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力排众议推动幼子立储,其心昭然若明镜。
一则为延续周氏百年门楣的荣光,二则源于舐犊情深的天性。
然母爱如滔滔江水,终是漫过了她心中最后一道理性之堤。她未曾料想,自己以命相搏争得的储君之位,竟为日后幽宗昏聩乱政悄然埋下祸根。】
【宣宗最终颔首应允,固因皇后日日泣血陈情,亦有其心结作祟。
身为真宗独子,自幼承欢君父膝下,他深谙帝王家血脉相承的重量。每见幼子懵懂眉眼,恍惚便见及笄之年的自己跪坐御案前,聆听真宗以朱笔勾画山河。
这份对父慈子孝的执念,终令他执起立储玉玺,却不知此举恰似在大胤投下一粒火星,险些燃尽百年基业的烛芯。】
【永平元年,胤宣帝朱岑崩逝,太子朱仰昭承继大统,史称——胤幽宗。
其昏聩无道之行,终致遗臭后世。】
弹幕很是激动。
[宣宗还是妇人之仁了,让这么一个祸害儿子上位,差点把大胤百年基业都毁了。]
[幽宗真是天胡开局,玩成天崩结局。]
[能不能让我魂穿朱仰昭,我一定带着现代知识回去改写他的命运。]
[呸!楼上的想得美。你还想穿幽宗,把我们明宗大帝放在哪里?]
养心殿。
宣帝心绪复杂,没想到这‘西筒’说出他的心声。
可未料到世事并未如同他所预想着的进行。
“幽宗……幽宗……”他喃喃念着这个谶讳的谥号,忽将青玉镇纸狠狠掼在地上。
宣宗踉跄扶住御案。
这逆子究竟在龙椅上做了什么孽障事?
是效仿卫懿公养鹤丧国,还是学那陈后主井中藏身?
他不敢想,又忍不住想。
东宫。
太子朱仰昭攥着崔氏的手突然收紧,指节泛出青白,惶恐道:
“太子妃,这天外之物说孤是幽宗?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才好,父皇一定会废了我的。”
崔氏反手握住那双颤抖的掌,暖玉镯磕在金丝楠木案上发出脆响。
语气温和道:“周崔两家盘踞朝堂,皇上想要动你没那么容易。”
太子在殿内来回踱步。
“可那谶语……幽宗!这是要遗臭万年的恶名啊!”他忽然驻足,眼底满是血丝,“孤自知资质平庸,却从未有过祸国殃民之念……”
崔氏垂眸掩住眼底冷意,指尖轻轻抚过袖口金线绣的并蒂莲。
她忽然轻笑出声:“殿下怕什么?谶语里的幽宗尚未铸成大错,您此刻改过,难道还能让史官写您未卜先知不成?”
天幕上穿着马面裙,笑容甜美的少女主播‘西筒’勾了勾唇角。
【可能有的看官会问,既然太子资质平庸,宣宗为何始终未改立储君?答案就藏在东宫那位深藏不露的太子妃身上。
崔南风出身江南名门,祖辈崔充是开国元勋,家族势力如老树盘根般深植朝堂。
这门婚事从一开始就是场精心的政治布局。崔家需要延续百年荣光,太子欲借世家之力稳固地位。】
【这位太子妃虽无倾城之貌,却将权谋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甚至敢以御赐宝剑终结太子两位良娣的妊娠,只为确保嫡子独宠。
当消息传入宣宗耳中,帝王震怒欲废黜太子妃,却被周皇后一句“陛下可曾思量崔家功勋”劝阻。
崔氏门庭显赫,朝中半数要职皆由其门生担任,江南士族更视崔家为精神图腾。动摇崔南风的地位,无异于撼动整个江南世族的利益根基。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看似温婉的太子妃实则运筹帷幄。
太子在御前奏对时的从容应对,背后是她连夜拟定的应对策略;朝臣们对太子的赞誉之词,皆经她笔锋润色。
正是这位心机深沉的世家女,用家族百年积淀的权势与智谋,将资质平庸的夫婿牢牢护在东宫之位上。】
弹幕开始滚动。
[多亏了崔南风,要不然幽宗时期也不会这么乱。]
[何止呢,还有后边夺权,啧啧……]
[我只好奇崔南风真的很丑吗?历史说她是有名的无颜女。]
这些弹幕夸张了。
不过他没想到,这个太子妃竟然深藏不露啊。
朱仰镇抬头停顿了一下,思索了一下太子妃的容貌。
不算丑,不过也不算美。
就是放在人群里找不到的那种。
东宫。
崔南风指尖无意识划过青玉案边缘,精心养护的丹蔻在案几投下细碎裂痕。
她望着窗外亮起的天幕。
一向完美的面具难得露出了裂痕。
她万万没想到这天外来的所谓天幕竟将她也盘点了进去,甚至还将她做的事情一一揭露。
“完了……全完了!”
太子攥着蟠龙纹袍角跌坐檀木椅中,冷汗浸透明黄中衣,
“这妖物连你残害皇嗣的事都抖落出来,明日早朝御史台定要参奏孤治家不严……”
崔南风猛然拂袖,青瓷茶盏在太子脚边炸开。
“殿下且看清楚!”
她抬手指向天幕,“满篇都在赞颂崔家百年功勋,连祖父开疆拓土的旧事都写得分明。这般情形,您究竟在惶恐什么?”
见太子仍如惊弓之鸟般瑟缩,她忽地轻笑出声,鎏金护甲叩在案头发出脆响。
“殿下可知汉武帝戾太子?卫后贤德如斯,不也因巫蛊之祸身首异处?反观您——”
她刻意拖长语调,
“只要谨慎行事,任那光幕说破天去,陛下岂会因几句谶语废黜储君?”
(http://xsgu0.com/book/fbaibb-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