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逛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逛街

 

太阳快落山时,苏家人才从客栈出来。王氏说话算话,给孩子们买了他们念叨一路的糖葫芦。苏阳举着红彤彤的糖葫芦蹦蹦跳跳,糖渣糊了一脸。

路过绸缎庄时,王氏停下脚步,看着柜台里的布料说:"当家的,咱们买些布吧。这一路逃难,衣服都磨坏了。马上要安家,得给孩子们做几件像样的衣裳。"

苏强二话不说就点头:"都听你的。"他向来这样,只要是王氏开口,几乎没有不答应的。王氏看着丈夫憨厚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她想起要不是在大梁山那具尸体上发现的一百多两银子,他们哪能撑到现在?苏强治伤、落户奉安,处处都要花钱。这份恩情,她一首记在心里,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祭拜。

苏晓看着父母相视而笑的温馨样子,不禁笑了。谁能想到,当年在大户人家当丫鬟的王氏,最后会嫁给父亲这样一个庄稼汉呢?可正是父亲这份朴实无华的真情,才打动了母亲。

绸缎庄的伙计见有人进店,立刻笑着迎上来:"几位客官里边请!本店绫罗绸缎、细棉粗麻都有,您慢慢挑。"他扫过这家人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却仍保持着恭敬的态度——在奉安城做久了生意,他深知不能以貌取人。

伙计带王氏来到棉布柜台,王氏一眼看中那匹浅蓝色的细棉布。她轻轻摸着布料,手感柔软细腻,颜色素雅干净,正适合给孩子们做新衣。

"这料子怎么卖?"

"客官好眼力!"伙计笑着抖开布料,"这是今年新棉花织的,600文一尺。穿着透气又舒服,小孩子最合适。"

王氏点点头,这价格确实公道。想当年在大户人家当差时,她穿的也是这种质地的细棉。

"给我扯6尺吧。这个浅黄色也要4尺。"她又指着旁边一匹深蓝色粗布,"这个呢?"

"粗布便宜,200文一尺。"

"那要十尺,再给我两卷同色绣线。"王氏盘算着,这些料子够给全家人都做几身新衣裳了,还能缝两床被褥。眼看入秋,天气要冷了,孩子们的冬衣也不能少。

站在一旁的苏晨暗暗咂舌,这一下子就花出去八两银子,都够从前家里一年的开销了。五岁的苏阳倒是乖巧,虽然被五颜六色的布料晃花了眼,却始终老老实实牵着父亲的手,没有乱摸乱碰。

苏晓平静地看着满店的衣料,内心毫无波澜。这具身体里住着的现代灵魂,见识过太多精良的面料,眼前这些在她看来实在普通。不过看着母亲认真挑选布料的样子,她还是配合地露出期待的表情。

王氏正要出门,突然想起什么,转身问道:"对了伙计,你们可有做被褥的新棉花?"

小二听见王氏还要买棉花顿时眼睛一亮,连忙说:"有的有的!今年新棉花一两银子一斤,陈棉八百文,都是上好的。"

王氏想了想:"要八斤陈棉吧。"这一下又是六两多银子花出去,她心里暗暗盘算着剩下的钱。

出了绸缎庄,一家人又去了粮油铺。王氏精打细算地买了米面油盐等必需品,5两银子转眼又没了。

路过一家木匠铺时,苏强被门口摆着的板车吸引了目光。

"萍娘,"苏强指着板车说,"咱们买一架吧。明天回村你和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我推着你们走也省力,还能放东西。"

"我要坐板车!"苏阳立刻欢呼起来,小短腿己经迫不及待地往板车那边跑。苏晓也点头赞同。虽然她有灵泉可以补充体力,但能轻松些何乐而不为呢?看着杂七杂八的东西,她也觉得确实需要个代步工具。

见大家都赞成,王氏便又掏出二两银子。新买的板车吱呀作响,苏强把布料粮油都放了上去。苏阳猴急地爬上车,东摸摸西看看,兴奋得小脸通红。苏强本想招呼其他孩子也上来,但苏晨和苏晓都有些不好意思,只是安静地跟在母亲身旁。

一家人就这样推着满载的板车,在夕阳下慢慢往客栈走去。

天快黑时,苏家人才回到客栈。简单吃过晚饭后,一家人早早洗漱休息。烛光下,王氏将新买的布料仔细收好,苏强则检查着明天要带的行李。几个孩子挤在床上,苏阳己经抱着吃完的糖葫芦杆子睡着了。

苏晓望着窗外的月光,想着明天就要去的牛角村——慢慢进入了梦乡。


    (http://xsgu0.com/book/ajcgf0-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