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操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章 操控

 

七月初一,京城里叫得上号的几个粮铺,接连夜间遭袭。

一群黑衣歹人训练有素,车马齐全,手持砍刀破门而入,迅速抢走了粮铺里的各类米粮。

等到京城巡检使赶到时,劫匪们不见踪迹,而粮铺里已是一片狼藉,只剩粮铺掌柜和伙计们抱头痛哭。

顿时街上百姓人人自危,生怕这些歹人们还不满足,抢到自家头上,入了宵禁便紧闭门窗,还教导自家孩童白日里千万要结伴玩耍。

这件事放在朝堂来看,微不足道。

仍有用心之人察觉了其中的猫腻,再加上有赵景行背地里推波助澜,圣上还没勾笔批准的应天渠修建计划,已经闹得满城风雨。

刘成辉和小舅子凑钱囤粮之事成了公开的秘密,心思活络之辈也纷纷效仿工部尚书,叫上亲族筹钱买粮。

知道的人多了,秘密也就不值钱了。

上京城粮价飞涨,陈粮从一石一两,涨到了一石十两。

更别提新粮的价格,直接翻了二十多番。

便是这样虚高的价格,也难从粮商手中买到粮食。

他们打着奇货可居的主意,死死把控住手里最后一点存粮。

翰林院编修陈茂才最近的日子过得可谓是一波三折。

他本家没什么实力,宣明一年春闱,宣明二年秋闱,同年通过殿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得赐“进士出身”。

他是漳州陈氏以全族之力供给出来的荣耀,来了上京,却要依靠妻族银钱打通人脉,才能混得个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同僚上司都嫌他本家在穷乡僻壤,还吃着妻子的软饭,日常排挤冷落自不必说。

眼下有个大好时机,工部同样是漳州陈氏出身的一位要好同乡给他递了个小道消息:他认识一位米粮商人,有渠道弄出不少粮食,奈何一人力少,问他愿不愿意合资出银,一起囤粮。

家中财政大权把握在妻子手中,陈茂才支支吾吾给不出肯定的答复。

一边是同乡略带鄙夷的催促,另一边是妻子愤怒生气的神情,他急得汗流浃背,最后咬咬牙,和同乡约定傍晚就能拿出十万两银子,入股囤粮。

上司的蔑视,同僚的不屑,同乡的鄙夷像重重大山,一座又一座压弯了他的脊背,让他一点做人的尊严都没有,这回一定要借风翻身,好好扬眉吐气一把才是。

回到家,妻子黛娘正忙上忙下,支使仆人规整府里的杂物。

陈茂才跟在她屁股后面团团转,几次想要开口,又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这个事情说明白。

眼看天色将黑,他心一横,递上自己花二两碎银,排长队才买到的酥心斋糕点,和黛娘说起了同乡找他凑银子一事。

他紧紧盯着黛娘浓丽姣好的面容,热切地希望黛娘能够答应他这个请求。

这是他唯一扬眉吐气的机会了。

他的眼神是那么急切渴求,黛娘实在没办法冷言拒绝,只能软了语气,说道:“夫君回来也没喝上一口茶,先坐着消消暑,这件事我们慢慢商量。”

陈茂才心一沉,惴惴不安地坐下喝茶,像等待审判一般,迎接黛娘接下来的话语。

“夫君那位同乡本家在漳州何处?”

他想了想,犹疑地回答道:“只记得是陈氏旁支,具体的我也不清楚,这得去信族长才能打听清楚。”

黛娘笑了笑,又接着问:“夫君与他是如何要好的?”

他搜肠刮肚,拼尽全力回想与这位同乡的交集,“咱们家砚儿周岁时,他曾携夫人一同来吃喜酒,后面也有几次一同出去宴饮。”

“那就是酒肉朋友了,我说的对不对?”

黛娘似笑非笑,直视陈茂才躲闪的目光,不等他反驳,又接着说:

“既是酒肉朋友的话,又怎么能信得?

夫君不如想想,上京城林林总总的大小官员有五千多人,七品翰林院编修之上就有三千多人。

这样的好事,如何能轮到夫君你?”

陈茂才也知道自己方才是被成功的欲望冲昏了头脑,一直暗示自己那位同乡是可靠的。

现在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对啊,这样的好事,非亲非故的,如何能轮得到自己?

见他真的听进自己的话,黛娘又点拨他,说道:

“现在朝中上下纷纷效仿工部尚书囤粮,导致粮价升高,粮商不肯轻易卖粮,长此以往,粮价必不会再涨,反而会跌。

夫君那位同乡也在工部任职,有了收粮渠道,怎么不献给顶头上司——工部尚书?

既能赚个盆满钵满,还能讨得上司欢心,何乐而不为?”

陈茂才不是个愚钝的,脑子一转,就明白这其中的蹊跷之处。

恐怕那位同乡嘴里的粮商就是工部尚书本人。

圣上批准应天渠修建计划说到底也是个未定之事,时间一久,官员们看不到进账盈利,粮价必然要跌。

不如趁着囤粮热潮还在,转手把粮食卖给其他官员,立马抽身,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想到这里,陈茂才喉咙干涩,后脊发凉,直冒冷汗。

黛娘适时给他递上一杯热茶。

“夫君是胸有大志之人,从漳州一路走到京城,吃了多少苦头,我都看在眼里。

上司冷落也好,同僚排挤也罢,这都是夫君成材路上的炼刀石。

今日就算这位同乡真的有囤粮门道,叫上夫君一起,我也是不愿的。

粮食价格炒来炒去,最后还得落在平民百姓身上。

夫君他日进京赶考时,许下的豪情壮志,我还记得。”

陈茂才喃喃自语,“为官者当济天下黎庶,而非谋一己之私。”

这是他去年入京参加秋闱之前写下的少年心志,才过一年,就已经忘了初衷。

他羞愧地低头,取出酥心斋的玫瑰乳酪碎,递到黛娘嘴边。

这是他独有的认错方式。

同时,他心里升起这样一个念头:黛娘比他更适合当官,仅靠他传递回来的只言片语,便能想透背后隐情,这样的能力只呆在后院,未免太过屈才了。

黛娘张嘴接下这块糕点,细细咀嚼,同时观察他的神色。

没有看见愤懑、忮忌、不服等情绪时,她终于露出真心的笑颜。


    (http://xsgu0.com/book/fbdcdd-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