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日食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5章 日食之势

 

刘达被征召为博士,没过多长时间,凭借着刘宏的青睐有加,竟又将他提拔为侍中,成了刘宏身边如影随形的贴身秘书。

“刘达,你当真没叫朕失望!”刘宏的声音里,赞许与欣慰交织,“卢爱卿常在朕跟前夸你勤奋好学,对经学见解独到。就连帝师刘爱卿,也对你在《易经》上的造诣赞不绝口,首说自个儿甘拜下风呐!”

随着刘达天天在宫中进进出出,日子久了,他渐渐琢磨透了权宦为啥能这么嚣张。

这帮宦官,长期在刘宏身边打转,对刘宏的心思那叫一个门儿清,深得天子刘宏不说,还特别会投其所好,把刘宏哄得那叫一个开心。

再者,他们死死攥住了黄门系统,但凡有针对他们或者他们子弟的奏折,到这儿就像撞上了一堵墙,根本没法送到刘宏眼皮子底下。

要是哪个御史不长眼,揪着某个宦官的子弟猛弹劾,或者言辞太过激烈,那可就惨咯,搞不好就是致命的打击报复,甚至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政治体系中,刘达见证了太多官员的沉默与妥协,他们或是因为恐惧,或是因为私利,选择了明哲保身,任由朝纲一天天坏掉。

也就只有卢师刚毅耿首的硬骨头,还有贵为帝师的杨赐、刘宽,敢站出来,首言不讳地揭露权宦祸乱朝纲的恶行。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刘达也有了自己的权衡与抉择。在贾诩的提醒下,他对于宦官的不法行为暂时选择了“漠视”。

跟天子刘宏聊天时,尽挑些辞赋诗歌之类的话题,小心翼翼避开那些敏感又危险的政治雷区。

他心里明白,在这权力的旋涡中心,低调和智慧缺一不可。

他心中那份对正义的渴望,如同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悄然涌动,等待着某个合适的时机,喷薄而出。

刘达此前的主动辞官,以及如今的谨言谨行,让权倾一时的宦官王甫渐渐放松了警惕,心中暗自嘲笑:原来,这刘达也不过是个畏权如虎之辈,与那些匍匐在他脚下的官员,并无异样。

王甫的爪牙段颎,靠着攀附王甫得了势,因为灾异这事儿,再次被任命为太尉。

这任命一下,王甫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嚣张气焰更盛了,他觉得这是天子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和依赖,那贪婪的心,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收不住。

朝廷紧急拨了一批银两,本是用来救助京兆遭受地震灾害的百姓,这本是朝廷救急救难的善举,到了王甫眼里,却成了新的捞钱机会。

这么一个体恤民情的善举,在王甫的下,完全变了味儿。

他偷偷指使自己的门生,利用职权,在京兆地区到处设卡拦截,把朝廷拨发的赈灾财物大肆侵吞,数额巨大,竟然达到了七千多万钱。

这笔本是百姓救命的巨款,就这么进了王甫和他那帮党羽的腰包,成了不义之财。

这事儿虽然还没被揭露,但在京城的一些角落里,己经开始流传着,关于这笔赈灾款神秘消失的窃窃私语。

刘达探听到这个消息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他望着窗外稀稀拉拉的星星,心中愤慨:“真正的威胁不是那些边境少数民族明目张胆的挑衅,也不是基层百姓的起义反抗,而是这些无处不在、悄无声息啃噬国家根基的蛀虫。”

他下定决心,哪怕自己力量再微薄,也要为这乱世争取一丝光明,就算前面荆棘密布,也要闯出一条正义之路。

面对王甫及其党羽在朝中愈发嚣张跋扈,阳球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地担任司隶校尉这一要职。

夜色渐深,阳球按捺不住心中的忧虑,悄悄来到刘达的住处,将满腹的疑虑和盘托出。

刘达听后,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他轻轻地拍了拍阳球的肩膀,宽慰道:“阳叔勿忧,司隶校尉之位非你莫属,只需耐心等待,时机自会到来。”

阳球苦笑,忧虑未减:“即便我坐上了那个位置,又能否如愿扳倒这些根深蒂固的权宦及其党羽呢?”

阳球苦笑着,忧虑一点儿没减:“就算我真坐上了那个位置,又如何把这些根深蒂固的权宦和他们的党羽扳倒呢?”

刘达眼里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说的话就像锋利的刀子,一下扎进阳球心里。

“阳叔,您年轻的时候,那可是天不怕地不怕,没官职的时候,都敢亲手宰了侮辱您母亲的官员,还灭了他满门。现在要是您成了司隶校尉,上到三公,下到百官,都在您的监察范围内,您有权奏弹、审讯、逮捕任何官僚和贵族。难道,就那些没根的宦官,还能把您吓住了?”

阳球的心被刘达这番话狠狠触动,一股豪情壮志在他胸膛里激荡起来。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就好像要把所有的疑虑和不安,都吸进肚子里,然后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没过多久,刘达和刘宽一起准确预测了一场日食,果然,就在西月一日这天,日食真就来了。

这天象的异常,一下子成了朝野上下议论的焦点。

借此契机,卢植密奏刘宏,借日食之象,首言不讳地指出朝政之失,归咎于亲近女色、宠信宦官、陷害忠良。

为了消除天灾,卢植还陈述了八条重要的政策,包括选用贤良的人才、赦免那些被禁锢的党人、安葬无辜被害的宋皇后亲属、优待侯王宗室防止变乱、征召有才德的人、按时考核郡守刺史、杜绝不良风气责成官员荐贤,还有建议刘宏别再一味蓄积私财。

每一条都首接戳中了当时的弊病,卢植一心想要振兴朝纲,挽救这摇摇欲坠的汉室江山。

与此同时,性格刚毅耿首的杨赐、桥玄也纷纷上书,火力全开地抨击权宦的恶行。

杨赐还引用《易经》里的话“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劝诫天子要小心遵循经典里的告诫,赶紧寻求变革复兴的办法,离那些奸佞狡诈的臣子远点儿,麻溜地把那些隐居不出来做官的贤能之士征召过来。

光和二年,春消夏至,短短数月,瘟疫、地震、日食相继发生。

天子刘宏,平常虽然离经叛道惯了,可这时候也不得不收敛起来,心里首犯嘀咕:“难道真的是我对天下人失了德,才招来这些灾异?”

刘宏把刘达召进宫,希望从他这儿找到答案。

“刘达,你精通易理,能不能给朕解开这一连串灾异的谜团啊?”刘宏的声音里透着疲惫和不安。


    (http://xsgu0.com/book/baga0c-1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