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功过难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功过难评

 

185 年 7 月,骄阳似火,大地如同被炙烤一般。炽热的阳光无情地洒落在战场上,扬起的尘土在光芒中闪烁,仿佛无数微小的精灵在舞动。董卓率领着大军,在接受刘备的建议后,一路对着张梁断后的黄巾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董卓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眼神中透露出凶狠与霸气。他紧紧盯着前方的黄巾军,手中的马鞭不断挥舞,指挥着大军向前冲锋。

“给我冲!杀了这些黄巾贼寇!”董卓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在战场上回荡。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因他的怒吼而震颤,远处的山峦在热浪中显得有些模糊。

士兵们如同潮水般向前涌去,与黄巾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中,鲜血飞溅,惨叫声此起彼伏。狂风呼啸着,吹得战旗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这场惨烈的战斗呐喊助威。

张梁率领的黄巾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董卓大军的强大攻势下,逐渐陷入了困境。张梁满脸悲愤,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大声呼喊着,激励着士兵们战斗。

“兄弟们,不要怕!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未来,战斗到底!”张梁的声音充满了决绝。他双目圆睁,额头青筋暴起,手中的长枪如游龙一般,不断刺向敌人。此时,天空中乌云渐渐聚集,仿佛也在为这场残酷的战斗而凝重。

战场上,士兵们你来我往,激烈拼杀。一名汉军士兵高举着长剑,怒吼着冲向一名黄巾军士兵。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杀意,手臂上的肌肉紧绷,用力挥下长剑。黄巾军士兵急忙举起手中的盾牌抵挡,但强大的冲击力还是让他后退了几步。他咬紧牙关,稳住身形,挥舞着手中的刀,向汉军士兵砍去。汉军士兵侧身一闪,灵活地避开了攻击,然后再次挥剑刺向黄巾军士兵。此时,战场上的烟尘弥漫,让人几乎看不清眼前的景象。

另一名汉军士兵与一名黄巾军士兵扭打在一起。他们互相抓住对方的手臂,用力拉扯。汉军士兵猛地一抬腿,膝盖狠狠地撞向黄巾军士兵的腹部。黄巾军士兵吃痛,松开了手。汉军士兵趁机将他摔倒在地,然后举起手中的剑,准备刺下去。就在这时,另一名黄巾军士兵冲了过来,用刀挡住了汉军士兵的剑。周围的土地被鲜血染红,散发着刺鼻的腥味。

战场上到处都是这样激烈的战斗场面。士兵们的身影在刀光剑影中穿梭,他们的脸上沾满了鲜血和汗水,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他们为了自已的信仰和生存,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狂风依旧呼啸着,吹得人们的衣衫猎猎作响。

然而,实力的差距终究是无法弥补的。经过一番激战,虽然董卓没有抢到人口,但也确实给张梁部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一万二千黄巾士兵阵亡。

董卓看着战场上的惨状,心中却没有一丝怜悯。他勒住马绳,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此时,刘备骑马来到董卓身旁,微微低头,一脸恭敬。周围的硝烟弥漫,让人看不清远方的景色。

董卓转头看向刘备,大声笑道:“我儿玄德,智勇双全,这番大功你居首功。你这一计,让这些黄巾贼寇损失惨重,实在是妙啊!”董卓的眼神中满是赞赏,脸上的横肉随着笑容微微颤动。此时,阳光透过硝烟的缝隙洒下,照在董卓的脸上,让他的面容显得更加狰狞。

刘备连忙谦虚开口回应,拍着董卓的马屁。“义父大人过奖了,此乃义父大人英明领导,将士们奋勇杀敌之功。孩儿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若没有义父大人的果断决策和诸位将军的英勇奋战,孩儿的计策也难以奏效。”刘备的脸上露出谦卑的笑容,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狡黠。他微微抬起头,观察着董卓的表情,见董卓满脸欢喜,心中暗自得意。

