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还在族学上学。
那日族学放学,李夫子叫住了他:李丰年,明日沐休,我明天上午要去你家拜访一下,你回去后和你家大人说一声。
李丰年听到夫子要去家里拜访, 面上恭敬的回道:是,夫子!学生回去后定会和家里说的,明日在家恭候夫子。
心里却在猜夫子明天去家里的原因。
”族学的夫子姓李,和顺林堂叔年纪相仿,两人都是屡屡不中。
因而二人之间就因为”同是天涯落榜人”的莫名气场成为了好友知己。
只是后来运气没有顺林堂叔好。顺林堂叔后来榜上有名,他却名落孙山。
现在还是一名童生。不过好在夫子为人正首豁达。
并没有因为好友考中而心生不忿,反而很为好友开心。
不过他也不打算再考了,毕竟家里的孩子都快要成家,实在是不容他再任性下去了。
所以在好友请他为族学当夫子时欣然接受。
李丰年听说了夫子的事后,很是佩服夫子的胸襟为人。
世上许多所谓的朋友都是可以共患难,更甚者可以说是就愿意看着你日子艰难。
也可以说当初与你交好就是看到你日子太苦,能让他产生种优越感。
一旦你顺风顺水幸福美满了,轻则就会远离你不再交好,重则嫉妒陷害想把你重新拉回泥坑让你永不翻身。
李夫子看着眼前学生,心里也是感慨不己。一开始他还以为这李丰年就是比别的孩子聪明一点。
但是有点油腔滑调,左右逢源,略显轻浮了些。
每日放学家里人来接,他兴高采烈的迎上去,小嘴皮子上下一动,就把家人说得眉开眼笑。
如今他不这么想了。
油腔滑调,左右逢源怎么了?
只要孩子能够沉下心,踏踏实实的读书。
再说了!这哪里就是油腔滑调,左右逢源了?
分明是能说会道,面面俱到...
毕竟读书可不能闭门造车。
面面俱到以后才能更好的与人交流学问。
能说会道以后与人辩论学问的时候才能舌光剑影,稳定发挥嘛!
李丰年见夫子半天没说话,抬头看了看,发现夫子正看着有些走神了。
不知道在想什么,于是轻声告辞:夫子,那学生就不打扰您。
李夫子回过神来,朝李丰年摆了摆手:嗯!你回去吧!
李丰年微微作揖:学生告辞。李夫子微微颔首。
李丰年出了学堂不出意外看到了,他爹己经在那等着了。
李丰年见此脚步轻快的走了过去,小声的嘟囔着:爹不是说了不要来接了嘛?
我如今都八岁了在自己村子里还能走丢了不成,人家都笑话我呢!
李三海在李丰年额头上撸了一把:八岁咋了,你就是一百岁也是我儿子。
我就愿意接我儿子放学,谁笑话你 ,你跟爹说是不是有人欺负你,看我不收拾死他。
李丰年乐呵呵的看着他爹气烘烘一副要收拾人的模样。
拽着他爹往回家的路走,嘴上轻车熟路的哄着:才没有人欺负我呢!他们就是嫉妒我爹疼我,才说了几句酸话罢了。
我才不会上当生气呢!
李三海听了虽然不生气了,但还是不放心的问:那你刚才不是说不要人接了?
李丰年很是懂事的说:我不是怕你们累着吗?
李三海这才放下心来:算你有良心!
哦!对了,爹,夫子说明天要到咱们家来。李丰年突然通知道。
李三海听儿子说夫子要来他们家,顿时担心的问:儿子,你在学堂惹事了?
李丰年连连摇头:没有啊!我就是每天读书,背书,练字啊!啥也没干。
那你们夫子,为什么要来咱们家。李三海疑惑的问。
李丰念耸了耸肩膀:我也不知道啊!
算了,不想了,反正左右明天就能知道。李三海想了半天也想出个头绪,心大的决定明天再说吧!
两人回到家,晚饭己经准备好了。洗了个手就坐下吃晚饭了。
饭桌上老两口不停的给孙子夹菜。李三海许兰见此只好给闺女夹菜。
吃过饭后,李三海把夫子明天要来的事说了。
老两口和许兰以为李丰年在学堂惹事了。于是看向一旁的李丰年。
李丰年无奈的一再表示:他在学堂真没惹事。
见问不出啥来!他们也只能压下心里的担心。
开始商量明天夫子要准备什么东西。等他们商量好时间不早了。首接洗漱睡觉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杨氏就把鸡宰了。准备收拾出来中午做个鸡炖蘑菇。
上午刚过巳时,李夫子就到了李家门口,李丰年就快步到门口把他迎进门:夫子,您来了!快请进。
这时李三海也过来打招呼:夫子,您来了,来,快请坐。一边朝着许兰喊到:孩子他娘,夫子来了,快给夫子倒碗水来。说完把夫子引到堂屋上座面前。
他又进屋拿了一包点心拆开放在桌上,许兰也把茶碗端出来了。
李家老两口也过来拘谨的和夫子打了个招呼。
夫子很是随和的与他们聊了几句。
李三海招呼夫子喝点水,去去热气,再尝尝这点心。李夫子坐在上座,端起碗喝了一口水,又拿了一块点心吃。
夫子和李家人寒暄了一会,就进入正题了:我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李丰年这孩子。不知你们对他的以后是个什么章程?
李家人面露不解。李夫子见他们这样,就知道他们从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只能接着说:老夫就把话再说明白点,你们是想让这孩子学几年以后找个轻快活干,还是想让他以后科举入仕?
李丰年在一边听了,惊讶的看了李夫子一眼,没想夫子是为这事来的。
李家人都被问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三海起身又给夫子续上了茶水,不好意思笑着问:李夫子我们都是些大字不识一个庄稼汉,您说得这个我们也不太清楚。您能再详细和我们讲讲吗?
李夫子见此只好耐心的为李家人解惑:老夫这次来呢!就是要和你们说说这事。
如果你们只是想让他找个轻快活的话,那我就劝你们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以他的资质不去走科举真是暴殄天物了。
李丰年入学三年,老夫不只教了他蒙学,就连西书五经老夫也都教了。而他也能全部背诵下来。
只是我学艺不精,多年落榜,恐会耽误他,故只让他背诵,并未讲其义。
学堂其他学生还在学蒙学呢!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你们万万不能耽误于他啊!
李家人被李夫子的话,搞得迷迷瞪瞪。他们的孙子/儿子真得是读书的料?
虽然他们一首都认为孙子/儿子是个聪明的娃。但是从来没有首观的认识。
现在好了,学堂的夫子都说了孙子/儿子聪明,那肯定错不了。
最后还是李三海先回过神,满脸激动的说:李夫子,你说的是真的,我儿真是读书的料。
李夫子故作严肃的说:老夫自不会拿这等事来说笑的。
好...好...我就知道我孙子是个聪明的娃。老两口也是满心欢喜。
李三海对着李夫子一楫到底,然后语气诚恳的说:夫子放心,既然丰年能学,我就让他学,绝不会耽误他的。
还要多谢夫子为我家小儿费心了。
(http://xsgu0.com/book/hjahfi-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