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7月7日深夜,布达佩斯首相官邸的书房里,匈牙利首相伊斯特万·蒂萨的钢笔在羊皮纸上悬停了三次。 第一滴墨落在辞呈抬头"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陛下"时,窗外传来多瑙河货轮的汽笛声。这让他想起1889年那个雨夜——二十五岁的他作为最年轻的国会议员,在议会厅亲眼目睹反对党领袖用同款龙血树脂墨水写下对德奥关税同盟的抗议书。
“阁下真要辞职?”秘书米克洛什的声音仿佛从阴影深处传来,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疑惑。他的身影隐藏在昏暗的角落里,让人难以看清他的表情。
维也纳方面己经同意将最后通牒的时限放宽到七十二小时,这无疑给了蒂萨一些喘息的空间。然而,他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
蒂萨的笔尖在纸上继续滑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的动作流畅而果断,仿佛在书写着一份极其重要的文件。
“这不是辞职信,”蒂萨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而是我的裹尸布。”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无奈,仿佛己经做好了面对一切后果的准备。
写完最后一个花体字母,蒂萨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笔。他凝视着那份文件,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然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文件扔进了壁炉。
火焰瞬间吞没了羊皮纸,熊熊燃烧起来。火光映照在蒂萨的脸上,使他的轮廓显得格外分明。
然而,就在羊皮纸被火焰吞噬的瞬间,一个惊人的秘密显现出来——文件的第二层竟然用柠檬汁写着隐形文字!
这些文字在高温下逐渐显现,清晰地展现在蒂萨的眼前。那是一封给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的密信,内容显然至关重要。
在 7 月 8 日黎明前那朦胧的黑暗中,国家档案馆的地下室里弥漫着一种静谧而压抑的氛围。蒂萨,一个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模糊,他正站在一个标着“1848 年革命税收记录”的铁柜前,手中紧握着三份文件。
这三份文件,每一份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第一份是德皇威廉二世在 1913 年发出的密函,其中承诺支持匈牙利获得克罗地亚的自治权;第二份则是罗马尼亚卡罗尔一世的血誓,他发誓永远不会染指特兰西瓦尼亚地区;而第三份,是一份伪造的俄国军事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夸大了奥匈军团的战斗力,整整高出了 30%。
蒂萨小心翼翼地将这三份文件放入铁柜中,然后轻轻地合上柜门,仿佛生怕惊醒了那些沉睡在文件中的历史记忆。他的手指缓缓抚过那冰凉的锁扣,感受着金属的质感,心中暗自思忖:无论这场战争最终哪一方获胜,这些文件都将成为证明自己“被迫参战”的有力证据。
就在这时,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地下室的寂静。蒂萨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税务稽查官”的铜牌,挂在自己的胸前。
脚步声越来越近,终于,一个身影出现在了地下室的门口。来人是档案管理员老约瑟夫,他是一个参加过 1866 年普奥战争的老兵,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阁下,地窖里的 1879 年葡萄酒该清点了。”老约瑟夫的声音在地下室里回荡,带着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意味。他一边说着,一边有意无意地晃了晃手中的钥匙串,那串钥匙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879 年,这个年份对于蒂萨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正是在那一年,德奥同盟条约签署。蒂萨看着老约瑟夫手中的钥匙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7月9日正午,匈牙利议会大厦的圆顶玻璃将阳光折射成金色匕首,刺在蒂萨的演讲稿上。他刻意用德语开场:作为帝国忠诚的臣子……
这个细节引起了维也纳记者团的广泛关注和竞相报道,但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人留意到其中的一些微妙之处。首先,他左手小指上佩戴的翡翠戒指始终朝向克罗地亚议员的席位,而这颗绿宝石恰好是匈牙利独立运动的暗号。这一细节似乎暗示着某种潜在的联系或意图,但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此外,讲台底部原本的铜钉不知何时被换成了中空的管子,而这根管子里面竟然藏着一份用罗马尼亚语书写的《特兰西瓦尼亚自治草案》。这一发现让人不禁对其背后的动机产生疑问,是否有人在暗中策划着与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相关的行动呢?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每当提到皇帝时,他的靴跟都会轻轻地叩击地板上某块松动的马赛克。而这块马赛克的下面,竟然埋藏着1873年股市崩盘时的债券残片。这一细节无疑是在暗示帝国经济的脆弱性,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最后,当反对党领袖卡罗伊伯爵高呼“这是自杀!”时,蒂萨突然出人意料地改用匈牙利语背诵起了1848年革命的《十二条宣言》。这一举动使得整个议会瞬间陷入了死寂,人们似乎都意识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这是一种公开的暗示,表明匈牙利可能会效仿塞尔维亚,寻求独立。
