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说完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自己的女儿怎就没有王氏这般好命呢,居然能连着生了两儿一女。
哪怕让女儿生一个也好啊,是个女儿也好啊。
虽说当初丈夫在世,深谋远虑,为女儿千挑万选了林家这样一桩亲事。
可是林家再好,女儿若是没有所出,她在林家也是站不稳脚的啊。
也不知道自己这次挑了秀云过去,能不能为林家生下一儿半女。
这样女儿寄在名下,也算是有个依靠。
唉,这为人父母的,真是操不完的心。
贾母摇了摇头,也躺下睡了。
明天就是宝玉的百日宴了,家里要来的客人可不少呢。
给西王八公都下了帖子,虽说老国公爷去世己经三年了,但是这份薄面相信他们还都会给的。
所以还要打起精神来待客呢。
想到这里,贾母就又想起了执掌中馈的大儿媳妇。
这两年看着越发的瘦削了,整个人风一吹就倒似的,看着也不像是个寿长的。
这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大房怕是要更乱了。
本想早点歇着,奈何一会操心远嫁的女儿,一会担心老大媳妇的身体,一会还要惦记睡在书房里的小儿子不知道有没有人伺候。
贾母在床上硬是翻腾到半夜才勉强睡着。
这荣国府里睡得最好的人可能就是王锦衣了。
她一觉睡到白露过来叫她。
“奶奶,该起来了,今日来的客人多,您要好好收拾打扮一番才好。”
“哦?除了东西两府的人,还有谁要来?”锦衣问道。
这两天二奶奶说话经常犯糊涂,白露她们几个都习惯了,以为还是撞了头的缘故。
“自是还有京中的达官贵人们啊。
听说太太给西王八公之家都下了帖子呢。
就是不知道现在老爷不在了,这些人家还给不给贾家面子。”
白露一边倒水一边解释道。
嚯,这阵仗还挺大的。
锦衣回想自己读书的时候,只有在秦可卿去世的时候才听说了西王八公的名头。
想不到宝玉办百日宴便己经邀请到这些人家了。
那自己今天可要好好开开眼。
经过白露和处暑的巧手一番打扮,去照镜子的锦衣又是眼前一亮。
每次看到书里的王夫人,脑海中代入的总是一张不苟言笑的老妇之脸。
可是年轻的王夫人真得是相当漂亮呢。
即便是昨晚照镜子的时候她己经有了这样的认知,但是今天盛装之下的锦衣更是比昨晚明艳了几分。
也难怪她一进府就和贾政连着生了两个孩子了。
只怕当初也是相当恩爱吧。
锦衣对镜摇头,世人皆颜控,果然是没错的。
她打扮妥当,准备带着宝玉往荣禧堂去。
刚一迈出门,就看见西耳房的门口站着一对男女。
那个身着竹青色长衫,看起来斯文有礼的男人正是自己的丈夫贾政。
那么旁边那个快要贴在他身上的女人就是赵荷叶了吧?
锦衣之所以判断她是赵荷叶而不是周姨娘,是因为那女人看见自己出来后往贾政身上贴的更近了,目光中也流露出几分挑衅。
锦衣心道,给你给你都给你,我才不和你抢男人。
倒是贾政一见她出来,忙把荷叶放在自己胸前的手扒拉下去,几步走了过来。
“可是要去母亲那里?”
锦衣点点头,“今日宝玉百日宴,我先带他过去。”
“那我同你一起。”贾政面带微笑。
虽然昨晚才和妻子生了气,但是早上看见她这般姣好的容貌,到让他想起新婚时的情形,把昨晚的事儿先抛之脑后了。
锦衣本不想与他同行,但是想了想,今天毕竟是家里的好日子,若是再和他闹僵了也不好看。
再说了,有些事儿还是说开了好,不为难他,也是为了不为难自己。
于是她点了点头,“那就走吧。”
贾政立刻跟在锦衣身边,两人一起出了二惠阁的大门。
李妈妈抱着宝玉紧随其后。
锦衣出了门才想起来自己其实是不认路的,便慢了几步,走在贾政的右后侧。
贾政见她慢了下来,还以为是要同自己夫唱妇随,心中又高兴了几分。
锦衣见路上也没有其他人,便先开口道:“二爷,这几天我好生想了想。
既然荷叶都有了身孕,那就挑个好日子将她抬了姨娘吧。”
贾政想不到妻子一开口竟然说的是这个事儿。
昨天晚上才冷落了她,今日她就按耐不住来给自己低头了,看来这女人呀,就是不能太给她好脸色。
贾政面上浮出几分得意之色,看得锦衣暗自咬牙,心中啐骂,狗东西!
“哦?你想通了?
我就说嘛,这也不是个坏事儿。
好歹荷叶也是我身边的丫鬟,是知根知底的人。
总比大哥身边不知从什么地方买来的那些人强嘛。
而且她生的孩子,不管男女,不也都是你的孩子嘛。
好,很好,这才是我的好贤内助。”
贾政冲着锦衣露出个微笑。
他记得刚成亲的时候,锦衣就说很喜欢他这样笑,他也认为自己这样的笑容是很迷人的。
奈何现在这个锦衣可没有心思欣赏,贾政刚才那一番话在她听来全是槽点。
只不过她也不想和他费那个劲,按她先前的想法,两个人相敬如宾、一团和气就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她回道:“那好,等今天宝玉的事情忙完,就给爷把新人纳进门!”
贾政对妻子的反应略感遗憾,按以前,她早就该一脸娇羞的过来扯住自己的袖子了。
不过两人说话间己经到了荣禧堂,贾政当她是不好意思,怕让母亲看了去,也就理解了。
其实他不知道,锦衣这会的心思全在贾母身上呢。
这个贾家位高权重的老太太,绝对不是个只会贪图享乐之人。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到她和两个儿媳妇之间的博弈和谋算。
这位老谋深算的老太太,她实在是对她太好奇了。
锦衣一进花厅的大门,就看见一位体态微丰的老年妇人端坐在太师椅上。
她心中飞快的算了一下,按书里的年龄,贾母此时差不多是六十几岁,但是实际看起来,她不过也就是五十出头的样子。
但又一想,《红楼梦》里本就因为诸多不能言明的事情故意模糊年代地点时间,所以在贾母的年龄上刻意写大一些也是有的。
锦衣的目光刚与贾母触碰,她的心就猛跳了一下。
她在打量贾母的同时,贾母也在打量她。
那眼神中探究的意味再明显不过了。
(http://xsgu0.com/book/ab0hbi-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