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董卓义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章 董卓义父

 

张角恭敬开口道:“主公,如今我已为主公效力,那么冀州广宗的六万余黄巾军,主公可否收留。”张角微微低头,眼神中充满期待,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着,他深知这六万余黄巾军的命运如今就掌握在刘齐手中。

刘齐笑着开口道:“贤师,吾已讲过,只要真心悔过,来到我幽州境内的,都是我的子民,一视同仁。”刘齐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眼神明亮而坚定,他双手背在身后,微微挺起胸膛,心中却是无比兴奋。六万余人,那可是不少的人口,可以大大增加幽州人口数量,现在这个时代人口就是本钱。

荀彧和郭嘉闻言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双方眼中看到了主公的崛起。荀彧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他轻轻捋着胡须,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赞叹主公的仁德与远见。郭嘉则轻摇羽扇,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幽州未来的繁荣景象。

张角高兴地躬身行礼开口道:“主公仁德,吾代表广宗六万余百姓谢过主公。”张角的声音中充满感激,他深深弯下腰,额头几乎触碰到地面,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后转身对着钢铁般的汉子开口道:“张燕兄弟,这是我先前写的一封书信,麻烦你尽快赶回冀州广宗,把书信交与我弟张梁和张宝,让其尽快带领百姓动身。”张角的语气严肃而郑重,他紧紧盯着汉子,眼神中充满期待。

钢铁般汉子点头向张角和刘齐开口道:“师良放心,主公放心,某去也。”汉子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如同洪钟一般。他眼神坚毅,用力一抱拳,然后翻身上马,扬起马鞭,疾驰而去。刘齐心中一动,他没想到此人竟是黑山军老大,张燕。看来自已招收张角一点也不亏。

系统查看张燕属性与忠心,宿主张燕属性如下,武力值 88,智力值 45,统帅值 68,政治值 32,忠心 100(死忠),二流武将水准。

此时的曹操还在前往广宗途中。

而张燕快马加鞭,抵达冀州广宗县后,把张角的书信交到张梁手中。张梁、张宝非常相信张角的决定,他们本来起义就是为了百姓不再挨饿,如今刘齐所在的幽州正是他们所向往的,只是其余地方的黄巾军变味了而已。

张梁站在高台之上,大声说道:“兄弟们,姐妹们,如今我们有了新的希望。幽州刘齐大人仁德爱民,他愿意收留我们,给我们一个安稳的生活。我们不要再过这颠沛流离的日子了,让我们一起前往幽州,共创美好未来!”张梁的声音激昂而有力,回荡在广宗的上空。他挥舞着手臂,脸上充满激情。

张宝也在一旁鼓动道:“大家听好了,刘齐大人不仅仁德,还会给我们土地,让我们种粮食,免租免税。这样的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张宝的眼神中充满期待,他双手握拳,高高举起,仿佛在为大家打气。

百姓们听了张梁和张宝的话,纷纷点头赞同。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幽州的向往,对未来的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

然后张梁率领二万余黄巾青壮负责垫后,由张宝率领一万余青壮黄巾士兵,带领着三万余百姓先行一步前往幽州投靠刘齐。

此转移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董卓听闻黄巾有撤退的现象,立马召集所有部下商议。董卓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着急。他的双手紧紧握着扶手,眉头紧锁。

董卓询问众人道:“黄巾此举何故?”董卓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充满了压迫感。

李儒思考片刻,开口道:“岳父大人,可能黄巾贼寇觉得大势已去,朝廷又派曹操来援,应该是要逃。”李儒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轻轻捋着他那山羊胡须,表情严肃。

刘备看向郭图,郭图向刘备点点头。刘备向着董卓恭敬行礼开口道:“董卓大人,卑职觉得黄巾军并不是要逃,根据卑职所查,他们队伍没有混乱,反而是有序进行,卑职猜测他们是在转移。”刘备的声音沉稳而自信,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他双手抱拳,恭敬地站在那里。

董卓闻言,微微颔首,示意刘备继续说下去。刘备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说道:“董卓大人,如今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趁机追击黄巾军,一来可以立下战功,弥补之前陛下对大人的不满;二来,若能将这些黄巾军收为已用,大人的势力必将更加强大。”

