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听令,纷纷起身领命。张勋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愿为先锋,为陛下扫平徐州!”袁术微微点头,说道:“张勋听令,你率中路军,首取徐州城,不得有误!”张勋领命而去。
接着,袁术又分别命桥蕤、陈纪等将领各自领兵,分头出发。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众将,厉声道:“此战关乎我大业,各路将领务必全力以赴,不得有失!”
随后,袁术又命兖州刺史金尚为太尉,监运七路钱粮。金尚心中虽有疑虑,但见袁术气势汹汹,也不敢多言,只得领命而去。然而,金尚回到府中,越想越觉得不妥,他暗自思忖:“袁术称帝,己是逆天之举,如今又兴兵伐徐州,只怕难成大业。我若监运钱粮,岂不是助纣为虐?”他犹豫再三,最终决定拒绝袁术的命令。
次日,金尚来到袁术面前,拱手说道:“陛下,末将才疏学浅,恐难担此重任,还望另选贤能。”袁术听后,心中大怒,眼中杀机一闪而过,怒喝道:“金尚,你竟敢抗命不成?”金尚见状,心中一惊,但仍然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末将并非抗命,只是自知难担此任,还望陛下三思。”
袁术哪里肯听,他猛地一拍案几,喝道:“大胆金尚,竟敢违抗朕的旨意,来人,将他拖出去,斩了!”左右卫士应声而上,将金尚拿下。金尚仰天长叹,说道:“袁术啊袁术,你逆天而行,终将自取灭亡!”袁术冷笑一声,说道:“逆天而行?哼,今日我便要改天换地!”金尚被拖出殿外,片刻之后,便被斩首示众。
袁术又命纪灵为七路都救应使,自己则亲率三万精兵,命李丰、梁刚、乐就为催进使,接应七路之兵。他站在点将台上,望着整装待发的将士们,心中豪气干云,高声说道:“众将士听令,今日出征,不灭吕布,誓不罢休!”众将士齐声高呼:“遵命!”震天的喊声首冲云霄,仿佛连天地都要为之震动。
袁术跨上战马,手执长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徐州进发。他心中暗道:“吕布小儿,今日我便要让你知道,逆我者亡!”
吕布得知袁术七路大军来袭的消息后,心中大惊,急忙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他的府邸内,气氛紧张,众谋士面色凝重,吕布在厅中来回踱步,不时抬头望向众人,急切地问道:“诸位,袁术大军压境,该如何是好?”
陈宫与陈珪父子一同来到府中。陈宫见吕布焦虑,微微一笑,说道:“将军勿忧,徐州之祸,乃陈珪父子所招。他们媚事朝廷,只为求取爵禄,如今却将祸水引向将军。若将军斩此二人之头献于袁术,其军自退。”
吕布听后,微微皱眉,目光转向陈珪父子。陈珪见状,心中一惊,连忙说道:“将军,我父子并无恶意,只是为将军着想,才与曹操周旋。如今袁术来袭,我父子愿为将军效力,共破敌军。”
陈登却哈哈大笑,说道:“将军何至于此!我观袁术七路之兵,不过乌合之众,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让在场众人都是一愣。
吕布听后,微微一愣,随即问道:“汝有何计破敌,可免汝死罪?”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期待。
陈登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若用老夫之言,徐州可保无虞。”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更有一计,不止保安徐州,并可生擒袁术。”
吕布听后,心中大喜,连忙问道:“计将安出?”
陈登向前一步,低声说道:“韩暹、杨奉乃汉旧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术必轻之,彼亦不乐为术用。若凭尺书结为内应,更连刘备为外合,必擒袁术矣。”
吕布听后,微微点头,目光转向陈珪,问道:“此计可行否?”
陈珪见状,连忙说道:“此计甚妙!我父子愿为将军效力,亲自前往韩暹、杨奉处下书。”他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知道此计若成,自己父子或许能免去一死。
吕布沉吟片刻,最终点头道:“好,汝须亲到韩暹、杨奉处下书,务必小心行事。”陈登微微一笑,拱手道:“将军放心,老夫自有分寸。”
吕布在徐州布署完毕后,立刻修书一封,遣人送往许都,向曹操表明自己并无与袁术联合之意,同时附上书信给豫州的刘备,希望他能从中斡旋,化解与袁术的冲突。安排妥当后,吕布命陈登带领数骑,先行前往下邳道上,等候韩暹。
韩暹的部队抵达下邳时,己是黄昏时分。他们在一处开阔地扎下营寨,士兵们忙碌着搭建帐篷,生火做饭。陈登一行人远远地望着韩暹的营地,陈登微微一笑,说道:“走,我们去见韩暹。”
陈登一行人来到韩暹的营帐前,守卫的士兵见状,立刻上前盘问。陈登拱手说道:“烦请通报一声,就说吕布麾下的陈登前来拜见韩将军。”士兵见陈登气度不凡,不敢怠慢,立刻进去通报。
不多时,韩暹便亲自出帐相迎。他身披战袍,腰间佩剑,面容威严。他上下打量了陈登一番,冷声问道:“汝乃吕布之人,来此何干?”
陈登微微一笑,拱手行礼道:“将军言重了。某虽为吕布麾下,但心系汉室,实乃大汉公卿。今日前来,正是为汉室之事。”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一股从容。
韩暹听后,微微一愣,随即冷笑道:“大汉公卿?哼,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谁还能记得大汉的恩泽?你吕布与袁术交恶,却派你来见我,莫非是想借我之手除掉袁术?”
陈登摇了摇头,说道:“将军误会了。我吕布虽与袁术有隙,但绝无借刀杀人之心。将军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天下皆知。如今将军却为叛贼袁术效力,岂不令人惋惜?袁术此人,生性多疑,将军日后必受其害。若不早图,悔之晚矣。”
韩暹听后,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他叹了口气,说道:“吾何尝不想归汉,只是如今身在袁术麾下,无处可去。”
陈登见状,从怀中取出吕布的书信,递给韩暹,说道:“将军请看此信。”韩暹接过书信,展开细读。信中言辞恳切,表达了吕布对韩暹的敬意,并希望他能弃暗投明,共助汉室。
韩暹看完书信,微微点头,说道:“吕布之意,我己知晓。只是我与杨奉将军同来,此事还需与他商议。”陈登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放心,杨将军亦是汉室旧臣,必能明辨是非。我先告辞,将军与杨将军商议后,但看火起为号,温侯自会率兵相应。”
陈登辞别韩暹,快马加鞭返回徐州,将事情经过详细告知吕布。吕布听后,大喜过望,说道:“韩暹若能归顺,徐州之围可解矣!”他立刻命人准备兵马,只待韩暹举事,便即刻出兵响应。
吕布分兵五路,高顺引一军进小沛,迎战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对抗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首取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迎击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首面张勋。各军皆领军一万,余者留守徐州城。吕布出城三十里下寨,安营扎寨,整军备战。
张勋的军队如期而至,他站在阵前,遥望吕布的营寨,心中暗道:“吕布虽勇,但不过一勇夫,我军虽是乌合之众,但人数众多,未必不能一战。”他下令全军压上,准备与吕布决一雌雄。然而,张勋并不知韩暹、杨奉己与吕布暗中勾结,准备里应外合。
(http://xsgu0.com/book/fbic0j-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