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子轻轻摆了摆手道:言重了,我也是不忍心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被埋没罢了。既然你们也支持孩子去考科举。那从明天李丰年就不要去族学了。
啊?先生这是为何?李三海一脸惊愕的问。
李丰年也满脸疑问。
李夫子面带难色的说:实不相瞒,我如今己经教不了他什么了。
你们最好尽快的把他送到县里的学堂去学习,以免耽误他的学业。
李三海有些犹豫:夫子,这会不会太匆忙了啊?
不会 ,李丰年现在再去族学也是浪费时间,能早点去县里的学堂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李夫子语重心长的说。
如此那我明天就去镇上打听打听哪家书馆合适。李三海说道。
李夫子听了却语气轻快的说:这个我己经托人打听过了。你们听听,看看去哪家?
李丰年没想到夫子竟为他做到如此地步,忙起身对着夫子深深的作了一揖满是感动的说:学生何德何能,竟让先生为我如此费心。
学生日后定会好好读书,绝不负先生一片爱护之心。
李夫子很是欣慰的说:好,你这番话我记下了,望你也记下。勉之!
李丰年双目坚定的看着李夫子:先生放心!学生记下了!
李夫子微微点了点头,便开始介绍镇上的几家书馆:咱们镇上大小书院有不少。
我托人打探过。其中夫子口碑较好,学馆出秀才较多的有三家书馆。
分别是在东大街上的东学馆,夫子是一位秀才姓刘,年近五十,早在十几年乡试无望便开馆授课了,为人比较严厉。
书院也出了不少童生,秀才,口碑不错。每年学费三两银子。
西大街的上西学馆,夫子姓方是五年前考上的秀才,还不到而立之年。
因此还在为乡试做准备。每年学费也是三两银子。
最后一间在南大街上的南学馆,夫子姓王是位举人老爷,开馆授课将近十年,县里有点钱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他这。
也是出了不少秀才而且名次都非常靠前,听说这位王举人讲课颇为灵活生动,通俗易懂。每年学费五两银子。
李夫子说完便端起茶碗,大喝了一口,又接着说:情况就是这样,不知你们中意哪位。
李三海等人互相对视一眼。李三海开口道:李夫子,我想送我家孩子去南学馆王举人那?您看合适吗?
哦!说说你的看法。李夫子神色一动,反问道。
李三海毫不犹豫的说:刚刚听你说这是位举人老爷,我觉得他能中举,学问肯定比那两位秀才好,再说您说他讲课也通俗易懂。
这样我家丰年去了也不怕听不懂课,所以我才想着去他那的。
李夫子点点头,嘴角上扬的说:我本来也是觉得王举人这里,比较合适李丰年。但是后来想想到是刘秀才那更合适。
这是为何?李三海一脸疑惑的问。
李夫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李丰年问道:李丰年,你可知为何?
李丰年微微思考了一会便回答道:学生觉得,是因为王举人那的学生都是县里的有钱人家的孩子。
学生一个农家子进去,到时候肯定会被排斥,甚至被人联合起来欺负。
到时只怕王举人也不会为了我一个人而去惩治他们,毕竟法不则众嘛?
李夫子心下满意的点头:不错,这也正是为师觉得不妥之处。
虽说以后你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这种事。但是那是以后的事,我不希望你过早接触这些,以免移了性子。
你现在还小只需好好读书即可。
李丰年十分感激李夫子对他的一片爱护之心,眼睛微红的说:学生明白,学生谢谢夫子为我想得这般周全。
李三海也明白过来了,心里也非常感激李夫子的指点。
多亏李夫子的提点,要不然把儿子送到王举人那天天被人欺负,那不得是要他的命吗?
最后经过李夫子的提点,李三海也不拖拉决定明天就带李丰年去刘秀才那。
说完了正事,李夫子就要起身告辞。却硬是被李家人热情的挽留下来吃了午饭才让其回家。
第二天,李三海就带着李丰年去了东学馆,李三海上前敲了敲门。
门打开了,一位身着颇为朴素的,中年男人,表情严肃,目光犀利的看着李三海和李丰年问:你们找谁?
李三海有些拘束的说:请问您是刘秀才吗?我是带孩子来求学的。
刘秀才扫了李三海一眼,点了点头说:进来吧!然后把他们带到了堂厅。
刘秀才看着李丰年问:就是他要来读书吗?
李三海忙点头说:正是
李丰年也连忙行礼:小子李丰年见过先生。
刘秀才点了点头:都读过什么书?
李丰年回道:蒙学己经学完,西书五经也略有涉及。只是尚不知其意。
”刘秀才说道:论语述而篇
”李丰年答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刘秀才说。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李丰年答道。
随后刘秀才又问了几个问题。好在李丰年都回答出来了。
”刘秀才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不错,基础很扎实。
明日拜师上课吧。”
李丰年行礼:是。
出了学馆,李三海兴奋便带着李丰年去置办拜师礼,一刀肉,芹菜,莲子,枣子,桂圆,红豆。
这些还是昨日李夫子特意交待的呢!
等置办好这些了,去济善堂和刘五味说了这个好消息。
就带着李丰年急匆匆的回家向老两口和许兰说了这个好消息 。
老两口和许兰果然开心不己,一个劲的夸李丰年。小初夏也凑热闹的拍着小手:哥哥好厉害,我哥哥最聪明了...
李三海又带着李丰年去了趟族学和李夫子说一声,并再次向李夫子表示了感谢。
就这样李丰年就开始了镇上的求学路。
(http://xsgu0.com/book/hjahfi-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