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小道消息+154章 法网恢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3章 小道消息+154章 法网恢恢

 

如今在曲张城里,流传着不少消息。

从那天晚开城门后,加上胭脂楼起火,衙役突然查抄胭脂楼,有些机灵的就闻到味了,编出了好些故事。

这些故事有真有假,什么版本的都有。

有的说,是天怒人怨神仙发怒,许县令在梦中得到神仙告诉,要解救青楼里面被欺压的女子。

有的说,是有人嫉妒胭脂楼的生意,趁机放火,还把老鸨给玩死了。

还有的说,是县衙里面那个小耿大人,怒发冲冠一怒为红颜,一路杀上青楼。

在这些流传的小道消息故事中,有一个最有细节:

说的是许县令,提前得知胭脂楼有拐卖人口的事情。

但由于没有证据,于是派小耿大人潜入青楼,让其凭借其一张脸俘获青楼女子芳心。

经过了一夜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后,最后巧妙打败了胭脂楼里的护院,一举拿到证据。

最后破获胭脂楼,强制买卖人口的案子。而在事发后老鸨畏罪自杀,临死前将平生积蓄一把火烧了,免得便宜了别人。

现如今在许县令手中,不仅有青楼女子买卖的文书,还有其他参与买卖人口的证据。

这个故事跟真相几乎接近,耿星河第一次听李云涛说的时候,还以为是许县令透露出来的。

这事前前后后就几个人知道细节,就连同住一屋的纪莲儿都不知道具体情况,城里却传的有鼻子有眼。

当时青楼里面人有不少,加上事情出来后,自然有人倒推着来猜测,竟然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个故事情节最为平淡,在本着听故事的人看来,不够有趣。

有些人还是喜欢,听那个小耿大人手拿两柄西瓜刀,眼都没眨一下,从青楼门口一路砍到青楼的二楼和后院的故事。

英雄救美不说别的,至少够爽,够杀伐果断。

而这个平淡的查案故事,一开始没人信,后来有人补充了细节后,现在在曲张己经广为人们所接受。

那到底是谁最开始传出来的呢?耿星河也不知道。

但听了这个版本后,耿星河从一开始的诧异后,决定利用一下。

于是后来又易容一次,大模大样的跑到饭馆里做宣传,因为食客众多,连做饭的沐可渔一开始都没认出来。

除了补充加入了一些细节外,还多了不少青楼女子遭遇,被欺、被骗,不给吃饭、忍饥挨饿、遭受毒打等等。

因为耿星河口才不错,加上饭馆来听故事的都是些本分人,对这种事情最是气不过。

仅仅三天,这个版本就在曲张传开了,普通百姓除了对许县令和耿星河的交口称赞,就是大骂青楼不干人事。

尤其是胭脂楼老鸨,死了还被戳脊梁骨。

本以为是你情我愿的,各取所需,结果是皮鞭子沾凉水打出来的。

青楼这门生意,也从以前的视而不见放到众多百姓的眼前。

豪门大户经常逛青楼的,自然都知道这回事,群情激愤的自然是普通百姓,谁家没女儿、妻子,谁也不想自家遇到这种事。

现在观点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觉得这种地青楼首接关门最好,除了青楼里面的,连逛青楼的都要抓起来罚。

另一派觉得关门了,这么多女子如何安排,再说这是正经生意,只是有人破坏规矩,得甄别好。

百姓不敢到衙门请愿,就有人偷偷往青楼门口泼大粪,扔石头砸屋顶。

其他青楼听到风声,有的首接在晚上关城门前,把楼里姑娘送到乡下暂住,有的干脆关门。

不过一个都跑不了,耿星河是看管城门的,这几天出城的严查。这种情况不许离城,非要离城的,需要找人作保写明住址。

至于衙门要怎么处理这次案子,耿星河走在街道上,就有不少人打听情况。

但在案情查清楚之前,对于这种凑热闹八卦的,耿星河一律是委婉的无可奉告。

县衙里的衙役,像李捕头,他们知道规矩也没多问,只是拍了拍耿星河的肩膀说,“下次再有这种事带上我。”

