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豪气董卓,赐我巨阙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豪气董卓,赐我巨阙剑

 

董卓亲自冲锋在前,他双手灵活地张弓搭箭,目光如隼,瞄准着逃跑的鲜卑骑兵。

箭矢在他手中如黑色闪电般破空而出,每一箭都精准无误,伴随着阵阵尖锐的箭鸣,一名名鲜卑骑兵纷纷中箭落马。

待战马嘶鸣着冲入敌阵深处,董卓收弓拔剑,一套剑法使得密不透风,银光闪烁间,鲜卑人头纷纷落地,鲜血飞溅,很快便染红了他的战袍。

一千汉军骑士,目睹主帅如此神勇,士气瞬间沸腾到了顶点。

他们呐喊着,争先恐后地涌入敌群,展开了一场近乎疯狂的屠杀。

在汉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下,战斗很快便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千余名鲜卑骑兵在汉军的铁蹄下化为乌有,仅余少数被俘,以待审讯。

风雨渐渐停歇,乌云也慢慢散去,阳光重新洒在这片血染的草原上。

此时的刘达,浑身沾满血污,手提长刀,独自伫立。他举目四望,只见战场上一片狼藉,尸横遍野。

鲜卑士卒虽已被屠戮殆尽,但刘达体内热血依旧翻涌,战意尚未消散,一颗心仿若战鼓,咚咚作响,激昂难平。

在安排麾下士兵清理打扫战场、审讯战俘后,董卓径直朝着刘达走去。

“小兄弟,你姓甚名谁,年方几何?现任何职?”

董卓看着眼前的英雄少年,身高八尺,玉面剑眉,眼若流星,一身英雄气,如天神下凡,威风凛凛,眼中满是欣赏。

“吾叫刘达,年龄十七,现担任队率一职。”

刘达回答得不卑不亢,声音坚定有力,那沉稳的模样,全然不像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与此同时,刘达也在暗自打量着董卓。

在他的想象中,董卓应该是大腹便便、肥头大耳、面目凶神恶煞的形象。

眼前之人,与他想象中那个大腹便便、肥头大耳、凶神恶煞的形象截然不同。

董卓身高七尺,虎背熊腰,肌肉结实,神态和蔼,散发着豪爽之气,尽显大将风范。

“真是英雄出少年!如此年纪便能有这般勇武,实在令人钦佩!”

董卓满脸笑意,心中已然有了提拔刘达的想法。

“吾决意举荐你为曲军侯,日后云中县城的安防重任便交付于你。此外,再赏赐你缣五百匹、钱一万,望你莫要辜负吾之期望!”

站在一旁的武猛从事张杨,眼中满是艳羡之色,连忙拱手恭贺。

“恭喜小兄弟!这般小小年纪,便能位至六百石,与方伯同等待遇,前途不可限量啊!”

张杨是云中郡本地人,以勇武过人,闻名于郡。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一州刺史作为外来之人,往往会征辟一些本地有才能的人担任从事之职。

董卓到任并州刺史后,听闻张杨的勇名,便征辟他为武猛从事,协助自已掌管兵事。

张杨刚满二十岁,身材高大魁梧,但为人十分和善,此刻见刘达获此殊荣,当即真心实意地表示祝贺。

只是这恭贺之语,却欠缺了几分情商,瞬间引起了一旁别驾从事牛辅的不满。

牛辅冷哼了一声:“这能相提并论吗?”

确实,虽说曲军侯和刺史的俸禄同为六百石,但职务含权量天差地别。

董卓身为并州刺史,位卑权重,一怒之下,能让并州九个郡的太守都吓得胆战心惊、夜不能寐。

可刘达这个小小的曲军侯又算什么呢?

