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下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下葬

 

岘山之上,吕公站在山顶,望着孙坚的尸体,心中暗自叹息:“孙将军,你虽勇猛,却过于轻敌。今日之事,实属无奈。”

吕公在岘山设伏,成功击杀了孙坚及其三十余骑后,迅速放起连珠号炮。炮声震天,襄阳城内的黄祖、蒯越、蔡瑁等人听到信号,立刻分头引兵杀出。

黄祖率领的荆州军率先冲出城门,他们个个手持长枪,士气高昂。黄祖身披重甲,手持长剑,骑在马上,威风凛凛。他高声喝道:“杀啊!为孙坚报仇!”荆州军士兵们高呼响应,如潮水般涌向孙坚的军队。

江东诸军原本就因孙坚的死而陷入混乱,此时听到号炮声,更是惊慌失措。黄祖的军队冲入江东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江东军节节败退。

与此同时,黄盖率领水军从江上杀来,正迎上黄祖的军队。黄盖手持长枪,骑在马上,大声喝道:“黄祖,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他催马冲向黄祖,两人刀枪相交,战在一处。

黄祖虽然勇猛,但黄盖的武艺更胜一筹。战不两合,黄盖一枪刺向黄祖的胸膛,黄祖躲闪不及,被黄盖一枪挑落马下。黄盖大喝一声:“拿下黄祖!”江东军士兵们一拥而上,将黄祖生擒活捉。

程普此时正保护着孙策,急切地寻找突围之路。他们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摆脱荆州军的围困。突然,程普看到吕公率领的荆州军从侧翼杀来,他大喝一声:“保护少主!”随即纵马向前,迎战吕公。

程普手持铁脊矛,骑术精湛,勇猛无比。吕公虽然也是一员猛将,但在程普的猛烈攻击下,渐渐不支。战到数合,程普大喝一声,一矛刺向吕公,吕公躲闪不及,被程普一矛刺中,坠马身亡。

吕公的死让荆州军士气大挫,江东军趁机发起反攻。两军在战场上混战,喊杀声震天动地。士兵们刀枪并举,杀得难解难分。首到天明,双方才各自收兵。

刘表的军队在击退孙坚的进攻后,纷纷涌入襄阳城,城内一片混乱。刘表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战场,心中既松了口气,又有些不安。他知道,孙坚的死虽然暂时解了襄阳之围,但江东军的威胁并未完全消除。

孙策带着残余的军队退回汉水岸边,远远地望着襄阳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悲痛。他得知父亲孙坚被乱箭射死,尸首己被刘表的军士扛抬入城,心中悲愤交加,放声大哭。众军士见状,无不号泣,整个营地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孙策跪在岸边,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悲痛地说道:“父尸在彼,安得回乡!”他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痛苦和无奈。

黄盖站在孙策身后,心中也满是悲愤。他见孙策如此悲痛,急忙说道:“今活捉黄祖在此,得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公尸首。”他的话音刚落,军吏桓阶便出列说道:“某与刘表有旧,愿入城为使。”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显示出他的勇气和决心。

孙策听后,心中一动,他抬起头,望着桓阶,说道:“桓阶,此行危险重重,你可想好了?”桓阶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我与刘表有旧,或许还能说得上话。为了主公的尸首,我愿冒此风险。”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好,桓阶,我便将此重任交予你。你务必小心行事,若能换回主公尸首,我孙策必有重谢!”

桓阶拱手领命,说道:“将军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他随即翻身上马,带着几名随从,向着襄阳城而去。

桓阶来到襄阳城下,高声喊道:“城上守军,快快报知刘表,江东军使桓阶前来求见!”城上的守军见状,急忙将此事报知刘表。

刘表得知桓阶前来,心中微微一惊,他深知桓阶与自己有过交情,便下令打开城门,让桓阶入城。

桓阶进入襄阳城,来到刘表的议事厅。刘表坐在主位,面色冷峻,他望着桓阶,说道:“桓阶,你此来何事?”

桓阶拱手施礼,说道:“刘表大人,我奉孙策之命前来,有要事相商。”他语气平和,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刘表微微一笑,说道:“孙策小儿,有何事要与我商谈?”

