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山下,火光冲天,山火如怒龙般肆虐,将天际染得一片赤红。
山火吞噬着周遭的一切,战马因惊恐而失控,嘶鸣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绝望的乐章。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被田晏无情遗弃的两千余汉军士兵,在这绝境之中,眼中的绝望逐渐被一种决绝的战斗意志所取代。
他们深知,此刻已无路可退,唯有拼死一战,方能在这绝境中寻得一线生机,不负大汉男儿的铮铮铁骨。
随着一声低沉却坚定的怒吼,士兵们纷纷弃马,选择以血肉之躯徒步冲锋,向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坡发起挑战。
他们的身影,在熊熊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悲壮而伟岸。
其实,若田晏与张绣决意率军奋勇搏杀,引领那五千汉军勇士拼死一战,局势便能峰回路转。
因为就在不久之后,刘达即将统率四千精锐汉军,翻越燕然山支脉,与他们的部队遥相呼应,共同对鲜卑大军形成致命的反包围,呈两面夹击的态势。
刘达屹立燕然山巅,亲眼目睹了两千余名汉军勇士在箭雨石飞中奋勇冲锋的悲壮画面,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他毫不犹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领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山坡下那一万余众的鲜卑敌军。
刀锋未至,箭矢先行。
刘达麾下的四千汉军,人人手持强弩,顷刻间,箭矢如蝗虫般密集地射向鲜卑大军。
置鞬落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背后偷袭,一时之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片刻的恍惚之后,他连忙调集了手下四分之三的兵力,用骨箭进行猛烈回击,顿时箭如雨下,战场之上硝烟弥漫。
从传统将领的角度来看,刘达或许并不符合那些既定的标准。
为将者,理应稳坐中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冲锋陷阵、驰骋沙场的重任,则更多地应由基层军官和英勇的士兵们来承担。
刘达之所以选择身先士卒,是因为他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坚实的装备倚仗以及明确的取舍:他既自信于项羽传承的一身武艺,又身披坚固铁甲,更有猛将赵云、黄忠以及不让须眉的扈飞燕伴其左右。
尽管他深知此行充满风险,但也明白,身先士卒所能激发的士气,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可能面临的风险。
刘达手中霸王枪飞舞,枪影在瞬息之间幻化成一道圆形的防御屏障,将迎面而来的箭雨悉数挡下。
他的目光穿透战场的硝烟,牢牢锁定在鲜卑阵中那位头戴羽冠、身披铁甲的置鞬落罗身上。此人,显然是鲜卑一方的首领。
于是,刘达毫不犹豫地向赵云、黄忠与扈飞燕三位勇将发出命令,一同朝着置鞬落罗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们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鲜卑大军这块看似坚不可摧的“豆腐”,誓要擒贼先擒王。
置鞬落罗眼见刘达率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当,急忙下令麾下同样身披重甲的鲜卑亲卫迎上前去,企图阻挡这股汹涌的攻势。
刹那间,刘达率领的汉军与鲜卑大军在山坡上展开了殊死搏斗,天地仿佛为之变色,连鬼神也为之哀叹这战场的惨烈。
晴空万里,被鲜血染成了触目惊心的赤红。
每位汉军将士心中都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他们奋力拼杀,不仅是为了国家的荣耀,更是为了能让远在家乡的父母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赢得几亩薄田,免去数年的沉重赋税。
因此,他们个个勇猛无畏,拼尽全力,誓要在战场上赢得属于自已的荣耀。
而鲜卑士卒眼见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被这群突如其来的汉军打破,也激发了他们的血性和斗志,纷纷舍命回击。
所谓舍命回击,确实是命都丢了。
他们的反击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占据高地优势的汉军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仿佛是以卵击石。
面对鲜卑精锐的顽强抵抗,刘达怒吼一声,手中的霸王枪如同狂风骤雨般挥舞,枪影闪烁,犹如虎豹扑食,瞬间洞穿了十几名鲜卑勇士的咽喉与胸膛。
枪尖所过之处,血浪飞溅,敌军纷纷倒下。在这股雷霆万钧的攻势下,前路的敌军纷纷败退,如潮水般向后涌去。
赵云见状,心中热血沸腾,他紧握战马缰绳,催马疾驰,直取敌方主将置鞬落罗。
置鞬落罗见赵云年轻气盛,不以为意,非但不避其锋,反而手持金钉狼牙棒傲然挺立,准备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然而,刚一交手,他便深感不妙,心中懊悔自已太过轻视了这位少年英雄。
赵云手握龙胆亮银枪,枪尖闪烁着凛冽的寒光,他轻轻一挥,便轻松挡开了置鞬落罗那势大力沉的狼牙棒。
随后,他手腕一抖,长枪如闪电般划破长空,迅疾而准确地直刺置鞬落罗的额头。
只听一声沉闷的响动,置鞬落罗的头颅瞬间崩裂,倒毙于马下,结束了他凶悍的一生。
置鞬落罗的两个儿子目睹父亲惨死,目眦欲裂,怒火中烧,骤马挥刀而来,向着赵云劈砍而来。
然而,他们还未接近赵云身前,便被黄忠和扈飞燕所阻挡。黄忠以一招“绝情斩”,将一名敌人砍得头身分离;
扈飞燕则以一记“挑月式”,将另一名敌人挑飞马下,随即被冲上来的战马踩得粉身碎骨。
当置鞬落罗及两个儿子的尸体一同倒在血染的战场上,无数鲜卑士卒的头颅,如同熟透了的西瓜般滚落在尘埃中,刹那间,汉军雷霆万钧般的攻势击垮了剩余鲜卑士兵紧绷的心弦。
鲜卑人顷刻间土崩瓦解,犹如狂风中无根的枯草般四散纷飞,惊慌失措地奔逃,整个鲜卑大军顿时分崩离析,鲜卑蛮夷那曾经嚣张跋扈的凶悍之气在此刻消散殆尽。
山坡上下,汉军将士们皆是英勇杀敌,尤其是一千陷阵营士卒,更是如狼入羊群,以一当十,砍瓜切菜般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那一万余人的鲜卑士卒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悉数被歼灭。
但令人惋惜的是,大汉朝廷调派的三万精兵强将,分三路大军出击,却唯独刘达的偏师脱颖而出,取得辉煌胜利,一枝独秀,木秀于林。
(http://xsgu0.com/book/baga0c-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