在云中郡太守眼里,恐怕轻如蝼蚁,随便找个由头便能将其斩杀,也不会有人过多在意。

张杨闻言,也立刻意识到自已刚刚的话有些不妥,脸上瞬间浮现出尴尬之色。

刘达也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气氛变化,他神色恭敬地向董卓拱手行礼,语气诚恳真挚。

“多谢方伯厚爱!但此番战斗能够取胜,绝非我一人之功,而是众将士齐心协力、浴血奋战的结果。恳请方伯将这些赏赐分给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的家属,以此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激励我等后人为国效力……”

(方伯,对一方诸侯或刺史的尊称。)

尽管在项羽附身的加持下,刘达将敌人杀得片甲不留,心中有直抒胸臆的畅快之感。

但看到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都倒在了这片沙场上,他的心中还是涌起了阵阵哀伤。

董卓眼含赞意,把臂而言:“难得你有此心,财物既然已经赏赐给你,如何处置自然由你决定。”

在两汉时期,“把臂”是极为亲近的举动,且多见于同辈之间。

东汉初年,朱晖与同县人张堪友善,张堪“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由此便能看出,董卓对刘达是打心底里喜爱。

被董卓这般亲近,刘达心里也是暖烘烘的。

董卓又不失时机地向刘达传授起安定边疆,笼络人心的道理。

“那些牺牲的战士多出身于本郡边陲,你若能亲自将这份厚礼送至他们家人手中,定会赢得他们的感激与敬仰,边防之事,既需要将士的胆略,更需要本地百姓的支持!”

刘达听后,深受触动,恭敬回应:“方伯的教诲如春风化雨,让我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董卓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刘达手中的大刀上,布满了战斗的痕迹,满是豁口。

见此情景,他心中一动,没有丝毫犹豫,伸手缓缓解下腰间那柄常年相伴的佩剑——巨阙。

“方伯,这可是巨阙,是您重金买来,最爱的佩剑……”

牛辅见状,急忙抢步上前,脸上满是焦急与不舍,急切劝阻。

在他看来,这柄剑价值非凡,怎能轻易赠人。

传说,这巨阙剑乃是铸剑大师欧冶子的惊世之作。

当年,此剑刚刚铸成,越王勾践正坐在露台之上。

忽然,宫中一辆马车受惊失控,风驰电掣般朝着露台方向狂奔而来。

越王勾践匆忙拔出欧冶子刚铸就的巨阙剑,指向那辆暴走的马车,欲命卫士上前阻拦。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就在越王勾践拔剑的瞬间,一股无形的剑气汹涌而出,马车竟瞬间断为两截。

车厢被巨大的冲击力抛上半空,而后重重坠落在地。

越王勾践目睹此景,心中骇然,此时才惊觉,巨阙剑的剑气竟恐怖如斯,仅仅隔空一指,便能将马车斩为两段。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把宝剑的威力,越王当即命人取来一口大铁锅,他手持巨阙轻轻一刺,铁锅便如豆腐般裂开,一个碗口大的缺口瞬间出现,刺铁器如切米糕般轻松。

正因为此剑能够轻易穿透铜釜,砍断铁砺,切越王勾践遂将这柄威力绝伦的巨剑,命名为巨阙。

“你懂什么!”董卓听到牛辅的劝阻,顿时怒目圆睁,厉声喝道,“宝剑自当配英雄,我坚信,在刘达的手中,巨阙剑定能发挥出百倍的威力!”

尽管董卓向来欣赏牛辅的勇猛无畏,敢打敢拼,一直将他视为得力臂膀。

但遗憾的是,牛辅完全缺乏政治头脑,完全没能领悟到赠剑的真正意义,在于拉拢刘达,使其为自已所用。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人才无疑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这一点,董卓看得很清楚。

宝剑配英雄,英雄爱宝剑,这是男人的本性。

看着手中巨阙,刘达两眼放光,脸上满是感激之情,单膝跪地,高声感激。

“谢方伯!我定当竭尽全力守卫好云中县城,多杀鲜卑贼寇,建立赫赫战功,以报答方伯的提拔与赏赐之恩!”

若非身为穿越者,对董卓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刘达想必已然深深折服,心甘情愿地为董卓所用。


    (http://xsgu0.com/book/baga0c-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