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今天周六,原本在复习的张爱琪,却变得越来越古怪。

伊芙琳坐在客厅里,吃着小食品,津津有味的和张爱嘉看动画片。

丝毫没注意到张爱琪的怪异。

在张爱琪的意识里,总是能浮现出徐朋的身影。有时候木讷,有时候活跃,有时候又充斥着莫名的自信。

尤其是和外宾聊天的画面,那种轻松感更是惹的张爱琪情不自禁的笑出声。

阳光,充满自信,长得其实也不赖……

但很快,脸发烫的张爱琪就把这种想法抛开,但不知不觉的,又会想起徐朋的笑起来的自信模样。

用嘴轻轻咬了咬钢笔帽,张爱琪忐忑的走到电话边,给徐朋家打了电话,电话是徐母接的,告诉她,徐朋带着徐熙儿一大早晨就出去了。

放假了也不闲着吗?真不知道一天都在瞎忙什么!张爱琪微微有些升起,复习的时候也心不在焉。

正在瞎琢磨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来了张家,小胖咂看到之后,立刻跳了起来,“二姑,你咋来了?给没给我带好吃的啊?”

女人是张爱琪的二姑,叫做张海燕,因为最近要出差,家里的孩子没人带了,就把孩子送张爱琪家里住几天。

孩子真能更好和张爱嘉一个学校,省去了很多麻烦。

“给你带了竹节虾。”将手拎兜递给张爱琪,说了情况,张爱琪也表示欢迎,父母都不在家里连个人气都没有。

保姆的岁数都快五十了,坐在一起连个共同语言都没有。

小弟弟叫曾小贤,才11岁,正好上小学三年级。平日里和张爱琪姐弟的关系就非常好,到了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把自己的小食品分享给张爱嘉,惹的张爱嘉一阵叫好。

伊芙琳只有一个哥哥,再加上外国人之间的亲情关系很淡,难道看到其乐融融的场面,也是十分欢喜,是不是的还捏捏曾小贤胖乎乎的笑脸。

“琪琪,抽空打个电话,帮我给小贤报个班,咱们家虽然不差钱,但差的是教育。”

说着,从包里掏出来招生小广告,又拿出一千块钱递给张爱琪,“帮姑打电话报个名,直接交五期的钱,这孩子英语太差了。”

“哦,对了……”张海燕又拿出一千块钱,“顺便把小嘉的也报了,他俩在一起还有个伴儿。”

啊?

张爱琪看到招生广告,一脸诧异,“徐朋开培训班了?”

张海燕听到这话,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你认识?”

“我同学……”

“姑姑,不光是同学,他俩还是同桌呢。”说完,张爱嘉对着张海燕眨眨眼,示意这俩人有关系。

张海燕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你确定,电视上给外国人做翻译的,就是你同学?”

“对呀。”

“那就好办了。”张海燕似乎很明白的样子,又拿出一沓钱,嘱咐张爱琪,“抽空请来家里吃饭,顺便在给俩孩子开开小灶。”

“不用了姑姑,他人很好的。”

“关系再好也得钱说话。”张海燕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我和你姑父出差,这些天就的你们照顾他了,我这就走了,在耽误就赶不上飞机了。”

张海燕离开之后,张爱琪莫名其妙的就想起当时,徐朋在教室里拉着她的手,抱她的场景,不知不觉间,脸又红了。

“姐,你咋脸红了?”张爱嘉一副我已经看穿一切的样子,“你不会真惦记上我兄弟了吧?”

呸!

张爱琪瞪了张爱嘉一眼,“在瞎说话,罚你一周没有小食品吃。”

登时,小胖咂就服软了,“姐,报名可以的,那家伙的英语真不是盖的。”

生怕张爱琪不相信,“我那篇英语作文,老师点名表扬了,还让我上讲台读了一遍呢。”

哦。张爱琪胡乱应付了一下,又看看小广告,很佩服他的商业头脑,居然知道打铁趁热,还和教育局合作。

徐朋存完钱,开始和徐熙儿整理讲课卡,并教徐熙儿怎么分类,怎么操作。

“哥,你不会白使唤儿我吧?”徐熙儿贼兮兮的一笑,“雇我的价格可是很高的,最起码也得……”

“也得多少?”看着徐熙儿咬着手指冥思苦想的模样,徐朋笑了。

“最起码也得……也得一碗牛肉面。”徐熙儿突然两眼放光,“哥,上次还是小姨来的时候带我吃了一碗牛肉面,在就没吃过,不过说实话,真挺贵的。”

“那晚饭就吃牛肉面,我给爸妈打电话,咱们一起出去吃。”

徐朋说完,正要打电话,却发现自己的电话响了,原本以为是家长,谁知道是张爱琪。

张爱琪说明了意图,徐朋犯难了,已经六十个名额了,再加两个别的家长问起来怎么办?

“会很为难吗?”张爱琪不知道学生已经招满了,还以为徐朋有别的顾及。

“这样吧,周一我给你听课卡,但需要加凳,两期的名额都满了。”

徐朋说完,张爱琪紧张的心算是放下了,原来是招满了,“没关系,我自己买课桌椅,有地方就行。”

“那倒不用,太大了真的放不下。”

咯咯……

张爱琪笑了,“我家里就有的。太重了我拿不动,你来取。座椅和课桌是一体的,是以前野炊的时候给我弟弟准备的,现在正好用上了。”

“好,那周一上学的时候见。”

张爱嘉看着打电话时候,脸色阴晴不定的张爱琪,一脸鄙夷。

还说你没眼馋我兄弟?就看你这表情都知道,已经受制于人了。张爱嘉心理默默盘算着,不行,我还得找到抱我姐那人,不然对不起我兄弟。

打定了主意,张爱嘉觉得,自己有必要在去补习的时候,和徐朋好好唠唠,男人嘛,出门在外必须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电话还在不断的打进来,徐朋真心低估了九十年代的培训市场,无论哪个年代,家长为孩子投资的心,都是一成不变的。

无非就是收到经济条件限制,可以选择的方向稀少了一点,不像上辈子家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罢了。

徐朋现在自己担任讲师,条件有限,不能大面积的开展培训工作,营口市常驻人口在45万人左右,如果真的铺开了做,上升空间很大。

教育局的这座小洋楼,作为根据地,是绝对不能撒手的。将来找到合适的人手,一定要多加几个班,一个人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了。


    (http://xsgu0.com/book/ibajdf-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xsgu0.com
小说谷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