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吃的比地主老财还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吃的比地主老财还好

 

李富和张小惠走进饭桌,看着满桌的饭菜,眼睛瞪得溜圆。

好家伙!!

白花花的大米饭,还是干的。

小杂鱼香煎得金黄酥脆,小炒河虾红亮,散发着扑鼻的香气。

张小惠看着饭桌上的东西惊讶地合不拢嘴。

李富则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忍不住一拍大腿。

“太香了!不行,今儿个得喝一杯!”说着就要去柜子上取酒壶。

“老李,别胡来!”

张小惠赶忙拦住他,嗔怪道,“都说了多少次,少喝酒,别把儿子也带坏了。”

“嘿嘿,这么好的菜,不喝上二两那不是浪费了嘛!”

这边李富刚坐下,那边邻居王婶正端着碗野菜糊糊路过。

这年头,老百姓就喜欢在傍晚的时候端着饭菜到处走走。

若是瞧见谁的碗里有一点荤腥或者猪油渣,那眼睛能瞪得比铜铃还大。

王婶一瞧见李富家桌上的菜,脚步瞬间就挪不动了,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那些饭菜,嘴里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好家伙!! 她看到了什么!

白花花的大米饭!

香煎小杂鱼!

小炒河虾!

一看就放了不少油。

这吃的比地主老财还好!

“这家人真不会过日子,尤其是这李新城,果然是败家子。”

就这一顿饭,拿去换成粗粮,起码够她一大家子吃一个星期的,老李家倒好,一顿就给造完了。

“哎哟喂,老李啊,你们家这是中啥大运了,咋整出这么些好菜哟!”王婶的语气里满是羡慕。

李富得意地一拍胸脯,“嗨,新城运气好呗,今儿下河摸了不少鱼和虾,就改善改善伙食。”

张小惠笑着招呼王婶,“王婶,要不您也进来吃点?”

王婶连忙摆手,“不了不了,我这野菜糊糊就挺好,你们吃你们的。”

可那眼神还是舍不得从饭菜上挪开。

嘴里喝着野菜糊糊,可王婶却怎么也咽不下去。

李新城的香味飘得很远。

这年头,百姓肚子里没有油水,每个人的鼻子比狗还灵。

赵大爷正给孙子盛玉米糊糊,看见孙子对着空气嗅着什么。

“香 ,好香啊,爷爷,咱家啥时候能吃上那么香的菜?”

赵大爷叹了口气,看着孙子眼巴巴的模样,心里五味杂陈。

他家今天伙食不错,吃的是玉米糊糊,还有一碟咸菜,可孙子却连筷子都不愿意动。

百花村槐树下。

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好家伙!!肉!是肉的味道,这是放了多少油呀 ,这么香!”

“你还不知道吧,今天村里的李新城抓到一只野兔跟松鸡,东西卖给了知青跟木材厂的采购员。”

“我还看到他竹筐里都是杂鱼跟大虾。”

“这味道准是他家里传来的没错。”

“那二流子居然有这本事?”

“切,不就是抓到一只野兔跟松鸡嘛,又不是打到野猪跟老虎。”

“爸,明天帮我跟队里请假,我就不去上工了,我也要去进山,我要吃肉!”

——

饭桌上,张小惠拿起筷子,温柔地夹起一只大虾,轻轻放进李新城的碗里。

“新城,多吃点,今天你辛苦了。”张小惠微笑着说道。

李新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夹起虾放进嘴里,咀嚼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谢谢妈,你也快点吃,我自己夹就好。”

李富嘴里嚼着小鱼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拧开地瓜烧的酒壶,倒了一小杯,抿了一口,咂咂嘴,说道:“香!这小鱼干配上地瓜烧,绝了!”

张小惠又给李新城夹了一只大虾,嗔怪道:“瞧你爸,就知道喝酒。新城,多吃点虾,补身体。”

李新城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道:“爸,你也多吃点,这鱼干可香了!”

李富笑着摇摇头,又给自己倒了一小杯酒,说道:“好东西要让年轻人多吃点。我这把老骨头,有地瓜烧就成啦。”

张小惠夹起一片香煎小杂鱼,放进李富的碗里,柔声说道:“你也不能光喝酒,多吃点菜。”

李富点点头,夹起鱼放进嘴里,咀嚼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嗯,我儿子这厨艺真好,这鱼煎得真不错,火候刚好。”

李新城看着父母,心里暖暖的。

他夹起一只大虾,放进张小惠的碗里:“妈,你也吃,这虾可鲜了。”

张小惠笑着点点头,夹起虾放进嘴里,说道:“好,新城真的长大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跟王婆交代给你说门媳妇了。

“可别!”

李新城听见张小惠的话,顿时有些慌了神,连忙摆手道:“妈,我可不想这么早就找媳妇!我还年轻,还想多出去闯闯呢!”

前世的他身为一个雇佣兵,早己经习惯了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现在突然要让他找个媳妇,这怎么可能?

张小惠却是一脸严肃:“新城,你都这么大了,也该成家了。

“有个媳妇在身边,也能照顾你,省得我们老两口操心。”

李富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儿子,你看看村里那些年轻人,早早就成家立业了。有个媳妇,家里也热闹些。”

李新城见父母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是来真的。

眼珠子一转,很快就想到了应对的方法。

“爸,妈,我其实是想娶一个城里姑娘。”

李富听了,眼睛一亮,拍了拍大腿,兴奋地说:“这主意不错!我家新城这么英俊,城里姑娘肯定喜欢。”

张小惠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新城说得对,就应该娶个城里姑娘,城里姑娘有见识,还勤快,肯定可以帮新城把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李新城见父母这么支持,心里松了一口气。

乡下人想要娶一个城里姑娘可不简单,

城市户口的姑娘,人家起码每月都有定量的粮票、油票、布票。

若是人家还有工作,那上门的媒婆更从街头排到巷尾。

再说生活环境,城里有电,有自来水 路面又平整 ,买东西有供销社

不像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还不一定能挣到几个钱。

这些情况相加下来,相信很快就会打消父母的热情。


    (http://xsgu0.com/book/fgdidd-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