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孙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孙坚

 

孙坚点了点头,转身走出营帐,跨上战马,带着程普、黄盖等人返回自己的营寨。

孙坚正在营帐中与部将商议军情,忽有亲兵来报:“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孙坚微微皱眉,心中暗想:“董卓那逆贼,又想耍什么花样?”他起身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来人被引入帐中。孙坚抬头一看,只见来者身披铠甲,面容冷峻,正是董卓的爱将李傕。李傕拱手施礼,说道:“董太师敬重将军,特命某前来拜见。”

孙坚冷哼一声,问道:“汝来何为?”

李傕不慌不忙地说道:“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某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此乃丞相对将军的敬重之意,望将军莫要辜负。”

孙坚一听此言,顿时大怒,拍案而起,怒喝道:“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他双目圆睁,须发皆张,气势如虹,震得帐内众人无不心惊。

李傕见孙坚如此愤怒,心中暗惊,但仍然硬着头皮说道:“将军息怒,丞相此举,实乃一片好意……”

孙坚哪里肯听,怒喝道:“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他拔出佩剑,指向李傕,剑尖寒光闪烁,杀气腾腾。

李傕见状,心中惊恐万分,抱头鼠窜而出,连滚带爬地奔回关上。他一路狂奔,心中暗骂董卓:“这孙坚如此蛮横,分明是不想与我们结亲,还差点要了我的命!”

李傕回到关上,气喘吁吁地向董卓禀报了孙坚的反应。董卓听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怒道:“孙坚这逆贼,竟敢如此无礼!”

董卓身旁的李儒见状,连忙劝道:“丞相息怒。温侯新败,兵无战心。此时与孙坚硬拼,恐非良策。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待我军休整完毕,再图后计。”

董卓听后,微微点头,说道:“文优所言有理。”他心中暗道:“孙坚,你这逆贼,今日暂且饶你一命,待我整顿兵马,必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董卓忽难忍,气得暴跳如雷,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案上的酒杯都跳了起来,酒水洒了一地。他怒目圆睁,须发皆张,大声咆哮道:“孙坚这逆贼,竟敢如此瞧不起我!他一个小小的长沙太守,也敢拒绝我董卓的结亲提议!”

董卓越说越气,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仿佛要将整个案几都掀翻。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孙坚,你这逆贼,竟敢如此羞辱我!我董卓堂堂大汉相国,天下谁人不敬?你竟敢拒绝我,真是不知死活!”

李儒在一旁见董卓气得如此模样,连忙起身劝道:“丞相息怒,息怒。孙坚这厮,不过是一介武夫,不懂得丞相的高瞻远瞩。他今日如此无礼,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稍微平息了一些怒气,但仍然气得喘着粗气,他瞪着李儒,问道:“文优,你说该如何处置这孙坚?”

李儒微微一笑,说道:“丞相,孙坚今日如此无礼,分明是不把丞相放在眼里。不过,此时我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若此时与孙坚硬拼,恐怕难以取胜。不如先暂时忍下这口气,待我军休整完毕,再图后计。”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微微点头,说道:“文优所言有理。但这孙坚如此无礼,我若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岂不是让人小瞧了?”

李儒微微一笑,说道:“丞相,孙坚今日拒绝结亲,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待我们迁帝于长安,整顿兵马,那时再回头收拾他,岂不是易如反掌?”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心中稍感安慰,他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文优之计。传令下去,准备回洛阳,迁帝于长安。待我军休整完毕,必叫孙坚这逆贼知道我的厉害!”

李儒见董卓同意了自己的计策,微微一笑,说道:“丞相英明。孙坚这厮,今日如此无礼,早晚必遭报应。丞相只需安心休整,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将其拿下。”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心中大悦。

董卓在洛阳的府邸中,与吕布等人商议迁都之事。夜色己深,但董卓的府邸内灯火通明,议事厅中气氛紧张。董卓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文武百官。他沉声说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己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厅中一片寂静,众官员面面相觑,心中虽有疑虑,但无人敢轻易开口。司徒杨彪站了出来,他面容沉稳,声音低沉而有力:“丞相,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董卓听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案上的烛台都晃了几下,烛光摇曳不定。他怒喝道:“汝阻国家大计耶?”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尉黄琬见状,也站了出来,他神情严肃,说道:“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董卓听后,更是大怒,他站起身来,指着黄琬喝道:“汝等只知书本之言,不知天下大势!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

司徒荀爽见董卓如此震怒,心中虽有担忧,但还是鼓起勇气站了出来,他拱手说道:“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听后,怒不可遏,他大声喝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他的声音在厅中回荡,仿佛要将整个议事厅都震碎。

众官员见董卓如此震怒,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董卓冷哼一声,说道:“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他的话音刚落,便有卫士上前,将三人拿下。

董卓刚刚登上马车,准备前往皇宫商议迁都之事,只见前方有两人远远地向马车拱手作揖。董卓定睛一看,原来是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他心中微微一沉,停下车来,冷声问道:“你们两个又来做什么?”

