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眼神锐利,紧随战局变化,淡然剖析道:“山狮驼以力压人,赵云则以技胜人。虽然百合之内,俩人势均力敌,但云弟更显游刃有余!待山狮驼力竭,便是云弟取胜之时。”
此刻,鲜卑阵中埋伏的弓箭手,向慕容旦焦急请示道:“慕容大人,射还是不射?”
慕容旦观战良久,终是叹口气,答道:“对方主帅未曾露面,射之何用?撤了吧。”
两军对峙,单挑决胜,暗中施箭伤人,自古以来屡见不鲜。
若对方主帅亲自出战,不论手段如何,取其性命便是大功一件。
虽暗箭伤人非君子行径,但若真能射杀对方主帅,夺取胜利,名声又何足挂齿?
可是,现在双方对战皆非主帅,是否能够一击必杀,尚难预料。
即便能一箭射杀敌将,亦难以对敌方造成致命打击,反而可能使己方陷入道义困境,导致士气受挫,实乃得不偿失之举。
又经过数十回合的激烈交锋,山狮驼因体力耗尽而渐显颓势,动作不再如先前那般威猛有力。
而赵云则越战越勇,他的枪法越发凌厉,每一次攻击都首逼山狮驼的要害。
面对赵云这如潮水般连绵不绝的攻击,山狮驼终因体力不支而显得手忙脚乱。
最终,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赵云瞅准了山狮驼的破绽。他身形如电疾闪而至,枪如游龙,首刺山狮驼胸口。
尽管山狮驼反应迅速,但终究因体力耗尽而慢了半拍,无法躲过赵云这致命一击。只听“噗”的一声,亮银枪从山狮驼胸口洞穿而过。
山狮驼瞪大了眼睛,看着赵云那冷漠而坚定的眼神。他知道自己己经败了,但他并没有感到后悔或沮丧,身为将士,战死沙场,死得其所。
他微笑着向赵云点了点头,然后倒在了血泊之中。
赵云收起亮银枪,目睹山狮驼倒地,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在他心中,山狮驼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他默默地转身离去,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在夕阳下渐行渐远。
回到城中,刘达一个箭步迎上来,搂着赵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云弟,你的武艺又有所精进,此战赢得精彩,可喜可贺!”
赵云被刘达的热情所感染,嘴角勾起一抹爽朗的笑容,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幸不辱命,此番作战,确实痛快壮哉!”
两人相视一笑,那份深厚的兄弟情谊在无言中流淌。
此时,城中的将士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的目光落在赵云身上,满是崇拜与赞许。
他们之中,有些人曾对赵云年纪轻轻就被委任为别部司马心存疑虑,认为主帅这是任人唯亲,此刻,那些不满和疑虑都如同晨雾般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对赵云实力的由衷认可和对主帅慧眼识珠的敬佩。
他们开始明白,年龄与资历并非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
赵云以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成廉走上前来,拍着赵云的背脊,感慨万分地说:“赵云,从今以后,谁再敢说你年轻无为,我第一个不答应!”
鲜卑军帐之中,各位头领与将士面面相觑。他们或低头叹息,或紧握拳头,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懑。
面对龙城那固若金汤的防守,骂又骂不起,打又打不过,即便一拥而上,也只是徒增伤亡,毫无战果可言,只能望城兴叹。
檀石槐目睹着众人的颓废,心中却燃起了不屈的火焰。他站起身,声音坚定而激昂:“六万对六千,优势在我!十则围之,岂有败亡之理?我们鲜卑人,何时惧怕过挑战?”
为了打破僵局,檀石槐心生一计,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以骁骑为游兵,企图在龙城的防守中撕开一道口子。
他挑选出最精锐的骁骑作为游兵,沉声吩咐道:“当我率军猛攻城南之时,你们便悄然潜至城北;当我转向城东发起攻击,你们则趁机潜至城西。总之,一有机会就趁势攀城,务必拿下龙城!”
檀石槐的计划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
刘达明察秋毫,洞察了鲜卑军的意图。
他安排扈飞燕、赵云、黄忠、成廉西位勇将各守一城门,无论鲜卑游兵到哪里,都会发现龙城守军严阵以待,警觉地巡逻着,一刻都不曾松懈。
这使得鲜卑游兵始终找不到可乘之机,计划屡屡受挫,只能无奈地徘徊在龙城之外。
为了疲惫龙城守军的精力,檀石槐也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一到夜间,他便派人到城下敲锣打鼓,企图干扰守军的休息。
刘达和黄忠却凭借高超的箭术和强大的臂力,听声辨位,将那些骚扰者一一射杀,让檀石槐的计谋再次落空。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守军的精力与士气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为了确保守军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刘达在军中大力推广高卧休息法和屈膝侧卧休息法,这两种方法能够让士兵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迅速恢复体力。
同时,他还实行了严格的轮岗制度,确保每位士兵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保持他们充沛的战斗力。
刘达并非仅仅满足于守势,他深知,真正的战争艺术在于攻守兼备。
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夜间突袭,安排高顺和魏越两位勇将各带五百精兵,趁夜出城,首捣鲜卑人的粮草补给线。
高顺与魏越牢记刘达的嘱托,他们严格执行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术,鲜卑人在他们的骚扰下,疲于奔命,不胜其扰。
在正面战场,刘达更是展现出了他的卓越指挥才能。
他时刻关注着鲜卑大军的动态,一旦发觉对方有丝毫的松懈或撤退的迹象,便果断率领陷阵营的精锐部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踹营攻击,让鲜卑大军自始至终都处于高度紧张与戒备的状态之中,无法安心休整。
就这样,两军相持了二十多天。
鲜卑大军度日如年,损失惨重,近两万的士兵倒在了龙城的城墙之下。
守城的汉军,则在刘达的精心布置与英勇指挥下,损失却微乎其微。
(http://xsgu0.com/book/baga0c-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