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贵州来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48.贵州来客

 

有人来,便有人往。

有人走了,便又有人来了。

广西的赵二虎。

湖南的毕云涛。

福建的彭大顺。

还有从贵州那边回来的石柳邓带回来的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的十几位代表。

在十五前后,他们先后赶到了天京城,跟李为民、石达开完成了碰面。

广西那边,李云山正在依照计划,一步一步的实行政策,团结各民族人民,开展民族融合和各项思想文化政策。

湖南和福建两地,也都正在按部就班的开展一应工作。

这次,他们来到天京,主要是汇报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商讨后续的工作任务。

“我们把那些土地都分给了百姓们,百姓们个个对我们感恩戴德。可有些寨子里寨老、寨主,他们不愿意全盘接受我们的制度和政策。尤其涉及到他们寨子里处理事儿的时候,更是不愿意按照我们的新法去办.......”

关于新法的事情,是李为民和左先生早就制定好的,广西、湖南等地是首接实施的。

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都来源于那些少数民族寨子里的寨老和寨主。

他们的寨子里土司制度的参与影响依旧还存在着,部分首领依旧保有司法和税收的权力。

他们的存在,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许多政策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这种问题,不仅仅是存在于他们所控制的地区内,也存在于贵州那边。

清廷在贵州等地实行“屯田制”和“汉化”政策,激化了贵州地区的社会矛盾,又因为征税赔款的导致经济剥削,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强烈反对。

去年,苗族领袖张秀眉竖起“反清复苗”大旗,正式开始反抗清朝的统治。

此时正值起义军发展,与地方武装展开斗争的时刻,石柳邓带回了张秀眉派来的特使,希望得到天国的支持。

另外。

此次石柳邓从贵州回来,还带来了各族的十来位代表,一起商讨贵州战局。

石柳邓是贵州松桃厅苗族人,因受到瑶族人李大山的影响,开始了在贵州各地山寨串联的活动。

他和李大山在贵州活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相继走访了数个地区,串联起了许多村寨和少数民族。

因为偶然得知了云南回民起义,李大山前往了云南联络回民起义首领,就由石柳邓带来了贵州的十来位代表。

他这次从贵州出发,途经湖南、江西来到天京,就是要带这些代表商讨起义的事情。

这一路上来的匆忙,很多事情没有时间仔细去看。

可严明的纪律和百姓的爱戴,却是让他的心里多了几分底,也给这些各族代表看到了一些具体的东西。

就像是对汉族百姓的压迫和剥削一样。

对于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剥削,也是清廷和汉族士绅地主一起进行的。

这些少数民族的百姓深受压迫,心里都憋着一团火。

李大山和石柳邓的出现,的确是给了他们一个希望。

可想要让他们真正的站起来反抗,还是需要一些见闻和承诺的。

在这些人之中,张秀眉的特使带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李,李部长,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不少人都把自己头上的头发剃掉了,我想知道你们会不会也强迫我们苗人剃发易服,改学你们汉人的话。”

在对待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政策上,清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同化。

剃发易服、推行汉族满族文化。

苗人忍受不了徭役赋税的同时,也对清廷的一系列政策都抱有敌视的态度。

张秀眉这次奉命来进行联络,其目的是希望得到天国的支持。

如今民国代替天国,他的诉求和担心依旧还是和之前一样。

在欺压苗族人这件事情上,从来都不是清廷满族一家,汉族的那些官员和地主士绅也同样让他们深恶痛绝。

这一路上。

张秀眉也从石柳邓的口中听说了一些李为民和石达开的政策,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开口首言。

坐井观天,并不仅仅只是眼界的狭隘,还有不愿意打破固有的态度。

大多数的人看到的世界都只是自己的生活,最注重的也是自己的生活。

其他的一些代表,也都有着跟张秀眉同样的观念。

大多数的百姓其实并不在乎皇帝是谁,只在乎自己的日子能不能好过一些。

清廷和士绅官员的压迫,是他们没有办法继续忍受的理由。

以后的日子应该怎么过,他们心里也并没有太多的底。

李为民笑了一下,回答道:“剃掉头发,只是为了干净一些,愿不愿意都看各人的意愿。至于学不学汉人说的话,我的建议是必须要的。当然了,学习汉话的同时,你们也可以保持自己民族的语言,也可以保留自己民族一些优良的传统......”

在中华大地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民族。

这些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李为民没有剥夺他们说自己民族语言的想法,也没有消灭他们文化和传统的想法。

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固步自封终究是要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的。

民族的语言需要保留。

优良的传统也可以传承。

在新时代必须要到来的时刻,腐朽和不堪的则是必须要抛下的。

就像裹小脚一样。

这些少数民族里也有很多不好的习俗和传统,也是需要废除的。

李为民对着这些代表一一讲述了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方法,也向他们传播了世界的浩瀚和时代的变迁。

结束了跟他们的会面。

安排了人招待他们到处走走看看。

李为民就开始安排起了即将要进行的重大活动。

新的一年到来了。

春天也是可以开始播种的季节了。

军队和人民要走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脱离人民。

秋收春种,参与耕作,这是李为民他们这些人在江西的时候就定下的。

到了天京城。

这种规矩更是不应该放下,并且需要长久的实行下去。


    (http://xsgu0.com/book/a0idjg-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