周毖和伍琼快步走到马车前,周毖拱手说道:“丞相,我等听闻您欲迁都长安,特来谏言。洛阳乃东都,经营二百余年,百姓安居乐业,迁都之事,恐非上策。”

伍琼也连忙说道:“丞相,迁都之事,涉及百姓无数,若仓促行事,恐生变乱。还望丞相三思。”

董卓听后,怒火中烧,他猛地一拍马车的扶手,大声喝道:“我当初听你们两个的建议,重用袁绍,如今袁绍反叛,原来你们也是一丘之貉!”

周毖和伍琼听后,大惊失色,连忙辩解道:“丞相,我等绝非与袁绍同党,只是为国家社稷着想……”

董卓哪里肯听,他怒喝道:“来人,将这两个逆贼推出都门斩首!”武士们应声而上,将周毖和伍琼拖了下去。两人挣扎着,大声呼喊,但很快便被拖出城门,惨遭斩首。

董卓冷哼一声,继续说道:“传令下去,即日起迁都长安,限来日便行。若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李儒在一旁见状,微微一笑,说道:“丞相英明。不过,迁都之事,钱粮是关键。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董卓听后,眼睛一亮,立刻说道:“好,就依文优之计。传令下去,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命令传下,洛阳城内顿时一片混乱。铁骑五千,如狼似虎,冲入城中,西处捉拿富户。士兵们在富户门前插上“反臣逆党”的旗帜,将他们拖出家门,押往城外。街道上,哭喊声、求饶声此起彼伏,但士兵们毫不留情,将这些富户一一斩杀。

城外,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士兵们将富户的金银珠宝、家产财物尽数没收,装满了整整数百辆马车。董卓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这些富户,平日里作威作福,如今正好为我所用。有了这些钱粮,迁都长安,必能一帆风顺!”

李儒在一旁拱手说道:“丞相英明,此计可保迁都顺利,还能震慑天下,让那些不服者望而生畏。”

董卓哈哈大笑,说道:“好,好!待迁都长安,我必能成就一番大业!谁敢阻我,休怪我无情!”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董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却说董卓将赵岑,见卓己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

孙坚率先率军抵达汜水关,只见关上守军早己溃散,赵岑打开关门迎接。孙坚策马而入,心中怒火中烧,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董卓这逆贼,如此暴行,天理难容!我等当为百姓讨回公道!”

刘备、关羽、张飞也紧随其后,率军杀入虎牢关。关内的董卓残兵早己乱作一团,纷纷弃械投降。刘备看到关内的情景,心中满是愤慨,他说道:“董卓残害百姓,罪不容诛。我等当速追击,不可让他逍遥法外!”

诸侯们纷纷引军入关,一路上,他们看到董卓军队留下的残破景象,无不痛心疾首。袁绍、袁术等人也纷纷下令,让士兵们严守军纪,保护百姓,严惩董卓的残兵。

孙坚在关内稍作整顿,便下令全军追击董卓。他大声说道:“董卓劫持天子,焚烧洛阳,罪行滔天!我等当为天下百姓讨回公道,追击董卓,不可让他逃脱!”

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也纷纷响应,率领各自的人马,向着董卓逃亡的方向追去。诸侯们在关内稍作休整后,也纷纷率军出发。

孙坚率领兵马飞奔向洛阳,一路上只见浓烟滚滚,火焰冲天,黑烟遮蔽了天空,仿佛整个大地都被火焰吞噬。他远远望去,二三百里之内,房屋尽毁,土地焦黑,连鸡犬之声都听不到,更别提人烟了。孙坚心中悲愤交加,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董卓这逆贼,残害百姓,罪不容诛!”

孙坚率先发兵救灭了大火,命令士兵们将受伤的百姓安置妥当。随后,他与众诸侯商议,决定各在荒地上屯住军马,暂时休整。


    (http://xsgu0.com/book/fbic0j-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