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灶心火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灶心火劫

 

晨光透过百年古厝的雕花窗棂,在积满岁月尘埃的灶台投下斑驳光影。我蹲在三眼老灶前,指尖轻触中间灶眼的裂纹,突然被烫得缩回手——这口至少熄火二十年的老灶台,此刻竟残留着余温。

"红外热成像显示灶心温度保持68℃。"陈教授调整着眼镜上的微型检测仪,镜片反射的数据流在他脸上投下蓝光,"红砖的孔隙结构形成天然保温层,这些暗红色结晶..."他用手术刀刮下些土屑,粉末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是油脂与木灰在高温下形成的特殊硅酸盐化合物。"

宋浩突然从背包掏出个矿泉水瓶,标签上印着"pH测试专用":"先测酸碱度。"透明的液体在接触灶心土的瞬间变成琥珀色,"碱性9.2,果然含有氧化钙成分。"他晃了晃瓶子,液体又逐渐恢复透明,"有意思,这土还有缓冲性。"

我正想凑近观察,后颈突然传来刺痛——昨晚被影子反噬的位置鼓起个硬块,摸上去像嵌了颗发烫的鹅卵石。宋浩眼疾手快地拍开我的手,从医药包里取出片冰凉的水凝胶敷料:"别碰,碱性粉尘会加重炎症。这土里可能还含有未完全分解的动物油脂蛋白。"

陈教授突然伸手:"可乐,要原浆玻璃瓶装的。"他接过汽水却不急着开瓶,而是取出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扫描瓶身,"含磷量高的老配方,正好能解构硅酸盐晶格。"

当他把倒置的汽水瓶悬在灶眼上方时,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出现了:深褐色的液体自动渗出瓶口,像被某种力量牵引着流入砖缝。液体接触处立即泛起白色泡沫,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碳酸腐蚀氧化层,释放储存的热能。"陈教授话音刚落,灶台内部就传来"噼啪"脆响。那些暗红色土屑突然变得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宛如极光般流动。

宋浩的检测仪发出尖锐警报:"温度飙升至120℃!这不符合热力学..."他快速连接手机APP调出三维热力图,"热量分布呈标准斐波那契螺旋,这不科学!"

整面灶墙突然震动,砖缝中喷出细密的蒸汽。挂在墙边的老式铜锅开始自行摇晃,锅底映出张模糊的人脸轮廓。我下意识摸出手机拍摄,却发现镜头里的铜锅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

"次声波共振!"陈教授突然大喊,"23.5赫兹,捂住耳朵!"

一阵令人牙酸的震动席卷厨房。碗柜里的青花瓷碗共振碎裂,而灶台上的七彩结晶在声波中重组,形成清晰的分子结构图——那分明是《五雷符箓》里记载的"地火精"化学式,每个原子位置都对应着古籍上的符文笔画。

"古人把纳米级矿物复合体称为'灵气'。"陈教授飞快记录着数据,"这些硅酸盐晶体具有压电效应,能转化声波为电能..."他突然顿住,检测仪屏幕闪过一段陌生代码。

我的后颈突然一阵清凉。揭开水凝胶敷料,发现硬块己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个淡金色的螺旋纹路——与灶台上正在消散的结晶图案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当我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观察时,那个纹路在屏幕上显示为二维码,扫描后跳转出一个加密文档,标题是《生物符纹研究进展》。

"看灶底!"宋浩突然拽着我蹲下。塌陷的砖块下方露出条向下的甬道,墙壁上布满荧光菌类组成的箭头标记。陈教授取出手套箱中的无菌采样器:"某种经过基因改造的发光杆菌,16S rRNA测序显示含有海洋弧菌基因片段..."

采样器接触菌群的瞬间,突然亮如白昼。那些发光菌群快速重组,在墙上投射出江尘的住院病房监控画面。画面里,他正在病历本上画的符咒,与菌群排列的图案分毫不差。

我弯腰钻进甬道时,一张泛黄的照片从灶台缝隙飘落。照片上是七岁那年的全家福,但背面多了行新鲜的笔迹,墨迹还泛着诡异的蓝光:

「真火在晶格结构

影子只是光的缺失」

宋浩突然按住我肩膀:"等等,你听——"甬道深处传来规律的"滴滴"声,像是某种仪器的警报。陈教授的眼镜片上反射出跳动的数据:"有意思...这个频率正好是..."


    (http://xsgu0.com/book/fcgadc-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