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轧钢厂的红砖墙上爬满冰棱,寒风卷着煤渣在厂区主干道呼啸。
楚卫东刚带着保卫科跑完操,军大衣上还凝着白霜,门卫室的老式电话就刺耳地响了起来。
听筒里董抗战的声音透着几分急切:“卫东,立刻来我办公室。”
楚卫东踩着咯吱作响的冻硬地面,穿过飘着铁屑味的车间走廊。
推开厂长办公室的木门,热气裹着浓茶味扑面而来。
董抗战正对着墙上的运输路线图皱眉,烟灰缸里堆着半截还在冒烟的香烟。
“坐。” 董抗战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目光在楚卫东身上打量
“省里头刚下了紧急任务,要护送一批精密零件到黑龙江。
这批货走铁路,上头点名要咱们保卫科派人押运。”
楚卫东双手撑在膝盖上,目光落在桌面上的文件:“ 处长,具体什么规格?押运人手和路线......”
“别问那么多。” 董抗战打断他,“你带队,带六个保卫员,今晚八点到货运站装车。
到了黑龙江,再押运一批特种钢材回来。记住,全程保密,不许和任何人透露货物信息。”
楚卫东心里 “咯噔” 一下。这种临时且保密的任务,多半藏着不简单的背景。但他只是点头:“是,保证完成任务。”
“路上注意安全。” 董抗战起身拍了拍他肩膀,语气缓和了些。
“你小子脑子活,要是能顺路办点厂里的事儿......” 话没说完,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从办公室出来,楚卫东靠在楼梯间的铁栏杆上,点了根烟。
火车要途经七八个城市,每个地方物资差价巨大。
如果能...... 他狠狠吸了口烟,把烟头按在生锈的栏杆上碾灭。
回到办公室,楚卫东摊开一张泛黄的旧报纸,在空白处写写画画。
窗外的阳光透过蒙着煤灰的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斑驳光影。他计算着每个城市的物资价格,回忆着供销社的限购政策。
“猪肉在吉省是八毛一斤,到黑龙江能卖到一块二;
苹果在辽宁产地两毛,运到北边至少翻三倍......” 他咬着铅笔头,眼睛盯着墙上的铁路线路图。
首到中午下班铃响,楚卫东才收起纸笔。他把军大衣领子竖起,迎着寒风往厂外走。
自行车铃铛在巷子里清脆地响着,他拐进一条飘着煤球味的胡同,在一扇掉了漆的木门前停下。
“咚、咚、咚。”
门开了条缝,赵大勇探出脑袋,见是楚卫东,立刻咧嘴笑了:“卫东!快进来!”
屋内暖烘烘的,煤炉上的铝壶冒着热气。
赵大勇媳妇正在腌酸菜,案板上摆着刚切好的白菜帮子。“弟妹忙着呢。”
楚卫东把军帽放在桌上,“大勇,找你打听点事儿。”
赵大勇擦了把手,从碗柜里摸出个粗瓷碗,倒了碗热水:“跟我还客气啥!说吧,是不是又要倒腾点啥?”
楚卫东接过碗,吹了吹浮在面上的茶叶:“最近市面上猪肉、水果、菜价啥行情?”
“猪肉啊,” 赵大勇挠了挠头,“供销社还是凭票七毛六,但黑市上没票的得一块一。
水果嘛,苹果橘子都贵,尤其是香蕉,普通人家根本见不着。” 他压低声音,“我听说二道贩子从南边倒腾橘子,在咱这儿能卖五毛一斤!”
楚卫东眼睛一亮:“菜呢?白菜萝卜这些。”
“白菜便宜,供销社三分钱一斤,但不好买。萝卜五分钱。
不过要是能拉到乡下,这些菜价还能压一半。” 赵大勇凑近了些,“卫东,你该不会......”
“就是随便问问。” 楚卫东笑了笑,心里却快速盘算着。如果能在产地低价收菜,运到缺菜的城市......
这时,赵大勇媳妇插话道:“对了,听说粮食局那边最近在收黄豆,价比市面上高两成。”
楚卫东猛地抬头:“消息可靠?”
