畅性与准确性:** 在保证术语准确和思想忠实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表达,使深奥的修炼理论更易于理解。例如将“如北辰居所众星皆拱之验”译为“就像北极星安居其位,所有星辰都自然环绕拱卫一样”。

5. **保留关键表述:** 如“寂寂惺惺”、“勿助勿忘”、“绵绵续续”、“呼吸相含、神气相抱”、“汞投铅而相制伏”等体现修炼心法和境界的关键短语都予以保留或首译加解释。

6. **闵评要点:** 突出了闵小艮强调此章价值(丹经未泄秘旨)、痛斥魔学篡改以及感念山本得以恢复原貌的核心观点。

这个翻译旨在为理解道教内丹修炼中“凝神入窍”、“性命双修”的核心法门提供一个清晰、准确的现代汉语文本。


    (http://xsgu0.com/book/cfjfhh-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