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汉忠良,虎臣良将董仲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大汉忠良,虎臣良将董仲颖

 

人心深似海,难以捉摸。若抛开内心的揣测,仅从行为事迹来看,早期的董卓并非是那个残暴无道、目无法纪之人。

相反,这时的董卓堪称为大汉忠良,虎臣良将。

他为人和善,爱兵如子,与少数民族羌人的关系也亲厚有加。

董卓年轻时,生性豪爽,喜行侠仗义。

不仅如此,他还武艺卓绝,力量惊人,尤其擅长佩戴两副箭囊,在骑马飞驰之际,能左右开弓精准射击。

这番性情和本领,让他在羌人部落中威望极高,与众多羌族首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有一回,董卓回乡务农,消息不胫而走,许多羌族首领听闻后,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赶来探望他。

董卓见挚友来访,心中大喜,二话不说,当即宰杀家中耕牛,盛情款待众人。

在农耕社会,耕牛乃是农户最为珍贵的财产,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这一举动足见董卓的赤诚之心。

羌人首领们被他的豪爽与真诚深深打动,回去之后,凑集了上千头各类牲畜,赠予董卓,以表感激与敬重。

成年后的董卓,在陇西郡官府任职,负责维护地方治安。

彼时,胡人时常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凉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为从事,董卓领命出征,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大破胡人,斩获敌军数以千计,一时间威名远扬。

公元166年,董卓担任军司马,跟随“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平定幽、并、凉三州的鲜卑和羌人联合作乱。

公元167年,羌人再度兴乱,进犯三辅地区,张奂派遣军司马董卓迎击。

董卓不负众望,联合尹端,大破敌军,斩杀其首领,俘虏一万余人。

董卓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

面对丰厚赏赐,董卓慷慨陈词:“为者则已,有者则士。”随即将赏赐全部分发给下属官吏和士兵。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董卓不仅爱兵如子,而且熟读军事典籍。

因为“为者则已,有者则士”出自《黄石公三略》,这是一部专讲韬略即战略的兵书。

可是,劳苦功高、没有后台的董卓,仕途之路颇为坎坷,所任官职之地愈发偏远。

他先是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而后调任益州蜀郡北部都尉,接着又担任西域戊已校尉。

别看官位越来越高,但实际越来越坑。

董卓乃西北汉子,被派往西南蜀郡任职,人生地不熟,且当地少数民族众多,治理难度极大。

后来,更是被调至早已脱离大汉掌控的西域,担任戊已校尉,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董卓便因某事被免职,沦为一介平民。

直至董卓投靠了袁隗,才得以东山再起,出任并州刺史。

董卓与刘达交谈中,战俘审讯完毕。

从战俘口中得知,这波来犯的鲜卑骑兵隶属鲜卑中部柯最部,而被刘达斩杀的鲜卑头领乌木其,正是柯最大帅的长子。

董卓深知此事非同小可,柯最或许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儒儿,你即刻行动,将我等此番携来的所有积蓄,尽数转换为军饷与军备,不容片刻耽搁,速速分发至边境缺少装备的将士们手中!”

“遵命!”治中从事李儒立即应道,随即转身快步离去,执行董卓的命令。

董卓望着李儒离去的背影,心中感到一阵舒畅。

李儒作为他另外一个女婿,总是那般通人心意,总能准确无误地执行自已的意图。

有如此得力之人在身边,董卓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也多了几分底气。

董卓侧过身来,目光转向刘达,叮嘱道:“刘达,此番你斩杀了柯最的长子乌木其,那鲜卑人绝非善类,你务必要多加小心,时刻警惕鲜卑人可能对云中县展开的猛烈报复 ,不可有丝毫懈怠。”

刘达神色肃穆,眼中透着坚定,郑重点了点头,回应道:“大人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守好云中县,绝不让鲜卑人得逞。”

夜幕低垂,刺史府邸内,灯火阑珊,牛辅与李儒二人,一左一右,静静地站在董卓身旁。

窗外,偶尔传来巡逻士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哒哒哒”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

牛辅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满是困惑与不解,终于忍不住开口。

“岳丈大人,为何要动用我们的私人积蓄呢?那可是我们多年来积攒下的心血啊。”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况且,我们如今已投靠袁氏家族,按道理来说,军饷应当无需我们如此忧心才是,为何不等朝廷的军饷发放呢?”

董卓抬头而望,仿佛透过墙壁看到了边境的危机。

“辅儿,鲜卑人的报复,犹如悬于头顶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董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朝廷的军饷,从筹备到发放,路途遥远,程序繁琐,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到那军资到位的时候,只怕我们早已成为鲜卑人的刀下亡魂,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儒附声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若亡,个人又怎能独善其身?我们虽已投靠袁氏家族,但终究不能一味地依赖他人,还需依靠自已的力量,凭借军功去赢得尊重与生存的空间。”

“是啊,儒儿说的对!袁家虽权势滔天,但倘若我们没有为国家立下寸功,又何以在这乱世之中立足呢?”

牛辅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我们唯有坚守疆土,奋勇杀敌,多斩敌首,才能彰显我们的价值!”

“袁家这棵大树固然可以依靠,但我们自身也必须足够强硬,这样才能攀附得稳。我相信,我们的付出,袁家与朝廷都会看在眼里,日后的赏赐与回报自然不会少。”

接着,董卓将目光投向李儒,温言吩咐。

“儒儿,你擅长笔墨,就由你撰写文书,不妨将我们的斩获适度夸大几分,面临的困境,可能遭受的报复也说得严重些。

写好之后,即刻派遣信差,星夜兼程送往京城,务必要让朝廷上下都清楚我们在此处的艰难处境,以及守土卫国的坚定决心。”

“大人放心,儒定当竭尽所能,让此信成为我们向朝廷求援的最强音!”


    (http://xsgu0.com/book/baga0c-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