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城市灯火在玻璃幕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坐在陆氏集团会议室的角落,看着陆逸尘站在投影屏前,眉头紧锁。
“项目组那边还是不肯开口。”他低声说,语气里透着一丝疲惫,“所有人都像被下了封口令。”
我点点头,没说话。刚才进会议室之前,我己经悄悄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几位项目负责人。他们的表情管理得很好,但眼神里的躲闪和呼吸频率的变化,逃不过我的“心理洞察之眼”。
我知道,问题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人。
—
会议结束得比预想中早。大家各怀心思地离开会议室,最后走的是技术主管林浩。他收拾文件的动作有些急促,甚至不小心把一沓资料掉在地上。
我起身帮他捡起,顺便抬头看了他一眼。
那一瞬间,脑海里浮现出几个关键词:恐惧、愧疚、挣扎。
“林主管,”我轻声叫住他,“能聊两句吗?”
他愣了一下,勉强笑了笑:“安小姐,还有什么事?”
我没有首接回答,而是指了指走廊尽头的小会议室:“就几分钟。”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走进去。
—
小会议室的灯光柔和,窗外是沉静的城市夜景。我给他倒了杯温水,放在桌上。
“你不是不想说。”我开门见山,“你是不敢说。”
他猛地抬头看我,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杯子。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说,声音却有些发抖。
我轻轻一笑,语气放得更缓:“我不是来审你的。我只是想知道,到底是谁让你闭嘴的?”
他的眼神开始游移,像是在权衡要不要开口。
“上头……有人交代不能说。”他终于吐出一句话,随即又改口,“算了,是我胡说的,最近压力太大。”
我盯着他,启动“心理洞察之眼”。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在茶水间低声跟一个人说着什么,而那个人,穿着陈秘书惯常的职业套装。
线索,出现了。
—
我把从林浩那儿听到的信息整理好,递给陆逸尘时己经是晚上十点。
他翻阅完后抬起头,眼神复杂:“你是说,问题可能出在行政助理身上?”
“至少他们之间有接触。”我说,“而且这个人是你两个月前亲自批准调来的,背景没问题,但动机呢?”
他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你还真是……什么都看得出来。”
我耸耸肩:“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怎么让这个项目重新走上正轨。”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转动尾戒:“客户那边己经开始动摇了。”
“那就让他们重新信任我们。”我说,“但不是靠道歉,而是靠行动。”
—
第二天上午,陆逸尘召集所有项目组成员开紧急会议。
会场上气氛凝重,大家都以为是一次问责大会。可当陆逸尘站上讲台,第一句话却是:
“这次项目延误,责任在我。”
全场哗然。
他继续说道:“作为决策者,我没有及时察觉到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没有给团队足够的支持。现在,我正式向各位道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但我不会放弃这个项目。我会亲自带队,确保它顺利完成。如果你们愿意留下来,我会尽我所能弥补大家的损失。”
没有人说话,只有空调运转的嗡鸣声。
然后,林浩第一个站起来鼓掌。
掌声慢慢扩散开来,像是黑暗中燃起的第一簇火苗。
—
当天下午,我和陆逸尘一起拟定了安抚合作方的方案。每一条话术都经过精心设计,既承认错误,又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决心。
“你知道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完美的公司,而是敢于面对问题的人。”我一边修改文案一边说。
他看着我,嘴角微微扬起:“你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商业顾问了。”
“那是因为你教得好。”我笑着回他一句。
我们并肩坐在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在桌面拉出一道道光影。
—
傍晚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内容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地点像是在陆氏总部楼下,时间显示是上周五的下午。照片里,那个戴墨镜的男人正在跟陈秘书低声交谈。
我放大图片,虽然看不清脸,但那个姿势,那种节奏,己经足够让我确认一件事: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问题,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局。
我拿着手机走到陆逸尘办公室门口,正准备敲门,却听见他在里面打电话。
“……对,我知道了。查一下他最近的资金往来,特别是境外账户。”
我停住了手。
看来,他也己经开始怀疑了。
—
深夜,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
风有点凉,我裹紧了外套,心里却异常清醒。
这场棋局,确实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但我不是一个人。
身后传来脚步声,我回头一看,是陆逸尘。
“你怎么还在这儿?”我问他。
他走近我身边,伸手替我拢了拢围巾:“送你回去。”
我笑了笑,没有拒绝。
城市的夜晚依旧喧嚣,但我们的心很安静。
因为我们都清楚,无论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只要我们还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http://xsgu0.com/book/fbfc0b-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