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闹市杀薛仁杲以及其手下数十名降将后,十二月初,刚当众打了一棒子的李渊随即展开安抚工作。
李世民拜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长春宫,关东诸府兵马并受节度。
不久又加封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
回顾一下这大半年李世民的火箭式权力扩张速度。
李唐建国之初,封秦王,开府,有权组建自己的班子;
尚书令,掌典领百官,掌五品以下官员的升迁任免。
虽然没有决策权,却把基层执行环节牢牢握在手里。
看着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拉磨差事。
却让李世民初入朝堂时,就不得不深入吏治,摸清官僚体制的部运转脉络。
并亲力亲为,体察百姓生活疾苦、研究财政税收情况、总管军需后勤调动。
在担任刘邦精神和政治领袖的同时,广泛涉及并统筹萧何、张良和韩信的各自分管业务。
在打通一条条错综复杂的业务流程线,捋清一团团盘根错节的乱麻过程中,将自己的控制力暗暗根植于广大的基层土壤中。
扶风之围时,加封李世民雍州牧,即长安市市长。
并总管关中平原的地方军事和行政事务,方便他调集资源打仗。
第一次浅水原战败后,按理说是李渊唯一能够光明正大限制李世民权力的机会,很遗憾,被他自己放过了。
第二次浅水原战胜,李渊又不得不送上奉上叠甲大礼包。
第一,太尉,正一品,名义上最高军事长官,传统荣誉头衔,不值钱;
第二,陕东道行台尚书令,一个巨值钱的地方职务,和中央尚书令平级。
大行台,自成行政系统,官职设置无异于中央,管理辖区内一切军事行政权。
相当于部门配置一如总公司的头号分公司,甚至完全有和总部打擂台的业务实力。
倒真不是李渊突然良心发现。
目前,此职务着实与蒙古国海军司令、撒哈拉渔业部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赤裸裸的空壳公司,就名儿唬人,别说注册资本了,连公司大楼地基都没地儿打呢。
陕东道,以洛阳为治所,辖区是陕州以东首到大海的庞大区域——
王世充、窦建德的地盘,或称东中国。
大唐宇宙的尽头是洛阳。
至于洛阳以东,孩子,你要学会自己去看大海!
顺便把爹也带上。
和年初遥封李世民赵公时相似,用意显而易见:
老二呀,别老盯着咱家关中这一亩三分地的盘子啦,往东瞅瞅,那边儿可还有一半呢啊,打下来就归你 !
于是,秉持着能者多劳、智者多忧,好使就往死里的干的高效用人原则。
在西线平定后,李渊又投喂了一张巨型大饼,把李世民撒出去顶在了摇摇欲坠的东线上。
毕竟,画饼的意义就在于,充分激发骨干精英的自我驱动力,拒绝等靠要思想。
以毅然决然、一鼓作气地执行穿透力,给我往东,进发!
不过,哪怕地盘几乎没有,既然画了饼封了官,那就必须得给政策、批编制。
这意味着李世民有权在东中国的版图上,架设一个以自己为核心,以嫡系亲信为治理班底的国中之国。
比如刘文静同志,以战功恢复爵位,并调离李渊的中央领导班子。
从纳言迁任尚书省下的民部尚书,并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而彻底被李世民纳入麾下。
李渊是兄弟们的皇帝不假,但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的老大是李世民。
第三,蒲、陕、河北诸总管兵皆受其节度。
河北,不说了,八竿子打不着。
蒲州,太原和长安间的屏障,主要作用抗突厥南下入侵,另外就是,那黄河边还戳着一河东城钉子户呢。
现在兵都喂你嘴边了是吧,二郎琢磨琢磨,啥时候给爹把钉子拔了呀。
李渊抓牢中央决策权,稳坐长安,掌控禁军,并立马用糖果加大棒把李世民赶出长安。
自以为大权独揽、高枕无忧。
却没想过,只要李唐政权还想要生存,就必须给李世民不断发展壮大的成长机会。
而这中间一次次看似精明的制衡、掣肘和打压,除了不断消耗君臣父子之的间忠义信任与骨肉情谊。
让李世民愈发觉得这爹不地道(不是个东西)之外,从长远看来几乎毫无意义。
当一个人自以为是绝对主角,却不愿承担对应责任的时候,自毁长城的祸根,早己悄然埋下。
武德元年冬,天还一片漆黑,林溪的小院就亮起灯光。
今儿是十二月初一,开大朝的日子。
早朝有三等。
日朝,每日卯时处理军政,三品以上官员和亲王、郡王参政,五品以上陪列;
常朝,武德年间多事之秋,五日一次;
大朝,朔望之日,多为军国大事或节庆日开设,九品皆入,比如今日。
这种集体开大会的项目,对林溪来说还是挺新鲜的。
虽然六月就被封了个五品官,但这半年基本不是打仗就是驻军,中间好不容易回了趟长安,还都在蹲号子中度过。
所以,这是她第一次上朝。
也不得不天没亮爬起来捯饬自己。
内穿白色中衣,套上一袭绯红色官服,腰束银鱼袋和铜质鱼符(工作证和卡套),头戴进贤冠,冠上三梁。
手上拿沉甸甸的象牙朝笏。
一般朝笏,是官员持于胸前,用于记录奏事要点的工作“小抄”。
但对于她这种三品以下的官员来说,除非被点名,一般也没啥发言资格,纯纯礼节性托着练臂力。
早朝上,陛下将对秦王及立功者进行封赏,并命秦王离开长安,镇守长春宫。
其实,像这种战后礼节性总结表彰大会,决策内容早就提前拍板,大家也己通知到位,上朝不过是走个过程。
针对圣上的封赏内容及其深刻内涵,秦王府班子早己开小会讨论,并进行了极为透彻的分析。
其中也包括林溪的职位晋升。
不得不承认,乱世出英雄。
跟对了领导,以军功立身正名。
如此火箭般的上升速度,对于她这个刚满十八的年轻人来说,在和平年代是难以想象的。
凭浅水原之功,职事官从五品参军,升至正西品秦王府中郎将,可统领玄甲军一部。
加封镇国大将军,正三品散官。
并赐爵从五品扶风县男,赐田宅。
结论很清晰。
对于她这个显而易见的李世民铁杆,李渊己经彻底放弃拉拢或外调,也绝不给啥额外实权。
不过,鉴于早期小股东,顶着从元之功和圣上义子的名头。
为了鼓舞士气、彰显李唐恩待功臣,一些虚名财货还是能往上怼一怼的。
(http://xsgu0.com/book/c0fgga-1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