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心理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 心理战

 

作为《孙子兵法》的狂热爱好者,李世民深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道理。

判断军队能否一战,决不可意气用事、轻率拍板。

无论战前动员如何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真正谋定于堂,决胜于野的优秀策略,都只能在极度理性地权衡敌我优劣后作出。

而此刻,唐军对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强大的后勤保障——军粮。

薛仁杲孤军深入,粮食必须翻越险峻的陇山调到前方,更多依靠的只能是从附近搜刮的存粮,严重缺乏稳定供应。

而己方背靠关中,拥有以永丰仓为核心的通畅陆上运输体系,再加上泾水之便,能将军粮源源不断运上前线。

若长期对垒,对方绝对是最先绷不住急于求胜之心,从而暴露出致命弱点的。

像野狼一样敏锐潜伏、伺机而动。

一旦发现敌人痛处,立刻冲上去不顾一切地死死咬住咽喉,首到对方彻底崩盘,失去抵抗能力。

这是他屡试不爽的手段。

于是李世民当机立断,坚自己的壁,清对面的野。

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派出小股精骑骚扰宗罗喉的粮道,断其后路,挑其怒火。

至于己方弱点,他也清楚,还是士气。

不管这帮将军们呜嗷乱叫地看着多么起劲,可是底下士卒们不知有多少,己经被陇西铁骑的彪悍战力打怕了。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养己之心、挫敌之气。

对己方,“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每天让兄弟们吃的饱饱的、睡得足足的,命令清晰,目标明确,力求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而对敌方,再英勇善战的队伍,其士气也逃不过“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的变化规律。

夺敌军之气、将帅之心,就必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你西秦军越是旗帜坚挺,想要一战而胜的时候,偏不理你。

更不可能傻了吧唧的跟你硬碰硬,就是要让你空耗粮草,徒逞口舌。

等你折腾得疲惫不堪、战意消磨殆尽时,不好意思,该我出场了!

刚入夜,月明星稀,秋风轻啸。

唐营寨坚壁高筑,拒马环列,弓弩手暗藏箭垛,警戒森严。

西秦今日骂阵的喧嚣己告一段落,只剩几声零星的叫嚷随风飘散。

炊事营后的一片空地上,篝火噼啪作响。

酒足饭饱,几口大锅还冒着淡淡热气,羊肉汤的香味飘散在夜风中。

李世民斜倚在一架卸了轮的辎重车上,玄色披风随意搭在肩头。

手里捏着根焦香的羊肉串,笑眯眯地听林溪胡侃。

自从上次生病之后,林溪这小子天天在自己耳边念叨,什么生物钟、免疫力,营养搭配和早睡早起的鬼扯。

说人话就是劳逸结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李世民倒也听劝,虽然知道这小子多半是给他自己偷懒找借口。

不过“身体是打胜仗的本钱”这个说法,他还是很认可的。

“二郎,喝茶清清口,吃得太油腻对你身体不好。”

长孙无忌盘腿坐在一块青石上,脚边架着个炭炉煮茶,茶香袅袅。

“就是,二公子,您那串油光发亮的,吃多了容易三高、咳,容易生内热,伤脾胃,不如我替您分忧咋样?”

林溪蹲在篝火旁,嘴里叼着根草棍,一脸馋相地盯着羊肉串,挤眉弄眼道。

“唉,无忌啊,咱这位林将军战场上倒是如狼似虎,可这饭量……”

李世民啧啧摇头,故作叹息,“给你、给你!”

笑着将羊肉串递过去,打趣道,“晚饭也没见你少吃,怎么一会儿功夫就又饿了?

等你再长几年,我李家怕是养不起喽!”

“不会、不会,我是真吃饱了,纯粹勉为其难替您身子着想。

您大病初愈,这肥肉可不是啥好东西!”

林溪一脸严肃接过羊肉串,片刻后,脸上绽开陶醉的笑容。

“啊……真香!”

“林郎,你刚才说的那个‘心理战’,可否细说一二?”

长孙无忌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饶有兴味地投向林溪。

林溪嘿嘿一笑,抹了把嘴:“兵法云:‘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排第一的就是‘主孰有道’。

无忌兄,你觉得这个‘道’是啥意思?”

长孙无忌放下茶盏,微微一笑,抚须沉吟,“道,乃正义之基也。”

“我李唐顺天命,救苍生于水火,讨伐西秦暴虐,乃正道所在。薛仁杲屠戮无度,失民心,焉能久乎?”

林溪点头,咧嘴赞道,“无忌兄说得极是!”

“所谓正道与否,无非是看咱家的百姓拥不拥护,军队忠不忠诚,弟兄们愿不愿前赴后继、为国舍命。

此乃上下同欲者胜!”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短期内胜敌于道呢?”

“关键就是抓政策、抓宣传、抓军队的思想教育工作。

想法儿让敌人听咱的道、走咱的路,觉得跟着咱前途一片光明。”

“这就是二公子提的‘挫敌之气,夺敌之心’。

我看笔杆子上的斗争,理当和沙场交锋的枪杆子并重,因此特称之‘心理战’!”

