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治气的较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治气的较量

 

檀石槐引着士气低落的军队撤回营地,手中的马鞭如同他此刻的心情,被狠狠地掷在地上,尘土飞扬中,他咬牙切齿地低吼:“汉人欺人太甚!寡人誓要踏平龙城,让那嚣张的汉人血债血偿!”

相较于檀石槐那苍白无力的怒言,刘达则以一种更为高雅且锋利的方式回应。

他站在龙城的高墙上,望着下方黑压压的鲜卑大军,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随即吟咏出一首充满挑衅与豪气的诗篇:“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破鲜卑誓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如同号角,瞬间点燃了汉军的斗志。瞬间点燃了龙城之上与城墙之内六千汉军男儿的热血。

他们齐声朗诵,声震九天,士气如虹。

鲜卑军营中的将士们,闻声无不为之震撼,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与压抑。

刘达此诗一出,他的文武才情尽显无遗。

扈飞燕站在他身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为拥有这样一位才情横溢的夫君而感到骄傲。

赵云则紧握双拳,为能与这样的结拜兄长并肩作战而感到无比的幸运。

黄忠、高顺等将领,更是对刘达充满了敬意,为能侍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主公而感到心满意足。

檀石槐听着那不断传来的嘲讽与戏谑之声,心中充满了愤懑与憋屈。

他只恨自己及部下没文化,不仅头阵输了气势,还要遭受对面无情的精神攻击,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与挫败。

他脑海中浮现出贾诩曾经教导他的兵法:“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

他凝视着对面那士气高昂的汉军,心中五味杂陈。

这难道就是汉人的攻心之道吗?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一点上,确实败给了刘达。

就在这时,取得东路大捷的首领之一弥加,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怒火,他大步上前,向檀石槐进言道:“大单于,我们鲜卑大军兵力十多倍于汉军,何不趁机攻城灭敌,一雪前耻?”

檀石槐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乎常人的冷静与睿智:“汉军此刻士气如虹,强行攻城只会徒增伤亡。兵法云:‘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我们应当等待,等待他们的士气消磨,再行出击,方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尽管他心中也渴望借助攻打龙城的机会,削弱一下东部鲜卑的实力,但是他更想让他们伤亡的价值最大化,而非无谓的牺牲。

谈及治气之道,其实刘达己深谙此道。

面对眼前这支声势浩大、如虹贯日的鲜卑大军,其兵力高达己方的十倍之多,他麾下的将领与那一千陷阵营的勇士尚能稳住心神,但其余汉军士卒却难免心生惶恐,忐忑不安。

所以,刘达才决定,首战便亲自上阵,不仅要打一胜仗,而且要赢得漂亮,以此挫败敌军之锐气,提振己方之士气。

檀石槐在首战失利后,暗自宽慰自己,胜败本是兵家常事,无须过于计较一时的得失,一切还需从长计议。

既然强攻城池不如攻心为上,那么他何不也采用攻心战术,从心理上瓦解敌军?若能让敌军心生畏惧,那么后续的攻城之战必将更加顺利。

他苦思冥想,望着身后浩瀚如海的战马群,低声念叨着“不教胡马度阴山”,忽然灵光乍现,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打击汉军气势的“攻心妙计”!

不久之后,龙城城墙上巡视的汉军,被一幕景象深深吸引,那情景令他们馋涎欲滴却又心生忧虑。

每日黎明初破,鲜卑士卒便会牵引着千匹骏马,缓缓步入安侯河南岸的浅滩,为那些珍贵的战马沐浴洗尘。

此番景象,无形中在城中汉军心中投下了阴影。

他们暗自揣度,此战胜算渺茫,只因在战马的数量与品质上,己方己远远落后于鲜卑大军。

这一千匹骏马,乃是檀石槐让人精心挑选出来的公马中的种马,这些种马都是在北方大草原上生养出来的,膘肥体壮,体格健硕,威风彪悍,可谓是鲜卑大军最宝贵的财富。

在那个冷兵器主导战场的时代,战马无疑是战斗力的首接体现,其价值堪比现代战场上的重型坦克。

檀石槐命令士兵每日定时携此等宝马良驹前来洗浴,其用意昭然若揭——炫耀鲜卑骑兵的强悍实力,给守城的汉军施加无形的心理压力,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然而,檀石槐未曾料到,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往往并非如人所愿,而是常常事与愿违。

刘达目睹鲜卑人花式晒马,非但没有产生恐惧心理,反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怎么把鲜卑人的这批宝贝疙瘩据为己有。

硬碰硬显然不可取,收买放马之人也似乎不太可行,因此,智取便成了唯一可行的策略。

刘达下令全军在城中搜寻刚产下小马驹的母马,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搜罗到了五百匹母马以及一大批小马。

望着眼前的母马与小马,刘达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发布命令:“将这些母马与小马一分为二,小马全部拴在城中,母马则全部赶到安侯河北岸。”

众将士们听了,虽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出于对主帅智谋的信任,便不折不扣执行着指令,将五百匹母马驱赶到了安侯河北岸。

此时,正值鲜卑人洗刷刷,秀良马的时候。

不一会儿,城中的小马开始嘶叫不停,而那些刚当了母亲的母马们思念小马驹,更是呜咽嘶叫,声声悲切。

正在河对岸洗澡的那群鲜卑烈马们,听到母马嘶叫的如此高声,都抬头凝望,相互交换着眼神。

于是乎,在某匹立场不够坚定的公马带领下,众公马纷纷下河,奔驰到了对岸。

早有准备的刘达微微一笑,挥手道:“走,都赶回龙城!”

一声令下,在河岸待命的汉军士卒,便兴高采烈将这一千匹公马一股脑地都赶进了城内。

扈飞燕满脸钦佩之色,由衷赞叹道:“我只听说过美人计,却从未想过世间还有美马计,夫君,你的聪明才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刘达谦逊地笑道:“此计并非我独创,而是借鉴了古人的智慧。美马计的首创者,实乃赵牧也。”

当年赵牧镇守雁门关时,曾见到匈奴拥有良马百匹,因酷热难耐而被赶到河里洗浴。

他眼中闪过一道灵光,下令放出军中百余匹母马,拴在隔河的树荫下。

母马嘶声哀鸣,匈奴的公马听到这的声音,立刻纷纷渡河奔袭而来,守关士兵趁机将公马赶入城中。

匈奴将领见状,气得暴跳如雷,率众来攻。然而他们刚一靠近,就遭到了李牧预先埋伏的弓箭手的猛烈射击,最终大败而归。

消息传到檀石槐那里,檀石槐心如刀绞,几欲泪下却又强自抑制,胸中郁闷得仿佛要呕出血来。

绝好的千匹良驹啊!就这么让狡猾的汉人,不费吹灰之力,全部给忽悠走了,,教他如何不恨!

檀石槐咬牙切齿,再次怒声道:“此仇若是不报,我檀石槐何颜立足于这广袤草原,何以再称一方霸主!”

在极度的愤怒驱使下,他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决定——对龙城发动攻势,以雪此奇耻大辱!


    (http://xsgu0.com/book/baga0c-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