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赵二河,不是赵小满,是王氏。
“她虽然嘴碎,但她护仓、护人、护底线。”
“她知道什么是饿。”
“她有狠,也有心。”
于是她在“泉守册”空白副守栏上,填上第一个名字:
【王氏 · 副守一席】
王氏看着自己名贴上去,愣住了。
“你真让我当这……当家?”
“当守。”
“守啥?”
“守仓、守票、守人。”
“我、我行吗……”
“你都能守住泉布不被偷,能咬着牙断自己脚水,难道你守不了这点票?”
王氏抹了把眼角,转身走得背都挺首了。
但她不知道,门口正好有人听见这一切。
是李守阳。
他笑着走进来,拍拍衣角:
“泉守,好久不见。”
“我来,是要和你谈谈——关于泉商册、关于秋粮交易、关于……”
“你想不想,把清水泉,卖到整个南郡去?”
“你来得可真巧。”虞青禾站在仓前,把一张草席铺在桌上,连椅子都没请,“说吧,县里想要什么?”
李守阳也不客气,笑呵呵一坐,掏出一份折好的文书放桌上:“是州里的意思,不是县里的。”
虞青禾眼皮一抬。
“你真敢跳得这么高?”
“我这是借风顺水。”李守阳指了指仓后冒烟的热汤棚,“你泉藤一出,整个南郡都知道了。”
“现在不光是咱这县有人想来换水,州里的大药铺、大粮商、布庄,都盯上了这‘清泉制’。”
“你要是不出手,他们就得自己下场掏人。”
虞青禾笑了笑,“他们真要掏人,就得先掏你。”
“……我就是来掏自己命的。”李守阳耸肩,“我替他们来谈,但我也想给你卖个顺水人情。”
他手一摊,把文书展开:
【南郡州属泉商登记备案建议书】
一、建议清水泉寨设立“泉商册”,统一管理寨外来商,按票号、物资、劳力登记入档
二、泉票可设流通限期,由泉寨自由印发,但州府有权调阅交易记录
三、州府可设“泉物专管吏”一员,驻寨办公,监督泉物流向、价格波动
西、泉寨可享“免征一年”之权利,但需于三月内提交泉物三类样本送郡检验
“这不是买卖,这是接管。”虞青禾一句话点破。
“你让我印票,却要我报账;你让我卖水,却要我受监;你让我开市,却要我受制。”
“我凭啥答应?”
李守阳不急,慢悠悠地抿了口泉藤汤:“你可以不答应,但你要想清楚——你不答应,泉寨不会灭,但你得天天防人来偷、来抢、来乱。”
“你开市了,那你就不是自留地,是集市。”
“你出了票,那你就不是仓主,是庄头。”
“你种了芽,那你就不只是救命,是造命。”
“州府不怕你造命,他们怕你——不受控。”
虞青禾没吭声。
她知道,这一步是迟早的事。
泉市开了,泉票出了,外人进了,就等于开了天窗。不是她能不能守,而是别人愿不愿信。
“你要副守三人,我不拦。”
“你要印票记账,我不查。”
“但你要州吏驻我寨,调我水,看我账,那就——没门。”
她一拍桌子,“泉守册不是纸,是命。”
“想进来,就得进咱的规矩。”
李守阳顿了两息,咧嘴一笑:“你这人啊,真是比当年在学院还难缠。”
“你认得我?”
“那时候你讲课,讲山地引水、讲旱田三季作、讲那个什么‘控苗保本’……你说了一句话我记到现在。”
“哪句?”
“你说:‘好种是救命,活种才是真神’。”
虞青禾一时怔住。
那是她在现代讲的,是对着一群学不懂的农科生讲的。
没想到,真有一个人听进去了。
“你来不是来卖命,是来买信的吧。”
“我来,是来换未来的。”
两人对视三息,虞青禾终于伸手,将文书拿过去,撕下最下方的第三条——
【驻寨专管吏——废】
“我只接‘入册’,不接‘驻权’。”
“你要的水,可以给你流。”
“但你要人,就请回去。”
“咱这泉,还没脏到要别人来看。”
李守阳一拱手,笑道:“成交。”
当天下午,虞青禾在仓前立下泉市新规:
【清水泉商册·初设】
1、凡寨外来商,持泉票、登姓名、报货品、可入册
2、每人每月不得多于三次换泉,首换需留档,三换需议审
3、泉票不兑银,只兑物、力、粮
4、如有“带官函”者,先审信,再验人,最终由泉守裁定
副守王氏看得眼都首了:“你这是立律了啊……”
“咱不立,别人就给咱立。”
“与其让他们写,不如咱先写。”
她又给副守加了一条权限:每人每月可提一次“议水”,即发现有不合理的泉票或泉价波动,可以叫停、复审。
“咱这不只是开市,是开规矩。”
晚上,系统再度提示:
【泉商机制完成】
【泉市影响力:初阶·小域流通】
【掉落新资源:便携泉瓶×10、木签打印图×1、泉票加盖章×1】
【泉市公告机制己开放】
她终于松了口气。
但天没亮,寨门就来了新风。
一个小厮模样的年轻人站在门外,大声喊:“我们家小姐听说清水泉水救病,愿捐百金求一试汤。”
“小姐姓程。”
“京中人。”
虞青禾站在寨墙上看着那人,眉头微蹙。
“京里来人了?”
“京中人?”
“百金求一碗汤?”
王氏一听差点跳起来,“他们那是真疯了还是假疯了?咱这汤喝起来就是股蘑菇霉叶味儿!”
“喝完能退烧、能起汗、能清口苦。”赵小满扳着手指头,“那不是药,是命。”
虞青禾却没动,眯着听完门口那小厮的话,回头吩咐:
“先不接,叫他们在寨下等。”
“王氏,备两碗藤芽汤,一碗兑九,一碗兑三,分别加三片柳叶、一片藤皮。”
“这是做啥?”
“试他们底。”
“他们真识货,能分出真假,那就不是一般小门小户。”
“要是分不出……呵,那就是来试水的。”
(http://xsgu0.com/book/ficfih-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