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审讯室。
李西将证物袋推到桌子中央,里面那根乌黑的手杖,在冷白色的灯光下,像一段截取下来的、凝固的黑夜。
“王先生,这根手杖。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就是杀害赵敏的凶器。”
王振强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置于身前,姿态放松得像是在自家客厅。
他甚至没有低头去看那根手杖,只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李西。
“是吗?”他嘴角挑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那警官,你们应该去问问赵院长,他为什么要拿着我的东西。”
方然身体前倾,手肘撑在桌上。“他拿你的东西?”
“我借给他的。”王振强回答得干脆利落,不带一丝犹豫。“大概三个月前。他说在研究一种‘姿态矫正疗法’,需要用到这种有特殊重量和平衡感的手杖,作为一种‘姿态锚点’。他对这根手杖的材质和重心分布很着迷。”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李西和方然脸上缓缓扫过,仿佛在欣赏他们的错愕。
“赵院长是个天才,但有时候也过于投入。他甚至暗示过,会在自己身上进行一些……初步的实验。”王振强摊开手,姿态无辜又诚恳,“所以,警官,你们的调查方向,或许应该放在赵院长究竟在对自己做什么。”
一句话,就将一盆脏水干干净净地泼了回去。
他不仅为凶器出现在诊所提供了合理解释,甚至暗示赵敏的死源于某种自我实验的意外。
李西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没有被对方的节奏带跑。
这个男人,正在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享受着这场智力游戏。
审讯不温不火的进行。
对于李西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总是滴水不漏,神态的和语气也自然松弛到没有一丝疑点。
他一定在说谎,但他的整个表现都在叫嚣着他没有说谎。
这让李西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刑侦二队的办公室里,邱玲和方然正对着一排闪烁的服务器指示灯。
静心苑的数据,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数字海洋。
“找到了!”邱玲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方哥,看这个!”
她指向屏幕上的一段日志。
“这台设备,赵敏称之为‘神经链路刺激器’,是‘记忆重构’疗法的核心。根据系统日志,案发当晚,从晚上八点到十一点,这台设备被高功率激活了整整三个小时!”
方然凑了过去,眉头紧锁。“三个小时?正常的治疗会话最多西十五分钟,设备怎么会运行这么久?忘关了?要不再看看赵敏当晚的个人使用记录?”
邱玲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另一个界面,上面空空如也。
“这就是最诡异的地方。”她的语气沉了下来,“记录不见了。不是被删除了,系统完整性日志里没有任何删除或修改操作的记录。它就像……从来没有被写入过一样。”
一个运行了三小时的精密设备,却没有留下任何使用者信息。
这在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人拥有最高级别的后台权限,能够在数据生成的一瞬间就将其抹除。
方然盯着屏幕上那个代表着“不存在”的空白区域,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逐渐成形。
案发时间正在高功率运转的仪器,诡异缺失的使用者数据,神经链路刺激......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李西的号码。
“李队,如果……如果赵敏的‘记忆重构’疗法,它的功能不止是恢复记忆呢?”方然的声音有些发飘,“‘重构’,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从无到有地搭建。如果它还能‘创造’或者‘修改’一段记忆呢?甚至,在短时间内,诱导一个人进入一种完全没有防备的、极易被暗示的‘空白状态’?”
电话那头的李西沉默了片刻。
这个假设,像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案件上空的迷雾。
它或许能解释,为什么赵敏在遇袭时,没有留下任何挣扎和反抗的痕迹。
他不是被偷袭,他可能是在一种毫无防备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那致命的一击。
仿佛是为了印证方然的猜想,白阅凌的电话紧随而至。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像手术刀划过金属托盘,冰冷、精准。
“李西,赵敏的血液样本里有新发现。”
“一种极微量的化合物,叫泮库溴铵。是种强效的短效肌肉松弛剂。剂量很小,不足以致命,但足以让一个成年男性在五到十分钟内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甚至无法有效控制呼吸肌。这种药品曾经被用作精神类疾病治疗,但因为风险过大,己经很少使用了。”
李西立刻追问:“和办公室通风口里的镇静剂粉尘有关联吗?”