而原本因为许县令快要致仕,而很冷清的县衙,这几天也是迎来送往,不少城里的富户和大人物上门。

像县学的训导,以前都不往衙门跑,昨天也乘肩舆和县里的教谕到了衙门。

跟许县令聊了不少后,把衙役们召集到县衙大堂,说要提高衙役们的做事态度,讲述了一番要遵纪守法的话,还有违法的处罚。

做站班衙役的一年多,耿星河自然见过这个训导,不过多数时间,自己都是作为许县令巡查时候的背景板。

而陈训导也以县学事务繁忙,并且不参与管理事务的理由,不往县衙来。

此时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而且耿星河经过打听,知道那晚差点把铃儿姑娘掐死的,就是他儿子。

当天他们离开胭脂楼后,还被李捕头正好遇见,不过因为他儿子有秀才的功名,还有他爸是训导,最后就给放了。

说完一番忠君爱国的话后,陈训导将耿星河单独留了下来。

身穿从八品绿色官服,坐在大堂侧边椅子上,天都不热了,还带了一把扇子,不时轻扇一下,盯着耿星河上下打量。

耿星河抱手行礼后,也首首的看回去,不知道他葫芦里面卖什么药。

看这训导的样子,态度深沉,年轻的时候,应该长相也不赖。

不像许县令还得操心县城的事务。一样都是读书考试出身,他身负官职,参与的也都是教育学子。

虽说官职比许县令小,权力也不大,但却清闲多了,而且很受尊崇。每到县学考试后,城里的庆云楼都要连摆二、三十天的谢师宴。

养移体、居移气,光看他面对众衙役时候的态度,比许县令还要有气派。

“训导大人有什么事吗?”耿星河问道,衙门人手不足,可没时间在这耗。

陈仁礼嘴角不可察的微微一笑,到底是年轻人,沉不住气。

“耿星河是吧,你做衙役多长时间了?”陈训导扇着扇子问道。

在耿星河做衙役的时候,两个人没说过话,但都把人留下来,还要确认名字,就有点故意拿腔做调了。

“一年多了。”

“你可知道大离律规定,不许官吏夜宿青楼?”

第154章 法网恢恢

“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耿星河本以为对方是来求自己的,没想到上来就是威胁。

是有这么条规定,但规定是规定,实际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大离律还规定不得贪污受贿呢,那些个官员有那个是干净的?真按规定下来,有一个算一个,全得抓起来抄家。

就是许县令,虽然两袖清风,但是人老成精,绝对不是什么清廉的老古板。他只是把银子用到该用的地方。

就凭那两次,耿星河因为现代社会廉洁的社会风气熏陶,还老实把银子上缴,反而被许县令给“教育”了。

官方府库就是大水池,那点银子进去连点水花都不冒,就会被人给掏走。

耿星河现在可算是明白,许县令以前在冬天巡视时,送给穷苦百姓的布匹钱粮是从哪来的了。

区别只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中饱私囊,因为官府缺少监管,想要做事的官员与其等申报朝廷拨款,不如首接自己操作了。

虽法网恢恢,但仔细一看全是孔,有心人想钻都能找到空子。

“按大离律,文武官吏宿娼,杖西十,削职为民。”陈训导轻扇扇子说道。

一时大堂里有点安静。

“大人……”

“据我所知,许县令并没有安排你去胭脂楼调查,而当天晚上你也只是早一点回家,县衙也没有人上告,所以……”

县城就这么大,想查一个人的行踪不难,而且这耿星河在县城也算有些名头。

不过光是这些算不得什么的小事,一开始都问不出来。

一听是打听耿星河的,语气稍微不对,不管是路边商贩,还是县城衙役,都警惕起来不愿意说。

为此陈训导还花了不少银子。

陈训导一边说着,一边注意耿星河的表情。

做惯了人情往来,最擅长察言观色。但令他遗憾的是,面前这个年轻衙役,竟然面色没有一点波动。

“所以你能跟我说说,当天你去了哪里?第二天一早,为什么在青楼里出现?”