“我娘家表哥在粮站,昨天刚说的。” 她擦了擦手,“说是要支援北边,收了不少杂粮。”
楚卫东把茶碗重重放在桌上,站起身:“大勇,谢了!我还有事,先走了。”
“哎!吃了饭再走啊!” 赵大勇追出门,只看见楚卫东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
楚卫东骑着自行车在寒风中疾驰,脑子里全是数字和路线。
黄豆在产地五毛一斤,运到黑龙江能卖八毛;白菜在乡下一分钱一斤,到城里能翻三倍...... 但押运任务纪律森严,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做点买卖?
路过菜市场时,他停下自行车。案板上的冻猪肉泛着青白,摊主正用铁钩子敲着冰碴子叫卖。
突然,他想起董抗战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嘴角慢慢扬起一抹笑意。或许,这场押运任务,就是个难得的机会......
寒风如刀,割得人脸生疼。
楚卫东骑着自行车,车轱辘碾过结冰的田埂,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他裹紧军大衣,在一处挂着 “大兴” 木牌的路口停下。
这里是一片村落的分叉口。夜幕低垂,远处零星的灯火在寒风中摇曳,像是随时会被吹灭的希望。
赵大勇和西个小伙子早己在路口等候,跺着脚搓着手:“卫东,咱们怎么走?”
楚卫东从兜里掏出半包大前门,塞给赵大勇一支:“咱们五人按照之前的约定顺序,骑着车去往定好的目标,大勇你和我走。”说着,两人朝着村子深处走去。
这边的村子赵大勇和他那几个人早就踩熟了,谁家有点什么玩意,大勇这几个人比主家还熟悉呢。
楚卫东两人进了村,先是到村长家拜会了一番。
村长家的土坯房里,煤油灯昏黄的光晕下,村长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见到楚卫东和赵大勇推门而入,他愣了一下,随即热情地招呼:“赵同志,这大冷天的,怎么有空来咱村子?”
楚卫东在炕沿坐下,搓了搓冻僵的手:“村长,不瞒您说,我这次来,是想请您帮个忙。”
他压低声音,“厂子想给职工搞点福利,但不能声张,您懂的。”
村长眉头一皱,看了一眼没说话的赵大勇,知道主事的是楚卫东,警惕地看了看西周:“小同志,这事儿可不好办啊。现在物资紧张,上面查得严......”
楚卫东掏出烟盒,给村长递上一支,又递过去5块钱。
村长沉默良久,吧嗒了几口烟,才缓缓开口:“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豁出去了。
哎呀,后生啊,你是不知道啊,这树上能结多少果子我们哪里能计划的了的嘛,咱们这就是产梨子的的区域,哪里卖的出去,运输又没有这个条件,也叫不起车子来运啊,供销社又愿意多收,村民们都放几大筐放在地窖,我们心里也慌啊!”
楚卫东攥着村长的手说道:“村长,老乡们的苦我们都清楚。
这次就是想给大家解决点实际困难,您要是有渠道,帮衬帮衬。事成之后,厂子也不会亏待您和乡亲们。不过这事可不能说出去啊”
村长低声道:“放心、放心,这事我明白,村里人满意,一定会守口如瓶”
楚卫东点了点头。
村长掐灭烟头,站起身:“那行,我这就去挨家挨户问问。”
没过多久,村子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敲门声。“老李家,在家不?有点事儿和你商量。”
“张大娘,起来没?有点好事儿找你。”
在村长的动员下,村民们纷纷起床,摸黑将自家攒下的鸡蛋、梨子、黄豆、各种物资装进大土筐。
月光下,破落户的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陆陆续续拎着大土筐赶来,有的还穿着没扣好扣子的棉袄,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
等村民们都散去后,楚卫东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递给村长:“这是辛苦费,您拿着。今晚我会派人来拉货,您叮嘱大家,夜里千万别出来,省得撞见了麻烦。”
村长接过钱,当然保证道:“同志,您放心,在这村我说话绝对好使,我一定交代下去,但是后生啊,你以后还来吗。”
楚卫东肯定的点了点头:“来,有什么山货特产都留给我,我下次多带点钱过来”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复,村长满意的走了,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能为村里人带点额外的收入,总比烂在家里好吧,自己也能落点好,这笔买卖不亏。
等了好一会夜深人静,整个村子都陷入了沉睡。
楚卫东独自一人来到存放物资的仓库。仓库里堆满了大土筐,鸡蛋在筐里轻轻晃动,梨子散发出淡淡的果香。
他警惕地环顾西周,确定无人后,心念一动,眼前的物资瞬间消失,被收入了随身空间。
(http://xsgu0.com/book/cffjji-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