7 月 10 日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美泉宫的琥珀厅,洒在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身上。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支哈瓦那雪茄,用银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了它。这个动作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 1866 年普奥战争惨败之后,他己经重复了七十西次——每次剪掉的都是主和派大臣的名字。
“伊斯特万,”老皇帝抬起头,目光落在了站在面前的蒂萨身上,然后缓缓地递过了雪茄盒,“柏林说你是中欧最危险的人。”
蒂萨微微躬身,接过了雪茄,然后将其放在鼻尖轻嗅了一下。他的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陛下,危险的不是我,而是这个。”说罢,他翻开了随身携带的账本,指着其中的一行数字说道:“帝国军费的 63%来自匈牙利,而我们的人口只占……”
“够了!”皇帝突然打断了蒂萨的话,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愤怒。他猛地用手杖砸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你要背叛自己的誓言吗?”
蒂萨面对皇帝的怒喝,毫无惧色,他的动作显得异常沉稳。只见他慢慢地跪了下来,但在跪下的瞬间,他巧妙地调整了自己的姿势,让膝盖避开了地毯上那象征着皇权的双头鹰纹章。
他的目光如炬,毫不退缩地首视着皇帝,仿佛要透过那威严的外表看到其内心深处。蒂萨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说道:“我所宣誓效忠的,是圣斯蒂芬王冠下的匈牙利,而非维也纳的战争疯子。”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动作,却被躲在帘后的侍从武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微的差异,成为了后来指控蒂萨“叛国”的关键证据,被详细地记录在密报之中。
时间来到 7 月 11 日凌晨,布达佩斯的犹太教堂地下室里,一片静谧。昏黄的灯光在潮湿的墙壁上摇曳,投下诡异的阴影。蒂萨独自站在那里,他的身影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他缓缓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黄铜钥匙,钥匙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把钥匙递给拉比科恩,眼神凝重地说道:“等我的报告见报三天后,你去打开那个暗格。”他的手指向妥拉经卷柜后的一个隐蔽角落。
拉比科恩接过钥匙,疑惑地看着蒂萨。蒂萨继续说道:“在暗格里,你会找到一封信。把这封信交给《佩斯新闻报》的排字工亚伯拉罕。”
拉比科恩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封信一定非常重要。蒂萨接着说:“信里只有三行字,但这三行字包含了巨大的秘密。”
拉比科恩打开信封,只见里面写着:
> 1886年国会记录第407页
> 圣斯蒂芬王冠宝石鉴定报告
> 记住马扎尔人的血誓
拉比科恩凝视着这几行字,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他开始思考这些密码所指向的含义。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拉比科恩终于明白了蒂萨的意图。这三行字分别指向了三个重要的信息:
首先,1886年的国会记录第407页,可能隐藏着关于匈牙利独立的重要证据。这意味着匈牙利早就应该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真正的独立。
其次,圣斯蒂芬王冠上的宝石鉴定报告,也许揭示了王冠上的宝石是假的。这暗示着哈布斯堡王朝对匈牙利的统治是非法的,他们没有资格佩戴象征匈牙利权力的王冠。
最后,“记住马扎尔人的血誓”,这句话唤起了匈牙利人民对千年建国传说的记忆。这个传说强调了匈牙利民族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激发了人们的民族主义情感。
拉比科恩抬起头,看着蒂萨,他的眼睛突然变得锐利起来。他问道:“您预计会输吗?”
蒂萨沉默了片刻,然后扣紧了他的大衣。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预计所有人都会输。”
(http://xsgu0.com/book/ccfgga-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