董卓被刘备的话哄得满心欢喜,从心里更加喜欢上刘备。他伸手拍了拍刘备的肩膀,说道:“吾儿不必谦虚,你的才能吾看在眼里。此次若不是你及时献策,我们也难以取得如此战果。”董卓的声音洪亮,充满了霸气。

其余众将虽然心里有些不乐意,但表面还是向着刘备道喜。毕竟,在董卓面前,他们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

“恭喜少将军,此番立下大功,实乃我军之幸。”一位将军抱拳说道,脸上露出勉强的笑容。

刘备谦虚开口回礼,这里面有诸位将军的功劳。“各位将军过奖了,此番胜利,全赖诸位将军奋勇杀敌。若没有大家的努力,也不会有此战果。”刘备的语气诚恳,让人听不出一丝虚伪。他的眼神在众将脸上扫过,试图记住每一个人的表情,以便日后更好地应对。

其余众将听完心里对刘备增加不少好感。他们觉得刘备虽然是董卓的义子,但却不骄不躁,懂得谦虚,实属难得。

而曹操到达广宗县后,却只见一座空城。城内寂静无声,没有一丝生气。曹操骑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空城上,显得格外凄凉。

“这是怎么回事?董卓和朝廷驻扎的军队都没有,难道他们已经离开了?”曹操自言自语道。此时,微风轻轻吹过,吹起曹操的衣角。

他立刻派出斥候,四处打探消息。经过几天的努力,斥候终于带回了消息,原来黄巾大军撤走,董卓率领朝廷军追杀黄巾军去了。

曹操听后,心中懊悔不已。他知道,自已来晚了,错过了这场大战。此时,天空中的乌云渐渐散去,露出一片湛蓝的天空。

“可恶!”曹操咬着牙,眼神中透露出不甘。

青州方面,朝廷军也大获全胜。朱儁部与孙坚部用诱敌之计,击败管亥部。

战场上,硝烟弥漫。管亥率领着黄巾军,中了朱儁和孙坚的计谋,陷入了重重包围。此时,狂风呼啸着,吹得战旗猎猎作响。

管亥满脸愤怒,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拼命地突围。

“兄弟们,跟我冲出去!”管亥大声呼喊着。他用力挥舞着大刀,刀光闪烁,每一刀都带着强大的力量。他的身体不断向前冲,仿佛一头愤怒的公牛。

然而,汉军的包围圈如同铁桶一般,坚不可摧。管亥和黄巾军士兵们虽然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突破重围。此时,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让人几乎看不清眼前的景象。

在这场战斗中,孙坚的大儿子孙策崭露头角。孙策年轻英俊,勇猛无比。他手持长枪,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杀得黄巾军丢盔卸甲。此时,阳光透过硝烟的缝隙洒下,照在孙策的身上,让他的身影显得更加威武。

孙策眼神坚定,身姿矫健。他骑马在战场上穿梭,长枪如闪电般刺出。每一次攻击都准确无误地命中敌人,让黄巾军士兵们胆寒。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朱儁看着孙策的表现,心中非常看好。他赞叹道:“此子勇猛过人,有大将之才。”

管承见管亥已死,内心惶恐,士气低迷。他知道,自已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了。于是,他派出使者向汉军乞降。

孙坚部下都认为可以接降。毕竟,战争已经让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能接受黄巾军的投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军,我等认为可以接受管承的投降。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流血冲突。”一位部下说道。

然而,朱儁却认为如接受的话,会给百姓有利为贼,无利乞降的错误观念,便不接受。

“不可!若接受他们的投降,日后百姓皆会效仿,以为有利则为贼,无利则乞降。如此一来,朝廷威严何在?”朱儁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最终,管承在逃往豫州途中染上风寒,不治身亡。余下一万八千余黄巾军四散而逃。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显得格外凄凉。

至此,黄巾之乱大体上已平息。但这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痛却无法轻易抹去。


    (http://xsgu0.com/book/g0di0j-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