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群人,老的老,小的小,中间夹着几个瘸了条腿或者打着布带子的汉子,还有女人背娃娃的,衣裳脏得快结壳了。
最前头那人喊得响亮:“我们是从西岭那边逃过来的,听说虞家山能活人,能种地,我们愿意出力,不求多吃,只求个活路!”
一听这话,围观的屯民就开始嘀咕了。
“又来了……这是第三拨了吧?”
“上回那群也说出力,结果种地没几天偷咱鸡蛋,被赶了下山。”
王氏火气腾一下就上来了:“这山头是咱从饿肚子熬过来的,不是哪个听说吃饱就能进来摘果子的地方。”
那群人面上有的低头,有的还硬气:“我们真是来干活的,不是白吃白喝的!”
小满拽了拽虞青禾的衣袖:“娘,你要收吗?”
虞青禾没回,迈步往前走了两步。
她看着那群人,又看了眼后头破破烂烂的褡裢、几个小孩嘴角都是干裂的口子。
她没开口喊人进屯,也没叫人赶走,只是问:“你们听谁说的,说我们这山头能活人?”
一个年纪稍长的男人站出来:“咱在镇子那边听商队说的,说这山上有个女人,会熬药、能引水、能带人种土豆,说你是‘青禾神娘’。”
听到“神娘”两个字,王氏首接笑出了声:“他们还真敢编,我看我嫂子最多能当鸡棚娘娘。”
赵殊在旁边憋着笑,小声:“鸡蛋神官也行。”
虞青禾没理这俩,转头看那群人:“我们这山头确实吃得饱,可吃得饱不是天掉下来的,是干出来的。”
“想留下可以,有规矩——不是你们说能干就能干,得看你们真干得怎么样。”
那群人面面相觑,领头的男人又问:“怎么个规矩?”
“从今天起,你们做试工户,地咱划出来一块,种豆试一季,收得好,能留下,分地分仓;收不出,走人。”
“试用期三个月,期间粮水靠工分,干一工兑一碗粥,干不动不强求,干得赖不给吃。”
“有事病了说清楚,耍滑头一次抓住,立走。”
王氏冷哼:“你们要是真饿得快死了,还能把这条件挑刺,我劝你们首接躺下去,省事。”
那男人脸皮抖了两下,最终咬咬牙:“行,我们干。”
虞青禾挥手让人领他们去屯外空地搭棚,小满开始登记名字,赵老头牵头画地标界。
当天晚上,新来的那一拨人就在靠近试种豆田的东边搭起了破布棚。
娃娃班从粥棚抬了点剩下的锅巴粥过去,小孩抢着吃,连咸菜都舔干净。
小年悄悄问:“娘,他们真的能留下吗?”
“看天,也看地,更得看他们自己。”虞青禾没多话。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新户就被派去豆田拔草。
老的锄草,能动的起沟,娃娃负责捡虫子。
林乔领头看着,王氏安排人送水,中午粥棚只给三分粥一片菜。
有人开始喊苦:“这么热还不给饭饱?”
林乔抬头一句:“咱屯里天天干活的也没吃得饱,活命和吃饱,是两回事。”
第三天,有两个中年汉子干了一半就溜了。
到了晚上点人头才发现,躲在树林里想蒙混过工。
结果被王氏提着扫帚追出来:“你以为这屯是你老娘家?说来就来,说累就躲?”
那晚,虞青禾在公示栏贴出一张红纸:
【虞家山·新户试工制】
一、试用期三月,凭工分供粥;
二、偷懒逃工,零粥零盐;
三、连续满工者,经评议可授田;
西、违纪一次,首接送下山;
五、娃娃工另算,协助积分;
六、工分公开,每日晾晒;
七、若被原屯民举报私斗、偷物、说谎等,取消资格。
小年在墙下念:“娘,这是不是像咱屯律那张‘偷鸡不许留’的?”
“差不多。”虞青禾淡淡地说,“就是告诉他们,来不是捡命,是种命。”
“那以后咱这地多了,收得也多了,是不是能多吃一点?”
“你长牙快了就能。”
“我想吃肉。”
“你再勤快点,兔窝那批大的快宰了。”
小年一听高兴坏了,抱着小竹篮去巡兔窝。
晚上,赵殊躺床上跟虞青禾说:“我看他们里头有几个是真想留下的,干得挺卖力。”
“能留下的,我不赶。”虞青禾翻了个身,“能吃得了苦、记得了规矩、守得住心的人,山头要得起。”
“那要是这山越来越大呢?”
“再大也是规矩先行。”
“你打算带多少人?”
虞青禾没回答,只说了一句:“我不数人头,我只记账。谁该吃谁吃,谁该走谁走。”
赵殊笑了一声:“你这真是屯官不留情,命硬到头皮。”
虞青禾闭上眼:“软的人,活不过这年头。”
新户刚安顿没两天,粥棚那边就炸了。
王氏一脚踹开厨房门,拎着粥勺往院子里冲:“不够了!”
小满正抄账抄得飞快,听到动静吓得一抖:“怎么了?”
“米!没米了!”王氏气得脸发红,“今早三锅粥下去,底下仓只剩半缸粮,连野菜干都快见底了!”
虞青禾正坐在炕边整理兔窝配草记录,听见这话,站起来往仓里走了一趟。
进了仓房,揭开最底那口缸,果然……底子薄得能看见缸纹。
“咱不是刚跟邻镇换了批麦子吗?”赵殊皱眉。
“换回一百五十斤,前两天大锅饭一天三顿下去,早吃完了。”小满翻出进出表,“现在粮仓里总共小麦三十斤,杂粮不到五斤,土豆五十多……熬不过十天。”
王氏一巴掌拍墙上:“新户一来就吃,我们屯的人还没吃明白呢!这日子不能过了!”
“闭嘴。”虞青禾低声说,“你当我没看见?”
“不是我不让收人,是咱屯不可能一辈子只活自己。”
“可你不想想,这么下去,咱是吃啥?”
“换。”
虞青禾这字砸出来,全场一静。
“换啥?”
“换粮,换盐,换咸菜,换干货,换兔皮,换劳力。”
“咱现在得搞一套新账法,靠工分还不够,要加‘盐粮票’,分清谁吃啥,谁换啥,谁能出得起力。”
(http://xsgu0.com/book/ficfih-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