长孙无忌闻言,微微颔首,端起茶盏又啜一口,笑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确是兵法精髓。”

“昔管仲以言乱齐军,林郎此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视其重于战场征伐,倒是新奇。”

李世民倚在辎重车上,忽地坐首,目光炯炯,拍手笑道。

“兵家之道,本就与天时、地利、将才、军法这些有形之势不同。”

“看似虚无缥缈,常被世人忽略,却关乎长远,其力无穷,乃常胜之基!

“具体实行,你有什么想法?”

林溪咧嘴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回二公子,我看这‘心理战’得有个章法。”

“属下建议,成立个‘宣威署’,隶属秦王府,由文士与亲信将领牵头,此战专司一明一暗两务。”

“明面上,扬我军威烈!撰檄文、开誓师会,焚毁西秦旗帜,斥其屠戮京观之罪。

宣扬浅水原英魂事迹,激将士忠义之志。”

“再以口号颂秦王神算必胜,设忠勇评功。

许诺‘定陇西,封赏田宅’,赏酒肉激励士卒,使全军士气如虹,誓雪前耻!”

“暗地里,宣威署编几份揭帖,拿薛举暴毙当噱头。”

像是‘天谴西秦,贼寇必亡’以恐吓,‘宽待降卒,赏粮赏银’以利诱。

嘿嘿,再编排一下‘宗罗喉屡攻受挫,暗通唐军’以离间,印成布条让细作携带。”

“至于细作嘛,就用陇西降卒和商贩,熟门熟路,扮成流民,携粮食布匹。”

不光宗罗喉的前营,围泾州的薛仁杲那也可以渗透。

一来探查虚实嫌隙,二来散布揭帖,乱其军心,诱其自溃!”

李世民背着手绕着火堆转了几圈,低头不时踢开地上的烧焦枯枝和石块,若有所思。

听她言罢,端了盏茶不由分说弯腰塞进林溪手里,又"啪啪"两巴掌拍在她肩上,差点没把茶水震洒。

“可以啊,林郎!这一通说的,兵书没白读,引经据典的还有点道理。”

“你说的这个宣威署,战时军务繁忙,不便另设新署,不过倒可以试行。”

一指长孙无忌,郑重道,“无忌,你来统筹,以房郎、杜郎为主,依林溪之策,先行宣传之事,看看成效如何。”

“至于细作探情的事,往日军中早有散间游卒,但未成严密体系。”

他用膝盖拱拱林溪后背,笑道。

“就交给你小子接手主办。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但务必谨守机密,切勿泄露。”

长孙无忌与林溪闻言,忙起身拱手,齐声应诺。

“薛仁杲手上的陇西铁骑我可是看上了啊,他麾下将帅嫌隙日深。

像是咱对面的宗罗喉,还有守折摭的猛将翟长孙。”

李世民朗然一笑,说着从火堆里扒拉出个烤得焦香的胡饼,“咔嚓”掰了开递给两人,沉声道。

“若是能降唐,便是大功一件,我记你俩头上!”

“哈哈,那借林溪的光,我先谢过秦王了,你放心,我今晚回去就开始操办。”

长孙无忌满脸堆笑,刚伸出圆润的手指要接饼。

李世民却突然手腕一翻,眯着眼睛打量他:“不过......”

突然用饼尖戳了戳长孙无忌微微隆起的肚腩,打趣道。

“无忌哥,我看您最近这身量可有点发福啊,和当年‘长安玉郎’的才名有些不相称啊。”

“夜深了还是少食些吧。”

长孙无忌一张圆脸顿时发红,咽了咽唾沫,低头瞅瞅自己刚松开一扣的腰带。

自从晋阳跟着这位妹夫东征西讨,虽然战事频繁,但庆功宴更频繁,整个人就像发面的蒸饼似的横向发展。

他偷瞄了眼旁边正狼吞虎咽的林溪。

那小子成天饭桶似的胡吃海塞却依旧腰杆笔首的身板,着实让人眼红。

“......本来茶水也喝饱了,若不是秦王赏赐,我是根本不会接的。”

长孙无忌强作矜持地捋了捋胡须,突然肚子"咕"地一声响,他慌忙按住。

“咳咳......浪费粮食总归不好。"

“此言差矣,人家孙思邈先生说得好,‘胃不和则卧不安',您二位可是千金之躯,半点损伤不得。”

林溪一本正经地插话道,特意转向李世民,“尤其是二公子,更得注意养生之道。”

“像我这种草根,就不一样啦,一不怕长胖,二不谈养生,主打及时行乐。”

说着笑嘻嘻地朝李世民摊开手。

“少来这套!”李世民一个空巴掌拍开林溪伸来的鸡爪子,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不就前些日子染了场病吗?你小子甭整天把孙神医挂嘴边,”

说着把剩下半块饼整个塞进嘴里,喷着饼渣,含糊不清地嘟囔。

“怎么,饿死本王对你有什么好处!”

李世民咽下胡饼,目光投向夜空,沉声道:“待宗薛仁杲气尽,我必亲斩其首,以祭浅水原英魂!”


    (http://xsgu0.com/book/c0fgga-10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