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县令听得眼眶发红,鼻子发酸,这是他治下的百姓,他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
大家心情沉重,一言不发。
赵景行突然出声:“这院子原先住的谁?”
王武没料到会有人问到这个,脸上悲痛之色挂不住,慌慌张张,结结巴巴地答道:“我也不清楚”
声音渐低。
再看不出有鬼,大家就白活了。
可赵景行也不拆穿他,语气柔和,怜悯般说道:“你也是个可怜人,既然如此,你便去吧。”
她回头吩咐,“给他拿两个饼子,算我们一番心意。”
王武心头一喜,这些人果然脑子不灵光。
他揣着两个饼子,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道谢。
方县令起身要拦,被慕容复眼疾手快拉住。
目送王武离开的身影,等人彻底消失在视线范围,赵景行才安抚方县令道:
“大人不必着急,等我们回程再来收拾他便是。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赶到野狐坡。
找水源比收拾这小人更重要。”
舍出去两个饼子,是给他留下众人好骗的印象,方便二次回村再次接近。
他们身上有利可图,王武巴不得贴上来。
方县令后背直发凉,心道当初幸好听了父母的劝,回本县当官,这要是留在京城,早就被拆骨入腹。
京城人士心里这些弯弯绕绕,让他再学八辈子,他也学不出个名堂。
躲过正午最烈的日头,一行人上马出发。
走走停停,终于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野狐坡附近。
入眼是一片野草蔓生的缓坡荒地,四周散落着倒塌的土坯房基和半截石碾,荒凉破败。
据案卷记载,野狐坡村正曾组织疏浚,但收效甚微,猜测为浅层地下水脉偏移或枯竭,难以恢复,遂上报县衙,在案卷中记录为“废井”。
这是一口圆井,直径约四尺(约13米),由本地常见的青灰色条石垒砌井台,部分条石已松动、歪斜或缺失。
视线下移。
井壁原由特制的弧形青砖衬砌,现多已脱落,长满深色苔藓、地衣,出的泥土层遍布根系和风化痕迹。
赵景行记得,案卷记载井深八丈(约26米)。
但现在看来,经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山洪冲入的杂物,已经淤塞井深近半。
井底距井口目测仅剩约三至四丈深(约1013米),井下堆满枯枝败叶、动物骸骨及碎石。
井口附近地表土壤干裂,裂缝如蛛网般蔓延,荒草枯黄低矮,了无生气。
说不失望是假的。
简单用完晚饭,两个仆从开路,腰上绑绳,逐步下到底部,用带来的铲子和布袋清理井内杂物。
其他人负责用绳把污物迁移出来。
这工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两人一组,轮班三次下井,耗时六个时辰,才清理完毕,见到井底。
天光微亮,所有人都熬红了眼。
他们带来的干粮有限,再加上白天炎热,只能利用夜间的功夫疏浚。
赵景行低头看向井底,光亮不够,需要下到井底才能知道具体情况。
目前只有她和方县令还没有下过井。
她遂点出方县令,“大人和我一起下井吧。”
方县令一把老骨头,不愿意下到深处折腾,嘴上犹犹豫豫地拒绝道:“下官身体不佳”
因着之前赵景行向他展露的来自京城人士的“弯弯绕绕”,他态度更加恭敬卑微,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而招致杀身之祸。
可他实在不想下井,光是帮着拉绳清理污物,他就腰酸背痛,快丢去半条命。
令他意外的是,慕容世子为他开口了,“我代替方县令去吧。”
赵景行摇摇头,领会他的担心,眼神安抚他道:“你家中有人需你照料,让方县令去。”
两个人不能同时行动,万一井下有什么不测,令舒就得失去双亲。
慕容复听懂她隐晦的暗示,又实在担忧她下到狭窄幽暗的井底,只能把她的绳索尾端系到自己腰间,一眼不错地盯着她。
方县令没有看出这点猫腻,还暗自腹诽道,我家也有儿女需要照料,凭什么非得我下?
在强硬态度面前,他当然不敢说出口,最后老实地和赵景行一起绑上绳索,滑至井底。
伸手不见五指,黑暗能勾出人心最深处的恐惧。
在上面忙出一身汗,下来置于逼仄幽暗的环境中,方县令打了个哆嗦,战战兢兢唤道:“王爷?”
赵景行脚一触地,立马侧身贴近井壁,确保后背无人之后,才摸出火折子。
回应方县令的,是一束小小的火光。
他心安片刻。
赵景行伸手碰壁,入手干燥,砖隙间尽是砂石。
“大人,我弯不下腰,请你帮我看看地面有水珠吗?”
方县令疑惑她这话,但依旧照做。
背对她躬身下腰,摸摸地上的砖石,“王爷,井底干燥得很。”
赵景行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两根细长的竹片,一根用力插入井底砖石的缝隙之间,另一根用力插入井壁砖石的缝隙之间。
这两根竹片,还是慕容复特意准备的。
想到这,她心头一暖,抬头上看。
慕容复趴在井边,露出整个脑袋,也正看她。
八丈的距离,她看不清他脸上的神情,也能猜到他担忧的眼神。
她微不可查地皱眉。
她有点不安慕容复把后背露给别人的状态。
另外三个仆从跟随她多年,虽然可靠,但难保有什么别的意外发生。
她压下心里的担忧,朝上方挥挥手,示意自己无事。
等了快两刻钟,抽出先前插入的两根竹片,观察竹片尾端。
方县令失望的神情溢于言表。
两根竹片尾端带出来的泥土稍润,但远达不到含水的程度,拂去泥土后,竹片干燥依旧。
此处极有可能无水。
也是,宣德五年至现在,废弃了六年之久,无水再正常不过了。
真定县废弃的水井很多,只这口野狐坡井废弃年份最近。
连这口井都没水了,其他水井有水的可能也不大。
是他不够细心,接连废弃断水的水井早就说明了问题。
非等到两年无雨,接连高热,才反应过来这是旱灾。
(http://xsgu0.com/book/fbdcdd-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