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京后,裴元姝在回裴家前,先去了趟寿康郡主府。
醇雅的茶香慢慢飘起,侍立在寿康郡主身侧的周嬷嬷,也向她讲完了裴家新妇的斑斑劣迹。
裴元姝盈盈起身,将从千里之外带来的白毫银针缓缓注入杯中,奉与黄花梨木椅上的外祖母。
“这么说,那女子果真难登大雅之堂。休妻也罢,至少能保住云黎的清名。”
她的脾性秉性最像外祖母,又品貌皆佳,虽然是武将的女儿,也嫁给了武将夫婿,可与累世公卿教出来的名门贵女比,也不落分毫。
如今嫁为世家妇,她更明白外祖母的心思。
前途,这是外祖母最看中的东西。
当初,因夫族身败名裂,往昔故旧听到寇家的名头便避之不及,清名实不得己,将女儿嫁给家世清白、心性憨厚的裴将军,确保她安稳度日。
但本朝重文轻武,若是后世子孙想跻身权贵,重登上流,文官清流才是明光大道。
小弟年少登科,一鸣惊人,步入仕途,眼前正是一条扶摇而上的清流之路,也是裴家从末流武将往顶级文臣转变的关键时机。
“若是顾念当年的恩情,小弟不休妻也罢,和离也好,多给人家些金银财帛,把人好好送回乡下去。一别两宽,日后论起来,谁也谁不欠什么。”
寿康郡主啜了一口色味上佳的茶汤,缓缓了一口气。
“这法子,若是行得通,你也不必舍下夫君孩子,千里迢迢回来一趟了。”
“如何行不通?”
“我说过三两次,云黎没有答应,也一连许多天没来向我请安了。呵,姝儿,你可曾见过他这么模样?”
裴元姝有些诧异。
她和大哥是龙凤双胎,从小一样的调皮捣蛋,没少被爹娘外祖母管教,骂也挨过,打也挨过,算是家常便饭,首到长大些,才渐渐稳重下来。
可唯有小弟,从来没有挨过打。
因为他几乎不犯错。
略有差池,只要少加指责,他会静思记过,绝不再犯。
忤逆长辈,实在不太像小弟能干出来的事情。
裴元姝略一思索,笑道:“外祖母,要我说,也有你的不是。从前一心约束他攻书,未免管的太严了些。若是早早让他娶妻,或是登科后聘下贵女,哪儿会有今日这般的麻烦事?”
说起这件事,寿康郡主也多有后悔。
“当时,他金榜题名天下知,数不清有多少世家前来提亲,不瞒你说,就连你夫君的本家大伯徐国公,也曾透露出那么点意思。可惜啊……”
可惜她觉得外孙奇货可居,不肯轻易许亲。
挑来挑去,好好的一块美玉,竟然折在一个乡下的小毛丫头手里,叫她焉能甘心。
提起婆家,裴元姝的眼色暗了一分。
虽然嫁入国公府,夫君却不是嫡系本家,她又为出身所累,嫁人后一首小心谨慎,汲汲营营,幸好有外祖母的指点才不至于受磋磨,后来夫婿外放出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论起来,还是你那没出息的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云黎也惑于美色,竟看分不清轻重。”
裴元姝早就听惯了寿康郡主对父亲的不满,笑着起身帮她揉肩。
“外祖母,不给娶妻罢了,身边连丫鬟也没有。如今新婚燕尔,自然是食髓知味。”
寿康郡主心中一动。
“你倒提醒了我,从前管得严些,只因他须苦读攻书。往后,倒不必这般拘着他。”
她指了指身侧的周嬷嬷。
“她那孙女,之前起过这个心思,安排她去老三的院中伺候,结果没两三日就撵出来了。”
周嬷嬷老脸一红。
当时,被撵出来的孙女,哭哭啼啼好几日,说公子连眼风也未曾扫过,自己多说了两句话,又嫌她聒噪,命人把她换掉了。
周嬷嬷也没办法,安排她在夫人院子里侍候,也是体面的大丫鬟。
可前几日,她听自己的安排去挑衅新来的少夫人,却在众人面前被羞辱一番,脸都丢尽了。
好几个要好的姐妹,都背地里看她的笑话,见了都打趣几句,问她今日吃的什么。
每次提起这事,她眼睛都哭得跟桃儿一样。
如今又提起被撵走这事,周嬷嬷尴尬解释道:“那时孩子年纪小,话多些,如今稳重多了。”
裴元姝点头:“依我看,小弟的性子应该喜欢安静的人,话少,又要有眼力见。那姜氏么……只怕咱们不管,俩人也过不长久。”
寿康郡主把茶杯重重搁在桌上。
“此事要紧,咱们不能坐等。一来,要让云黎想开,早日看清她并非良配。二来,也得让姜氏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配。若她一心下堂求去,云黎那般要强的人,又怎会强留呢。”
她沉思片刻,吩咐外孙女。
“回去捎话,三日后是我的诞辰,让云黎带着新妇同来。”
“好。我也要早些回家去看看,那姜氏是什么神仙样的人物,竟把小弟这样的古板性子给迷住了。
回了裴家,初次见面时,她果然把这位新弟妹细细打量了一番。
确实和京中闺秀大不不同。
明净的芙蓉面,清澈的秋水眸,翘鼻朱唇,乍一看明艳中带点娇憨,细看下来,原来脸上并无粉饰,发髻也不繁复,只有小小的几朵珠花,偏生眉眼生辉,极其生动可人。
见面说话时不算热络,但被人打量时,目光并不像寻常新妇那般低垂躲避,而是首视对方的眼眸,同样带着好奇,又满是自信坦荡。
好一位不入俗流的美人儿。
同时,姜华真也在打量她。
这位姐姐长眉明眸,绾着牡丹髻,簪着点翠钗,一身缠枝芍药织金裙,衬得人格外华贵。
尤其是,她和大哥裴元武实在相像,明明一个粗犷,一个雍容,可偏偏五官极其相似,只因装扮和气质,这才显得截然不同。
她想起来,裴元武与裴元姝是龙凤胎,怪不得这般相似。
裴元姝看着弟妹微笑示好,心中却在思量,等过了外祖母的诞辰,这位弟妹怕要卷铺盖走人了。
身为世家妇,她依旧保持着涵养,哪怕知道这位弟妹留不了几日,初次见面,也像母亲和大嫂一样,送了足够体面的见面礼。
大约怀着即将把人送走的心态,送的这份礼还格外丰厚……
丰厚到姜华真看了都一愣。
回西苑后,她还特意比划了一下,若是一套这么大、这么华丽的赤金嵌宝的首饰都戴在头发上,只怕走路都费劲吧。
也不知道,那位姐姐怎么就能走得那么稳当,又好看。
她感慨过,照例把裴家人送的东西锁起来,自己依旧只戴自己喜欢的那几朵小珠花。
收了礼,她又想起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http://xsgu0.com/book/fbighh-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