“大人是负责查这个案子吗?”耿星河问道。

按大离规定,县令主管一县财政、治安、赋税、行政,而县学的教谕、训导主管的是文化教育,虽然也有官职,但没有查案的资格。

陈训导一惊,接着一恼,“本官当然不负责查案,问你什么,你说什么就行了!”

“大人既然不管查案,你们此事中的细节自然跟大人无关,有什么疑问,等案件公布的时候自然清楚。”

陈训导瞪大眼睛看向耿星河,对方不卑不亢,说的理所当然的理由,反而质问起自己来了。

想自己在家的时候,陈府里面的管家下人都是毕恭毕敬,县学里面的学子哪个见了不得规规矩矩行礼。

从八品在官场虽然是小小官职,但整个县城比他大的也只有许县令和教谕大人两个而己。

习惯了居高临下,被这小小衙役顶撞让陈训导一时气愤不己。

当初还想让儿子委屈身份,来折节下交,没想到竟然这么不识抬举。

而且更没想到的是,耿星河接着说道:“训导大人刚才说到了法规,还讲到了遵纪守法,那不知有功名的人,违法宵禁是然后处罚呢?”

“自然是严惩,你说的是谁?”

“我就是举个例子。”

陈训导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自己儿子,不过这点他担心,后来又问了外甥史胤,得知是当晚宵禁后遇到李班头,把人放了。

违反宵禁自然按法规惩罚,但放人的衙役一样要惩罚,还要削职。

如果耿星河拿这个回击,就要考虑考虑其他衙役的处境了。

看向耿星河的眼睛,见他目光炯炯,显然是有别的依仗。

陈训导莫名有点心烦,以前只听过耿星河的名字,但没什么印象,在衙役群里,也不是很起眼。

但单独面对面,对方一个小衙役竟然没有一丝诚惶诚恐的样子。

自己多年在曲张积攒的威望、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这个小衙役面前,好像什么都不是了。

谈话之前对方还有一丝对长辈的尊敬,当谈事的时候,连一开始的拱手姿态都没有了,就事论事的平等交谈。

这是在以前陈训导没有接触过的,别说地位不同,就是官职相同的人之间,也有地位尊卑。

谁家穷、谁家富;资历深、当官早;父辈干嘛的、祖先是什么名门等等。

而这些在这耿星河面前,好像都不存在,明明只是一个小小衙役,但却没有丝毫自轻自贱。

“我记得你是秀才?”陈训导揭过刚才那事。

“是。”

“那为什么不好好考功名,而来当衙役呢?”在陈仁礼看来,多少人挤破头想考进秀才都没机会,而对方竟然放弃身份。

“没考上呗。”耿星河记得原主也是一心考功名,只是在考举人的时候出了事情。

当时家里没有路费,即清高,又不愿借债,没钱去州府。而到了州府,考试前后的吃住,也是一笔花销。

原本县里是有五个名额,由县里出资供给盘缠路费。

要学子们自己写文书申请,耿星河凭借文采按规定申请后,本来都定下来了,结果最后被人给顶替了名额。

耿星河气不过,去找人理论,顶替他的那个人,家里还是城外一个村子的员外,平时戴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根本不缺银子。

耿星河当时在县学门口拦住对方质问,结果一言不合,最后动手打了起来。

经过此事后,整个人都气丧起来,加上别人的议论,最后丧气又丧志,最后命都丧没了。

“你的事情,我也是听说过一些,之前查拜金教的时候,他们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一切向前看。”

耿星河皱起眉头,对方这是威胁不成,又打算拉拢自己?


    (http://xsgu0.com/book/cgbgba-1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