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北伐前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49.北伐前夕

 

在历史上,大多数起义的时间,都是在秋收以后。

秋收以后。

大量的劳动力从田地里解放了出来,也有了足够支撑起义的粮食。

民国这一次的北伐时间定在春季播种以后进行。

开始之前,自然是要先把该做的事情做一做的。

育秧插秧,播种秧苗。

江西、广西、福建、湖南等地,都早就己经开始陆陆续续的进行了。

大批的士兵被安排进了田地里,开始进行农业生产的第一个环节。

天京城这边,主要进行安排的,则是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

这其中,也包括了来天京进行军事学习的中下层将领们。

思想的教育,要结合实际的行动来展开。

军校的学员分成了两个批次,分别跟李为民和石达开一起重新走进了田间地头。

“陈大山,你说这翼王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干嘛把咱们带出城来插什么秧啊?”

田间地头里,军校学员李茂林一边插秧,一边跟旁边的陈大山闲聊了起来。

太平天国换了头儿了,对他们的影响其实也并不大。

反正他们都是跟着各自的头儿一块出来搞事情的。

只要不是刀要往自己的头上砍,他们都并不怎么在意。

对于洪秀全,他们心里是有尊敬的,也是愿意为洪秀全卖命的。

就像皇帝手下的士兵一样,也不乏有愿意卖命的。

清廷只不过是腐朽了,也不肯出大钱,所以之前打仗的时候才有不少被打的屁滚尿流的。

李茂林本来是一个快要吃不上饭的农家子弟。

因为打仗不要命,手底下也有了几百号人,算是一个中层的小头目了。

卖命打仗这事儿,他李茂林不难理解。

清妖太不是人了,不给他们这些老百姓活路,他们打仗就是为了杀光清妖,建设天王洪秀全口中的“小天堂”。

可现在风向开始变了,小天堂成了屁话,他们又被拉到了这田间地头。

虽说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也上了几天的课。

可李茂林就是想不明白。

士农工商。

人分三六九等这事儿,到了什么时候也少不了。

自从加入了太平军,李茂林的观念也早就开始变了。

他出身是农民没错,可他现在是兵了,还不是普通的小兵卒子。

你让他下田干活,他肯定是还能干。

可这心里头,其实是有些不情愿的。

他身旁的陈大山也是一样。

之前的太平军军纪其实还是不错的,可思想建设方法,就只有洪秀全他们搞的那一套“小天堂”理论。

现在开始改了,他们也的确需要时间过渡一下。

“你管那么多干嘛?你没看到翼王也跟咱们一样吗?”

从两个人的称呼中就不难看出,他们现在还处于之前的观念中。

即便是现在搞了几个部长,他们还是把石达开叫做翼王。

不过。

陈大山心里想的不多,主打的就是一个服从。

他不思考石达开为什么把他们带到这来插秧,只管听话干活,让打仗就打仗,让插秧就插秧。

到了晌午头。

众人开始进行短暂的休息,坐在地头开始吃干粮喝水。

石达开就开始一边跟大家一起休息,一边开始了在田间地头的思想教育。

“同志们,咱们马上就要开始北伐了。你们很多人也要暂时先回到各自的队伍里了。你们......”

有些话,也算是老调重弹了。

这些人不是听不懂人话,主要还是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

北伐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

不光是石达开这边不少人都知道,清廷和曾国藩那边,也都知道了北伐的事情。

在石达开他们这边准备的时候,曾国藩等人也都没有闲着。

从湖南败退以后,曾国藩就失去了自己的根据地老家。

形势紧迫之下,他就带着一些残兵败将,来到了安徽。

在李鸿章的帮助下,曾国藩组织了淮河流域民众,组建了淮军,用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清廷也重新召集旗人,重组镇压太平天国的力量。

经历过江西、湖南两地的失败,曾国藩意识到如果不做出改变,他们很难抵挡住长毛的攻势。

在江西的时候,他曾经采用结硬寨稳扎稳打的方式应对太平军的攻势。

早期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效用,后来却依旧是失败。

结硬寨的方式的确卓有成效,可面对石达开后来采取的爆破突袭战术来说,终究是有着致命的缺点。

清廷的火器,己经落后。

面对李为民所带来的奇思异想,还有引进的少量西方装备,湘军最终走向了败亡。

福建、湖南、广西等地的失利,也让清廷对太平军增加了重视程度。

在曾国藩的建议下,清廷也开始向洋人采购装备。

一些西式的火炮和枪械,开始进入了旗人军队和淮军之中。

其中。

大部分的武器装备,自然是配给了旗人,少部分拿来给曾国藩也只是做个表面功夫。

“大人,那姓鲍的送来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他们不要,只有几十杆枪和五门炮是洋人那买来的。”

即便是明知道官场腐朽,庞青云还是没忍住发了牢骚。

说白了,满族跟汉族不是一家人,区别对待肯定是要区别对待的。

从洋人手里买来的枪炮就给了曾国藩几十杆枪和五门炮,搞个卫队倒是够了,打仗那就是扯淡。

这次负责来送东西的鲍起豹还跟曾国藩有仇,嘴里还少不了阴阳怪气。

“你们曾大人不是有本事吗?你让他自己变出来几门炮不就行了?”

听听。

这是人说的话吗?

不过。

好在是曾国藩也早有准备。

明知道得不到什么好的武器装备,就私底下找了洋人,购买了一些火炮和枪支弹药。

当然了。

买武器的钱,还是他私人找人募捐的。

有几个从湖南、江西那边跑出来的富户士绅给安徽这边的土豪劣绅上了眼药。

安徽这边的地主豪绅们也怕打过来。

于是就给曾国藩他们捐了不少钱,都用来买武器弹药了。

同样的,他们也得到了曾国藩画的大饼。

镇压了起义,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http://xsgu0.com/book/a0idjg-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