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惊变惶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惊变惶啼

 

我的魂魄如铁钉钉入御书房蟠龙柱,看着少年在鎏金殿内如被踩尾的猫般跳起来。七日光景,他养得面颊微圆,狐裘下的箭伤己结了薄痂,此刻却因惊惶歪斜着滑落在肩头,芙蓉酥碎屑簌簌落在金砖上,像撒了把碎金。"陛下!西北那地儿风如刀割,臣这伤筋动骨的身子去不得啊 ——" 他拖长的尾音里带着哭腔,竟比黛玉幼时背不出《三字经》时的哀嚎还要惨烈。

皇帝手中的茶盏重重磕在青玉案上,龙泉青瓷的冰裂纹里渗进茶水,在摊开的西北军情密折上晕开墨痕。我望着帝王眼底翻涌的促狭笑意,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用同样的眼神看着我在朝堂上谏言,藏在朝珠后的指尖却在案下轻轻叩击 —— 那是他心情极佳的征兆。"不去可以啊," 他慢条斯理地拨弄着翡翠扳指,鎏金烛台上的九鸾灯将他眼角皱纹照得清晰,"林卿也该到了成婚的年纪了,若朕将昭阳公主许配给你?"

少年瞬间僵成木雕,后颈的碎发都竖了起来。我听见他魂魄深处的惊惶嘶吼:"救命救命!老林!完蛋了,林家完了!" 这声响比长江战船上的炮火还要震耳欲聋。那个在江南杀人如麻、让海盗闻风丧胆的混世魔王,此刻竟像被掐住脖颈的幼兽,瞳孔骤缩成针尖大小,喉结滚动着却说不出半个字。

"臣去!臣明天就走!" 他突然鲤鱼打挺般跪首,前额撞在金砖上的声响让宫娥们齐齐屏息。官帽歪到后脑勺,露出鬓角新添的白发 —— 那是江南战事留下的痕迹。"西北诸事臣定当鞠躬尽瘁!那臣妹妹......" 他抬眼望向御案,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阴影。皇帝指尖轻叩《贞观政要》书脊,语气轻描淡写:"照旧例进宫吧。" 话音未落,少年己连滚带爬退出殿门,簇新的蜀锦袍角扫翻了宫娥捧着的茶盘,青瓷盏碎成八瓣,映着他仓皇的倒影。

"活宝。" 皇帝望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失笑,指尖却轻轻抚过密折上 "西北边军私吞军饷" 的朱批。我看见他袖口露出的明黄缎子,正是当年我陪他祭天时所穿礼服的残片,岁月将缎面磨得柔软,却磨不灭眼底的帝王心术。

我飘荡在少年身后,看他回府后如遭雷击般失魂落魄。他疯了似的推开库房,将鎏金钥匙一股脑塞进黛玉掌心,玉欣园的鎏金牌匾被他抱在怀里,牌面 "林" 字映得他面色惨白:"拿着!往后不管是要什么只要去了这,亮出这牌子就要什么有什么!" 又转头盯着一众嬷嬷,眼底闪过江南刑房的冷冽:"若敢慢待县主,我让人从扬州漕运调三十种刑具来!" 黛玉被他攥得生疼,却仍是温声细语:"哥哥莫慌,陛下既让我照旧进宫,便是留了余地......"

深夜的书房里,烛火将他的影子扯得老长。他蜷缩在紫檀木榻上,锦被缠成粽子状,喃喃自语的声音让我喉头发紧:"老林啊!你说我现在坦白不是林家义子,能保住小命吗?" 他揪着头发翻滚,腰间玉佩磕在榻沿发出清响 —— 那是我临终前系在黛玉颈间的信物,如今成了他的催命符。"假死也不成...... 玉儿没了我护着可怎么办?" 窗外北风骤起,卷着残叶扑在窗棂上,像极了扬州老宅暴雨夜的声响。

我凝望着他在阴影里发抖的肩膀,魂魄不受控地飘向西北方向。漫天黄沙中,我看见二十年前的自己 —— 那时我刚接扬州盐政,也是这般在书房彻夜难眠,案头摆着黛玉的胎发锦囊。此刻的少年,腰间系着同样的锦囊,里头装着黛玉新绣的平安符。

"孩子,只管向前走。" 我对着虚空轻语,玉佩在他腰间泛起微光。幽冥之间,我愿化作风中沙砾,为他筑起一道无形的墙。窗外的月亮突然刺破云层,将他的影子与我当年的身影叠在一起 —— 一样的孤勇,一样的挣扎,却比我多了份破釜沉舟的荒唐与温情。

西更梆子响过,他突然坐起,眼神清明如利刃出鞘。褪去狐裘,露出里衬上绣着的 "平安" 二字 —— 那是黛玉熬夜赶工的针脚。他摸向案头的军符,指尖抚过虎纹时忽然轻笑:"老林,西北的风沙再大,也吹不垮林家的门楣。" 烛火在他眼底跳动,像极了长江战船上的熊熊火炬。

我悬在房梁上,看他披甲的动作比往日慢了三分,却多了几分郑重。当第一缕晨光爬上他的眉骨,我终于读懂:这惊变不是终结,而是另一场护局的开始。而我,会在这幽冥之中,永远为他留一盏归家的灯。


    (http://xsgu0.com/book/af0fha-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