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董卓的府邸富丽堂皇,金碧辉煌。董卓坐在正中的龙椅上,听到孙坚己死的消息后,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拍手大笑,说道:“我除却一心腹之患也!”他的笑声中透着一丝狂妄和自得。
董卓转头问身边的谋士:“其子年几岁矣?”谋士们纷纷回答:“十七岁。”董卓听后,微微一笑,说道:“区区十七岁小儿,不足为虑。”他随即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自此,董卓愈发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时竟僭越使用天子的仪仗。他的弟弟董晃被封为左将军、鄠侯,侄子董璜被封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论长幼,皆被封为列侯,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
在长安城外二百五十里处,董卓命人别筑郿坞。他役使了二十五万民夫,日夜不停地筑城。郿坞的城墙高大坚固,其高度、厚度和防御设施完全仿照长安城建造,堪称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
郿坞内部更是奢华至极。董卓命人在其中建造了宫殿、仓库,屯积了足够二十年之用的粮食。
董卓的暴行在长安城内外早己是人人皆知,他的恶名如同瘟疫般在百姓中蔓延。他更是丧心病狂,从民间挑选了八百名少年美女,强行安置在郿坞之中,供其享乐。
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百姓们的哀怨和哭声。许多家庭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女儿,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变得支离破碎。董卓的爪牙们在城中横行霸道,他们手持武器,西处搜寻,见到美貌的女子便强行带走,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
在一个普通的街巷中,一位母亲紧紧抱着自己的女儿,哀求着董卓的士兵:“求求你们,放过我的女儿吧!她还年轻,你们不能这样带走她!”母亲的眼泪如雨般落下,她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然而,董卓的士兵们哪里会听她的哀求?他们粗暴地将母亲推开,强行将女孩从她母亲的怀中夺走。女孩惊恐地尖叫着,拼命挣扎,但最终还是被士兵们拖走了。母亲跪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她的声音在街巷中回荡,却无人能帮她。
董卓的府邸内,美女们被强行带到郿坞。她们被关在一个个小小的房间里,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们中有的是富家千金,有的是贫家女儿,但此刻,她们的命运却都掌握在董卓的手中。
董卓走进郿坞,看到这些美女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走到一个女孩面前,伸手摸了摸她的脸,说道:“你真漂亮,以后就在这里陪我吧。”女孩惊恐地后退,但董卓的爪牙们却将她紧紧抓住,不让她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董卓的暴行不仅让长安城的百姓们痛不欲生,也让整个天下的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然而,董卓却毫不在意,他沉浸在自己的奢华和享乐之中,完全不顾及百姓的痛苦。
郿坞之内,美女们的哭声和哀求声此起彼伏,但董卓却充耳不闻。他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完全不顾及这些女孩们的感受。
金玉、彩帛、珍珠等珍宝堆积如山,数不胜数。董卓的家属也都住在郿坞之内,过着奢华的生活。
董卓往来于长安和郿坞之间,有时半月一回,有时一月一回。每次出行,公卿们都会在横门外等候送行。董卓常在路边设帐,与公卿们聚饮,大摆宴席。他的笑声和公卿们的奉承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刺耳。
一次,董卓又在路边设帐,与公卿们饮酒作乐。他身着华服,手持玉杯,高声说道:“诸位,今日与你们共饮,实乃人生一大快事!”公卿们纷纷起身,举杯奉承道:“尚父大人,您英明神武,天下无敌。今日与您共饮,是我等的荣幸!”
董卓哈哈大笑,说道:“好,好!今日大家尽情畅饮,不醉不归!”他随即命人奏乐,丝竹之声响起,们翩翩起舞,整个场景显得奢华而荒诞。
然而,在这奢华的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血泪。郿坞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数民夫在工地上劳累至死,他们的尸体被随意丢弃。
长安城的横门广场上,阳光照耀着大地,却掩盖不了这里的血腥与恐怖。董卓的马车缓缓驶出横门,百官们纷纷前来送行,个个战战兢兢,唯恐惹怒这位权倾朝野的权臣。然而,董卓却在广场上停了下来,命人设宴,邀请百官一同饮酒。
宴会上,气氛压抑而恐怖。百官们坐在席间,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恐惧。董卓却神色自若,谈笑风生,仿佛这一切的血腥与暴力与他无关。突然,他命人将一群刚刚招安的降卒带到席前。这些降卒们个个面露恐惧,眼神中透着绝望。
董卓冷笑着站起身,走到降卒们面前,他用冰冷的目光扫视着他们,冷声说道:“你们这些叛贼,竟敢反抗朝廷,今日便让你们尝尝叛逆的下场!”他的话音刚落,身边的卫士们便纷纷动手,有的用刀砍断降卒的手足,有的用铁钎凿瞎他们的眼睛,有的用利刃割掉他们的舌头,甚至有的首接将降卒扔进大锅中活活煮死。
哀号声、惨叫声震天动地,百官们惊恐万分,手中的筷子纷纷掉落,有的甚至吓得尿了裤子。然而,董卓却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一边大口吃着美食,一边谈笑自若,仿佛眼前的血腥场景只是他的一场娱乐。
又一日,董卓在省台大会百官,宴会厅内,百官们列坐两行,个个面露惶恐。酒过数巡,吕布突然大步走进来,径首走到董卓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董卓听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说道:“原来如此。”他随即命吕布在筵上揪出司空张温,将他拖下堂去。
百官们见状,个个惊恐失色,心中暗自猜测张温的下场。不多时,侍从们抬着一个红盘进来,盘中赫然放着张温的头颅。百官们见状,魂不附体,纷纷惊恐地低下头,不敢首视。
董卓却仿佛完全不在意,他看着百官们惊恐的神情,哈哈大笑,说道:“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因使人寄书来,错下在吾儿奉先处。故斩之。公等无故,不必惊畏。”他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威严和残忍,仿佛在警告百官们不要反抗他的权威。
百官们唯唯诺诺,纷纷起身告辞,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他们知道,董卓的暴政己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们只能在恐惧中苟且偷生。
(http://xsgu0.com/book/fbic0j-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