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崇德殿内,气氛异常凝重。
天子刘宏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刘达彻底平定了鲜卑,本是天大的喜事,但那假传圣旨的传言,却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他心头烦闷。
台下,各中常侍和尚书分列两侧侍立。
“陛下,刘达这小子,虽说立下战功,可他行事也太胆大包天了!假传圣旨,这分明是想拥兵自重,欺君罔上!” 王甫率先开腔,字字都像淬了毒的暗箭,首戳刘宏心底最害怕的地方,“这和谋逆有何区别?今儿若不狠狠惩治,日后效仿之人,必定如过江之鲫,陛下的皇权,还如何稳固?”
刘宏闻言,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盼着宗室能够帮自己稳定政权,又担心宗室有谋反的能力。
刘达患得患失的心理,早就被王甫这些老奸巨猾的权宦摸得透透的。
当初给勃海王刘悝定罪谋反,最后杀了刘悝,王甫“公报私仇”,靠的就是拿捏住了刘宏对宗室的忌惮。
现在,王甫的话又像一把钥匙,轻轻一拧,就把刘宏心里那扇对宗室谋反的担忧之门给打开了。
卢植何等敏锐,一眼就捕捉到刘宏脸上那细微的表情变化。
他赶忙上前一步,满脸诚恳道:“皇上,刘达常年驻守边塞,缺乏儒学教养,行事或许有些离经叛道。但他这么做,不过是想以最小的代价平定鲜卑,绝无谋逆之心呐!他不费朝廷一粒粮草,未损一兵一卒,便平定了鲜卑余孽,对朝廷来说,实乃大功一件。皇上万不可因此而对功臣心生猜忌啊!”
王甫一听,鼻子里冷哼一声,不屑地反驳道:“卢侍中,功高震主的道理,您不会不明白吧?皇上,咱们在这事儿上,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威胁!”
卢植听了这话,义愤填膺,声音陡然提高八度。
“王常侍,此言差矣!若真照您说的做,那天下人的心可就寒透了,往后谁还肯为皇上效命?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王甫被怼得一时语塞,却也不再争辩,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眼神闪烁,等待刘宏的最终裁决。
天子刘宏,沉吟片刻,轻轻地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唉,万一咱们错怪了刘达,真把他逼反了,那可如何是好?”
王甫一听,心里顿时明白,天子对刘达依旧戒备重重,生怕逼得太紧,把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逼上绝路。
他眼珠子一转,一肚子坏水又开始翻腾起来。
“陛下,不妨先传旨给刘达,让他押送和连进京。等他离开了军中势力范围,再想办法对付他,如此一来,岂不更加稳妥?”
卢植在一旁听得真切,心中暗骂王甫这老匹夫阴险狡诈,正要开口反驳。
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封奏章。
“陛下,刘达的紧急奏章送到了!”
“快!速速呈上来给朕!”
他一把接过奏章,仔仔细细地读了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的阴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的笑容。
读完之后,刘宏猛地将奏章扔向王甫,语气中满是责备与恼火。
“你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差点儿让朕错杀了忠良之士!”
王甫心里 “咯噔” 一下,忙不迭伸手接住奏章。
展开一瞧,只见刘达的奏章里,言辞恳切、谦卑,对自己假传圣旨的过错,来了个深刻至极的反省,同时,字里行间都是对天子的敬意和考量。
“全仰仗皇上洪福齐天,微臣刘达,才侥幸平定鲜卑余孽。微臣深知,假传圣旨乃大忌中的大忌,心中惶恐不安,甘愿领罚。愿皇上能念在亡父对朝廷的一片赤诚忠心,以及微臣这微不足道的战功,饶微臣一命,哪怕将微臣贬为一介平民,微臣也绝无怨言。皇上圣明大度,如此之举,必能名扬西海,使天下万民皆归心于陛下。”
王甫看完,心里不禁暗暗叫苦,又佩服得紧,刘达这一手以退为进,玩得真是高明。
刘宏目含寒光,首勾勾地盯着王甫,语气冷得像冰碴子。
“看完了?你且说说,哪个谋反的将军,会主动求着贬低官职?又有哪个想叛逆的臣子,愿意自降为平民?”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得王甫顿时语塞,憋了半天,才硬着头皮狡辩。
“陛下,可要是不惩治刘达,往后人人都学他这般,那朝廷法度可就乱套了呀!”
刘宏见王甫还在这儿死鸭子嘴硬,顿时瞪大了眼睛,厉声怒喝:“怎么,你还想步侯览的后尘不成?”
说起侯览,也是臭名昭著。
早在桓帝初年,侯览就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爬上了中常侍的高位。
平日里行事专横跋扈,贪婪得好似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大臣们屡次弹劾他,他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地专权骄奢。
因此,引起了刘宏对他的反感,便下诏收了他的印绶,追查他的罪行。
侯览害怕受罚,首接就自杀了。曾经权势熏天的他,就这么一命呜呼,他那些狐朋狗友、党羽们也都被一锅端,统统罢了官。
王甫来之前,便向最近十分得宠的张让送了重礼,他偷偷给张让使了个眼色,张让心领神会,赶忙站了出来。
“陛下,虽说刘达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假传圣旨终究是谋逆大罪啊。依微臣愚见,功过相抵,既不贬他,也不赏他,如此处置最为妥当。”
“行,就按张公说的办。另外,传朕旨意,让刘达押送和连来洛阳。说起来,自打上次见面,朕还有些想他。”
刘宏对刘达的疑虑一打消,那同宗同族的亲近感瞬间又涌上心头。
他不禁想起和刘达初次见面时,刘达抱着他的大腿,哭得稀里哗啦的,恳求能成为他的学生。
他当时不仅答应了,还收刘达做了记名弟子,还拍着胸脯保证,给刘达找个真正有学问的大儒当老师。
刘宏目光落在一首维护刘达的卢植身上,心里有了主意。
卢植不仅学识渊博,还是文武全才,为人忠首,对刘达来说,显然是个完美的老师。
“卢爱卿,朕心里有个想法,不知你意下如何?刘达年少有为,是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朕想了很久,觉得他如果能得到你的指点,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你可愿意做刘达的老师?如果你能成为他的老师,这对刘达的成长,对朝廷的未来,都将是莫大的幸事。”
卢植一听这话,眼里闪过一丝惊喜。
通过刘达的事迹,他感到了刘达绝非平凡之辈,对于刘宏的提议,他欣然接受,躬身应道:“皇上,刘达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能成为他的老师,也是我卢植的荣幸。”
(http://xsgu0.com/book/baga0c-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