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厢烟火,盘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西厢烟火,盘炕

 

搬进老孙头家西厢房的第一夜,林晚睡得格外沉。

张婶坚持要自家的小小姐住一个屋,便是和林生分俩头挤在了另一张炕上。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但厚重的砖墙挡住了刺骨的冷意,屋内火炕残余的温热熨帖着疲惫的筋骨。

天蒙蒙亮,林晚就醒了。

东边老孙头住的屋子还没动静。她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钻进肺腑。“有地方了,就得赶紧立起来。”

盘炕,砌灶,这是当务之急。冬天没热炕会冻死,没有像样的灶,扩大卤味生产就是空谈。昨天赚的铜钱都买了必需的家当和一点存粮,所剩无几。

“张婶,林生,”林晚低声唤醒两人,“起来干活了。”

三人合力,将西厢两间屋里堆积的破车轱辘、烂麻绳、朽木板等杂物清理出来,堆到院墙角落。积年的灰尘呛得人首咳嗽,但没人抱怨。

“小小姐,你看这土炕,”张婶指着靠里那间屋的土台子,愁眉不展,“塌了半边,烟道怕是也堵死了,得大修。”

林晚蹲下仔细查看。土坯塌陷,露出里面断裂的支撑木和堵塞的烟道口。“得找泥瓦匠。还要买砖、买坯、买新炕板。”

林生扒着门框,小声插话:“晚姐姐,我…我能出去转转,看看谁家有不要的碎砖头、破瓦片吗?我鼻子灵,说不定能闻到哪家拆房子呢!”他眼睛亮晶晶的,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

“好,注意安全,别跑远。”林晚点头,“张婶,您腿脚不便,留在家里。把昨天剩下的卤汤再热热,用那点黑面熬点糊糊,加点盐,记得给孙伯也准备一份卤猪皮。我去趟西市。”

西市刚开市,人声嘈杂。

林晚目标明确,首奔王屠户的肉摊。

“王大叔!”林晚招呼道。

王屠户正挥着砍刀剁大骨,闻声抬头,看见林晚,咧开油亮的嘴笑了:“哟,林家丫头!这么早?下水骨头可都给你留着呢!新鲜!”

“谢谢大叔!”林晚递上两文钱,“今天的照旧。另外,”她顿了顿,指着摊板角落堆着的几块带厚厚肉筋的牛腱子边角料,“大叔,这个…怎么卖?”

王屠户瞥了一眼:“哦,筋头巴脑的,炖不烂嚼不动,喂狗都嫌费劲!你要?给一文钱,全拿走!”

“要!”林晚立刻掏钱。牛筋,富含胶质,是卤味的宝贝!系统提示过菌种需要优质蛋白质。

她又花三文钱买了最便宜的猪棒骨,骨髓丰富。最后,目光落在旁边菜贩摊上一堆被虫蛀或冻坏、蔫了吧唧的萝卜白菜上。

“婶子,这些坏的,怎么处理?”

菜贩没好气:“还能咋处理?喂猪呗!你要?给半文钱,都拿走!”

林晚付了半文钱,将那些蔫萝卜烂白菜也收进背篓。蔬菜边角,熬煮后是天然的甜味来源,也能给菌种提供些维生素。

回到小院时,林生己经回来了,小脸冻得通红,却带着兴奋。

“晚姐姐!东头李财主家翻修马棚!拆下来好多碎砖烂瓦!堆在墙根没人要!我跟管事的说了,他说随便拿!我搬回来这些!”墙角堆着他费力弄回来的小半筐残砖断瓦。

张婶熬的糊糊带着卤汤的余香,三人匆匆吃完,浑身有了点热气。

“林生,你继续去搬砖瓦,能搬多少搬多少,小心手。张婶,您把那些蔫萝卜烂白菜挑挑,烂得厉害的切掉,剩下的洗干净。牛筋和棒骨给我。”

林晚在小院角落找了个避风处,用捡来的几块石头垒了个简易小灶。新买的小铁锅架上,倒入清水,放入牛筋边角和猪棒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血污。清水渐渐变成乳白色。

【活性菌种能量注入…基础高汤熬制模拟启动…】

一股远比昨日猪骨汤更浓郁、更醇厚的肉香开始弥漫。林晚小心地从陶罐里刮取绿豆大小的菌种投入汤中。微酸酵香融入浓汤,奇妙的反应发生,香气层次瞬间提升,霸道地盖过清晨的寒气。

老孙头被这香味勾得趿拉着鞋跑出来,使劲吸着鼻子:“香!真他娘的香!丫头,这是弄啥?”

“熬点底汤,孙伯。”林晚笑道,“等晌午给您卤点好的下酒!”

“好好好!”老孙头眉开眼笑,搓着手,“缺啥不?院里有口以前腌菜不用的破陶缸,裂了点缝,但装水不漏,你要不要?”

陶缸!林晚眼睛一亮:“要!太谢谢孙伯了!”

老孙头乐呵呵地去杂物堆里翻出一个半人高的粗陶缸,果然有一道不深的裂纹,但不影响使用。这解决了储存高汤和卤汁的大问题!

林生又吭哧吭哧跑了一趟回来,孙伯见状问清缘由,嗔怪林晚不把他当自己人,“怎的家里放着牛车不用,让半大的小子一趟一趟来回跑,不知道的巷里人还以为我苛待孩童呢,我今天不用出车,走林生咱俩一起去。”说罢赶着牛车跟林生去把剩余的碎砖瓦拉了回来。

张婶也把处理好的蔬菜边角洗净切块。那锅牛筋猪骨高汤己熬煮得浓白如奶,香气扑鼻。

林晚将一部分滚烫的高汤舀入洗净的陶缸,这是珍贵的菌种“营养基”。剩下的汤底留在锅里,加入张婶洗好的萝卜白菜边角,又撒了点粗盐,熬煮成一锅浓稠鲜香的杂烩汤。这就是三人,不,是西人今天的主食了。

“吃饭!”林晚招呼。热腾腾的杂烩汤下肚,驱散了所有寒意,也补充了消耗的体力。

“下午盘炕!”林晚放下碗,语气坚决。盘炕是个技术活,但眼下没钱请工匠,只能自己摸索。所幸,孙伯年轻时有过经验,只是自从发妻去世后,他每天与家中老牛为伴,替甜水巷的人拉拉货,往返清源镇,也不关心这生活琐事罢了。

林生和孙伯是主要劳力,按照孙伯的指示,用残砖在塌陷的土台子上砌出新的支撑墙和烟道雏形。林晚力气小,负责和泥——用院里挖的黄土掺水,再混入切碎的干草增加粘性。张婶坐在小凳上,用破瓦片将林生搬回的碎瓦片砸成更小的碎片,用来填缝。

“这边,这边再垫块砖!对,稳住!”孙伯指挥着,声音沙哑。

林生咬着牙,小脸憋得通红,搬起一块沉重的断砖塞进缝隙。

林晚双手沾满冰冷的黄泥,手指冻得发僵,仍不停地搅拌、递送泥浆。

汗水混着泥灰从额头流下,腰背酸痛不己。看着那塌陷的土炕一点点被砖瓦和泥浆重新支撑、勾勒出形状,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支撑着他们。

首到暮色西合,才勉强将炕体结构修复好,烟道也大致疏通。新砌的部分粗糙丑陋,但总算像个能烧的炕了。

“得晾几天,等泥巴干透了才能烧火试。”张婶捶着酸痛的腰。

“嗯!”林晚看着这简陋却凝聚了她们一下午心血的土炕,眼中满是希望,“明天,砌灶!”


    (http://xsgu0.com/book/fgj0ag-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