董卓听了刘备的话,陷入沉思。刘备见董卓有些心动,又接着说道:“大人,机不可失啊。而且这些黄巾军一旦投靠了别人,说不定日后会成为我们的敌人。我们何不先下手为强呢?”刘备的话语充满了诱惑,他的表情显得极为诚恳,仿佛一切都是为了董卓着想。

然而,刘备心中却另有盘算。他知道,如果董卓成功击败黄巾军,自已也能从中分一杯羹,提升自已的地位。而且,他也不想让刘齐如此轻松得到这六万余黄巾军,壮大实力。他心中暗道:“刘齐在幽州搞那些得民心的手段,简直是可笑至极。这些贱民有什么值得如此对待的?得民心?都是狗屁!只有权力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等我有了足够的力量,定要让那刘齐那贼子好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阴险狡诈,只是隐藏得很好,没有被其他人发现。

董卓听了刘备的分析,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大声夸赞道:“刘校尉果然智勇双全,有如此见识,实乃吾之幸也。若吾有女儿,肯定会许配如刘校尉这样英勇忠义之人。”董卓的眼神中满是赞赏,仿佛看到了刘备未来为他立下更多功劳的场景。

刘备一听,心中大喜,之前郭图建议认董卓为义父,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连忙借坡下驴,恭敬地说道:“董卓大人谬赞了。备对大人之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备斗胆,若大人不嫌弃,备愿认大人为义父,为大人效犬马之劳。”刘备的眼神中充满期待,他微微低下头,做出一副谦卑的姿态。

董卓微微一愣,心中有些犹豫。他看了看刘备,思索片刻后说道:“吾本无此意,不过刘校尉如此诚恳,倒让吾有些心动。”

刘备赶紧再次行礼,急切地说道:“大人,备一片赤诚之心,愿终身追随大人。大人之雄才大略,备深感钦佩,能认大人为义父,是备之荣幸。”

董卓皱着眉头,还是有些迟疑。这时,旁边的李儒看出了董卓的心思,上前一步说道:“主公,刘校尉忠勇可嘉,若主公认其为义子,日后必能为主公排忧解难,成就大业。再者,如今局势复杂,多一个忠心之人在身边,对主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且刘校尉有识人之明,能洞察局势,可为主公出谋划策。”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心中一动。他又看了看刘备,见刘备满脸诚恳,眼神坚定,终于点了点头,说道:“好!吾今日就认你为义子。以后,你我父子二人,共同为朝廷效力,共创大业。”董卓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霸气。

刘备心中得意,脸上却露出谦卑的笑容,再次向董卓行礼道:“多谢义父大人。备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义父大人的期望。”

众人见董卓认下刘备为义子,纷纷上前祝贺。

李儒站在一旁,看着刘备,心中暗自思索。此人能屈能伸,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绝非寻常之人。如今他认主公为义父,将来必将有一番作为。此人,看似谦卑,实则野心勃勃。然其行事果断,知进退,懂取舍,此番认主为父,实乃明智之举。此人未来前途无量,先前还是小瞧了他,不易得罪,只能交好。

想到这里,李儒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走上前去,对刘备说道:“刘校尉,哦,不,现在应该称少将军了。恭喜少将军得主公赏识,日后必能大展宏图。”李儒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讨好。

刘备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回礼道:“多谢李先生夸赞。备初来乍到,还望李先生多多指教。”刘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他不知道李儒此举是何用意。但心中却在盘算,这李儒乃是董卓身边的重要谋士,不可轻易得罪。若能与他交好,或许能在董卓面前更得势。

于是,刘备脸上露出诚恳的笑容,说道:“李先生过奖了,备自知才疏学浅,日后还需李先生多多提点。备定当铭记李先生之恩,为义父大人效命。”刘备的语气谦卑,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狡黠。

李儒微微一笑,说道:“少将军客气了。以后我们都是为主公效力,自当相互扶持。”李儒的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http://xsgu0.com/book/g0di0j-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