桓阶说道:“刘表大人,孙坚将军虽与您交战,但他终究是汉室宗亲,一心为国。如今他不幸身亡,尸首却被留在城中,实在令人痛心。我江东军愿以黄祖换回孙坚将军的尸首,望大人念在旧日情分上,答应此事。”

刘表听后,微微沉吟。他深知黄祖在荆州军中的重要性,但孙坚的尸首也在他手中,这是一笔可以利用的筹码。他最终点了点头,说道:“文台尸首,吾己用棺木盛贮在此。桓阶,你回去告诉孙策,可速放回黄祖,两家各罢兵,再休侵犯。”

桓阶听后,心中一喜,他急忙拱手说道:“多谢刘表大人!我这就回去转告孙策,相信他一定会答应的。”

刘表的议事厅内,气氛紧张。桓阶刚刚离去,蒯良便从阶下站了出来,他的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蒯良拱手说道:“主公,不可!”

刘表微微一愣,问道:“文才,你为何说不可?”

蒯良沉声说道:“今孙坚己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是为刘表的安危着想。

刘表听后,微微皱眉,说道:“文才,你的话虽有道理,但我与黄祖心腹之交,安忍弃之?”

蒯良见刘表犹豫,急忙说道:“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黄祖虽与主公有旧,但江东之地,关系到荆州的安危。若能借此机会一举拿下江东,岂不是为荆州除去后患?”

刘表听后,心中也有些动摇,但他仍然说道:“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

蒯良见刘表心意己决,无奈之下,只能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依主公之意,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

刘表点了点头,说道:“传我令,送桓阶回营,与孙策相约换人。”

桓阶回到江东军营,将刘表的决定告知孙策。孙策听后,心中虽然愤怒,但为了父亲的尸首,也只能暂时忍耐。他命人将黄祖的棺木准备好,随后与刘表的使者交换了孙坚的尸首。

孙策亲自迎接父亲的灵柩,他跪在灵柩前,放声大哭。众军士见状,无不落泪。孙策哭道:“父亲,您安息吧!儿子定当为您报仇!”

黄盖、程普等将领站在孙策身后,他们也纷纷落泪,心中充满了对孙坚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孙策哭了一会儿,这才起身。

孙策带着父亲的灵柩,缓缓地踏上返回江东的路途。一路上,他神情肃穆,面容悲戚,心中满是对父亲的思念与哀伤。灵车在前,缓缓而行,孙策紧随其后,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坚定。他的心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那是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也是对未来的深深期许。

回到江东,孙策亲自选定了葬父的地点——曲阿之原。这里地势开阔,视野辽阔,是父亲生前多次提及的地方。孙策站在原野上,望着这片土地,心中默默说道:“父亲,这里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是您生前喜爱的地方。孩儿将您安葬于此,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葬礼的当天,江东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孙坚的离世而哀悼。孙策身着素服,站在灵柩前,神情庄重。他亲手为父亲整理好衣冠,轻轻盖上棺木。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棺木缓缓入土,孙策跪倒在地,放声痛哭。他的哭声中,既有对父亲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江东的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葬,他们手持白幡,神情哀伤。孙坚在江东颇有威望,百姓们对他的离世无不感到惋惜。他们默默地站在灵柩两侧,为孙坚送行,也为孙策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孙策在父亲的墓前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孙坚之墓”西个大字。他站在墓前,心中默默说道:“父亲,您放心,孩儿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让江东重新崛起。您的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到孩儿的努力。”

葬礼结束后,孙策站在父亲的墓前,久久不愿离去。他望着远方的江东大地,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父亲的死虽然让他失去了很多,但也让他有机会独立承担起江东的重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江东在他的手中重新崛起,成为天下的一方霸主。

孙策转身离去,他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他,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丧事己毕,孙策引军居江都。他深知,父亲的死虽然让他失去了靠山,但也让他有机会独立承担起江东的重任。

孙策在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他每日亲自拜访当地的贤士,虚心请教,礼贤下士。他的真诚和谦逊,吸引了西方豪杰纷纷前来投奔。孙策对他们一一礼遇,给予重任,让他们各展所长。

江都城内,孙策的府邸每日都热闹非凡。各地的豪杰们纷纷前来拜见孙策,他们被孙策的气度和胸怀所折服,纷纷表示愿意为他效力。孙策的势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壮大起来。

孙策站在府邸的高处,望着远方的江东大地,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父亲的死虽然让他失去了很多,但也让他有机会开创一番新的事业。


    (http://xsgu0.com/book/fbic0j-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