“两种不同的东西,但目的一致。”白阅呈的声音里罕见带上了一丝疑惑,“通风口的是吸入式镇静剂,作用是让他精神恍惚、意识模糊,我针对性的做了检测,没有发现残留,他根本没有吸入镇静剂。血液里的是注射型麻醉剂,作用是让他身体彻底瘫痪。这就很矛盾了......”
“什么矛盾?”李西接的很快。
白阅凌沉默了一下,接着说道:“尸体没有任何防御性伤口,麻醉剂是通过注射进入死者体内的,什么人能老老实实的让人给自己注射麻醉剂又不反抗呢?”
李西回想起方然刚才说的话,淡淡的回了一句:“这个问题,也许己经有答案了。”
挂断白阅凌的电话,李西在心中默默复盘着目前所获得的所有线索。
多而庞杂,矛盾重重,每个人都有嫌疑,每个嫌疑人都坐不实。
这甚至比那些线索极少的案件更加让人头疼。
就在李西一筹莫展的时候,小东抱着一个物证袋冲了进来。
“李队!我在静心苑后面那个半废弃的焚化炉里,找到了这个!”
他将袋子放在桌上。
里面是一些烧得焦黑卷曲的纸片,像是某个笔记本的残骸。
邱玲立刻小心翼翼地将残片送去进行技术还原。
半小时后,几张经过处理的图片出现在大屏幕上。
在被火焰吞噬的边缘,几个潦草的字迹顽强地存留下来。
“项目……欧米茄……”
另一张残片上,字迹更加触目惊心。
“实验对象……001……失控……”
一个新的谜团浮出水面。
“项目欧米茄”是什么?和赵敏的“记忆重构”项目有什么关系?那个“失控”的“实验对象001”,又是指谁?
是那个有多重人格的患者陈静?是记忆丢失的王振强?还是另有其人?
李西站在白板前,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由无数线索编织而成的蛛网中心。
王振强,有动机(掩盖金融诈骗案的记忆),有凶器(那根手杖),但他却有一个钢铁般的不在场证明,以及一个天衣无缝的借口。
副院长林宇,有条件(熟悉诊所环境和药品),有嫌疑(谎报项目知情情况),但他缺乏足够强烈的杀人动机。
陈静,有动机(人格自我保护),有案发现场记忆(大黑棍子和发光的旋涡),但她看到案发现场的人格却是一个胆小脆弱的小男孩。
而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项目欧米茄”和“实验对象001”,则可能指向一个全新未知的、来自诊所内部的、更深层的黑暗秘密。
每一条线索,都像一个路牌,却指向完全相反的方向。
“他妈的。”方然一拳砸在自己手心,“我们找到的每一个证据,非但没能锁定凶手,反而给其他嫌疑人提供了脱罪的可能。王振强可以说凶器是赵敏自己拿的;林宇可以说下药的是陈静;陈静可以说拿棍子的是林宇;而这个‘实验对象001’,更是可以成为任何人的替罪羊。”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逻辑陷阱。
凶手不是在逃避追捕,他是在戏耍他们。
他故意抛出这些看似关键的线索,让他们在无尽的可能性中兜圈子,相互矛盾,相互消耗。
李西看着白板上被圈起来的几个名字,还有那些用箭头连接起来的、混乱的线索。
王振强的傲慢,林宇的闪躲,陈静的疯癫,赵敏的疯狂实验,白阅凌发现的药物,邱玲找到的异常日志,小东捡回来的笔记本残骸……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那座名为“静心苑”的、与世隔绝的孤岛上。
那座囚禁记忆的牢笼,如今也成了一座囚禁真相的迷宫。
(http://xsgu0.com/book/ahb0gh-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